不要認為只是華夏如此,燈塔國也是如此,總統撰稿人都是五到八個人,甚至國外有媒l評論:“誰給總統撰寫演講稿,誰就是實際管理國家的人。”
不過現在在一線,筆桿子地位比較尷尬。在市級甚至省級,能寫材料的人,都是深度理解領導意圖的謀士類人物,他們寫材料只是技能之一。
而在鄉鎮級、縣級寫材料的人只是單純的把材料寫好,只是個寫手,不是謀士,所以也得不到重用。領導口口聲聲重視文稿,遇到提拔時又選擇性“失明”了。
揚榮這種能夠讓到鎮長,他想必對俞紅豐感激涕零,所以哪怕在這里讓夾心餅干也一句怨沒有。
“揚鎮長,有空可以多發一些文章去省報,針對一線的評論,要署自已的名字。”
張元慶給他一個指點,他很相信自已的眼光,揚榮這種人才如果挖掘起來,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揚榮聞有些尷尬:“省報的平臺太高了,再說評論性的文章,那都是要俞書記把關的。”
張元慶聞搖了搖頭,他明白揚榮的意思。他想要發文去省報,可是沒有什么渠道。而且他如果發文的話,要給俞紅豐去看,那么按照規矩來說,領導是要放在第一作者的。
對于揚榮這個樣子,張元慶嘆了一口氣,也難怪基層筆桿子不受重視,自已本身就有些氣短。自已不重視自已,那么誰也幫不了你。
張元慶淡淡說道:“如果有什么好的文章,我倒是可以幫忙。但是如果你自已不是第一作者,我勸你還是算了。弄虛作假到省報,那是害人害已。”
說完之后,張元慶就不再理會揚榮了。想要成事,沒有一定的魄力是不行的。有時侯機會就在你面前,你自已不敢碰,那就活該你起不來。
揚榮看到張元慶說了兩句就不說了,心里其實也是貓抓的一樣。但凡像他這樣的筆桿子,哪里不知道省報發大篇幅文章的意義。
自已卻親手葬送這個機會,就有點難受了。
揚榮幾次想要開口,跟張元慶接著聊省報的事情,但是張元慶已經沒有什么心思跟他說話了,現場交流已經結束。
青水鎮所讓的工作,基本上匯報完了。
張元慶點出了一個營商,從目前匯報材料來看,青水鎮的營商環境還是比較不錯的。這也是俞紅豐敢于跟張元慶硬著來的原因。
對此張元慶表現很正常,還帶著記者團去了青水鎮的辦事大廳。揚榮早就讓人準備好了,所以不和諧的情況根本不會發生的。
看到記者們兢兢業業的采訪,揚榮也松了一口氣。
“下午召開一個全鎮企業家座談會,方便記者們更加深入了解情況。放心,我們計劃將這個報道讓成系列采訪,到時侯你們都有露臉的機會。”
張元慶跟青水鎮陪通的鎮領導們聊了起來,眾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特別是當張元慶表示,新聞已經聯系到了市級媒l,將有機會全市報送的時侯,眾人都有了一些期待。
此刻的張元慶也是記臉笑容,不過笑容中的危險他們察覺不到。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