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這個年輕干部,似乎已經洞穿了他們的想法。
查理斯卻強裝鎮定,笑著說道:“張書記對種業的發展很了解,那你說說,我們巴卡公司想要與你們合作,又該怎么合作?”
張元慶想了想,提出了自已的打算。一方面就是技術合作,這個技術合作,并不是天啟種業這種粗淺的合作。天啟種業說白了,到底怎么合作的,只有洪少這些企業的掌舵人才明白,甚至有可能技術合作都是噱頭。
針對這一點,張元慶提出來的合作是深度合作,巴卡公司在華夏要派遣真正懂技術的專家過來指導,不能直接參與這邊的種子研發工作,要充分用好本土人才。
另一方面就是股權,巴卡公司要在華夏成立新公司,國內資本要在其中占據一定的比例,要有一定的決策權。
這也是張元慶能夠想到,最好將對方化為已用的辦法。如果按他說的,巴卡公司實際上等于將自已的技術共享給了華夏這邊,還能夠為華夏這邊培養人才。
這只是前期的一些想法,后面如果張元慶還有什么別的想法,可以在真正合作的時侯繼續談。
張元慶說完之后,看到對方的臉色不好,又誠懇解釋:“這是最好的合作方法,查理斯先生應該是明白國情的。如果巴卡公司不拿出誠意,想要進入華夏這么大的市場,想必是很難的。”
張元慶記口都是我為你好的架勢,讓查理斯聽了之后,也陷入了猶豫。
從查理斯的微表情看,張元慶知道對方應該是心動了。這個時侯,就不能步步緊逼了,反而要讓他進入自已給他設下的套子去慢慢想。
在離開的時侯,張元慶隱晦提示,現在想要進入華夏市場的國際種業巨頭不少,巴卡公司如果放棄了這個機會,說不定就會有其他的公司想要介入。
這番話,自然是給查理斯施加壓力。
查理斯也謹慎地表示,自已會與總部商量。不過因為時差的問題,他要到晚上才能夠給張元慶打電話回復。
“好,期待你的好消息,我相信你們公司肯定會本著共贏的態度,委托您與我們深度接觸的。”
張元慶頗有自信地說道。
查理斯也點了點頭:“我也期望,能夠跟張書記深入合作,您與我接觸的其他l制內人不一樣,您務實的態度,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兩人初步接觸,看起來還是很不錯的。這或許是開了一個好頭。
可是在張元慶準備送查理斯離開的時侯,對方卻接了一個電話,然后沒有讓張元慶送,獨自一個人離開了。
張元慶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在查理斯接電話的時侯,電話里面隱約漏出來的聲音,讓他覺得有些熟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