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施玲離開之后,金林才走了進來,他還不知道張元慶的戰績,而是進來商量調研的事情。
張元慶拿出了自已完善的調研方案:“從今天開始,我們正式去調研。一個星期的時間,估計會有點辛苦。”
金林干勁記記:“能夠和領導后面學東西,這是我的榮幸。”
在山南市因為這場常委會而掀起風波的時侯,張元慶已經帶著金林開始調研了。
山南市行政區域不復雜,總l來說就是四縣一區。這一點,比起天水市和江北市來說還是差得多。天水市是三區五縣,江北市是四區三縣,不過論起總人口是相仿的。
山南市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靠山不吃山,因為山上也沒什么東西,更加沒有礦。相反瘦骨嶙峋的小山丘將地域分割得七零八落,這是發展的一個大難題。
至于山南市干部狀態,有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無序。
例如在張元慶調研的第四天,碰到的陰山縣縣委書記郭云友,這是個比較年輕的書記了。四十歲不到的縣區一把手,應當是前途無量。
可是這位郭書記張口閉口就是李市長,令人大跌眼鏡。
郭云友帶著張元慶去看他們的縣產業園,然后自豪說道:“張書記,這是在李市長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申請的產業園,為了將產業園打造起來,我們花了不少精力。這個產業園的標準,不敢說跟省級產業園相比,至少比起市級產業園也不差了。”
張元慶看著眼前的產業園,沒有感到絲毫的驚喜,相反是一種沉甸甸的。
他不由想起了白彭鎮果子村的那個產業園,那個最后荒廢如通墳地的地方。
張元慶看著空落落的產業園,反問了一句:“郭書記,這個產業園建成時間多長了?”
郭云友不假思索回答:“真正建成差不多有兩年了。”
張元慶皺著眉頭:“兩年的時間,可是我看著產業園沒有什么產業,這個產業園豈不是形象工程。”
張元慶的話可謂毫不客氣,他可以容忍這個郭云友一口一個李市長,削尖腦袋想要當李桐魚的狗腿子。
但是張元慶對這樣夸夸其談,然后拿著錢往水里砸的行為,那是一點忍耐心都沒有。
這一路上調研,張元慶都是這個脾氣,看到不對的就會當場指出來。再加上幾天前常委會上,一口氣搞個名單,追加了那么多人警告處分,可以說他這個人在山南市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
可是沒想到,張元慶指出郭云友的錯誤,郭云友卻臉唰地一聲黑了:“張書記,你這句形象工程是不是有點過了。這個產業園可是咱們陰山縣無數干群的努力成果,你這一句就給抹殺了大家的功勞?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咱們連棵樹都沒有,就是一只鳥都不會來。我們一線讓事本就不容易,難道還真是那句話,多干多錯?”
郭云友的反諷幾乎拉記,完全沒有一絲將張元慶當回事的樣子。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