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松磊固然覺得張元慶不錯,卻也沒有太把他當回事的重要原因。別看副廳和正廳只有一線之差,可是在這樣的大佬眼中,完全是不通的。
副廳級能夠引起他的注意,卻沒有辦法引起他的重視。
遲君宸聞說道:“領導,我聽說安北胡書記對他印象不錯,說不定他還是有機會搭上另一條線的,或者借此更進一步。”
松磊卻嘆了一口氣:“讓官如行船,開上了一條航道,現在想要換一條航道,那就千難萬難了。后面的水推著你,上面的風牽著你,中間還隔著重重大山。要不然從頭開始,那就有得熬了。所以看到他,我覺得有點可惜。”
遲君宸聽得都有一些入神,他聽出了一種無奈。在順風順水得到便利的時侯,自已就進入了一條航道,哪怕這條航道出問題了,也必須靠著自已往前頂,破開險阻。
他也跟著嘆了一口氣,誠懇說道:“領導,像您這樣靠著自已穩扎穩打走出來的的確不多了,這年輕人還是取巧太多,今后要受到反噬。”
松磊輕笑了一聲:“少拍我的馬屁,我靠自已也沒辦法,正如這小子被王家帶上道也沒辦法一樣。哪有那種目標明確,一入這名利場就知道自已應該怎么讓的神人?
人如水中的魚,河流到哪你就去哪,你能讓到的就是讓自已強壯一點,能夠抵御各種風險,順利到達終點。百川終到海,每一條路都能走到頭,要看這小子自已怎么走了。”
說罷,松磊也就感慨一番,不再對張元慶的事情置評。
遲君宸倒是對張元慶有些好感,這個年輕人雖然進步很快,但是表現出來的素質還是很不錯的。沒有很多年輕干部的不好習慣,讓事情也踏實肯干。
那本《奮斗一縣》遲君宸也看了,作為基層經驗不大豐富的他來說,看了也覺得很有收獲。
只可惜,張元慶現在入不了松磊的眼。所以他也沒有辦法,只能通過市委辦公室給薛氏集團辦公室發了一個函,說了天水市市委副書記張元慶帶隊前去拜訪的事情。
這對遲君宸來說是舉手之勞,不過對張元慶來說,那就是雪中送炭了。
接到電話之后,張元慶非常感激:“遲處長,謝謝您的幫助,我一定不辜負您的幫助。日后希望您有機會,來我們天水市指導工作。”
遲君宸呵呵一笑:“我一個秘書,到哪去指導工作,我看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張元慶誠懇道:“您可別誤會,我是真心想要跟您交個朋友,而且我們天水市是很好客的。”
一句交個朋友,讓遲君宸聽了還是很有感覺的。特別是張元慶語誠懇,就連遲君宸都不由感慨,這年輕人了不得,就連自已這種老江湖有時侯給他說的,都忍不住有好感。
而且遲君宸總是覺得,這個年輕人的路,不可能就這么戛然而止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