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給了一個臺階,其他縣區負責人自然不會再糾結項目問題。
趙雷不再說話,馬青源就開口闡述起了江北市歷年來打造省域副中心的歷史。他曾經擔任過市政府秘書長,要不是缺乏基層經驗,以他當時展現的潛力,現如今應當早已成為副廳了。
不過在縣區負責人中,論起眼界,當屬他是第一。畢竟哪怕常明云,也只是縣區一級歷練多年,論眼界高度也比不上馬青源。
隨著馬青源的講述,從歷史的角度了解了江北市打造省域副中心曾經讓出的努力。而最終結果不如人意,主要方面的原因,他也解釋得很清楚。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省里面并沒有如約給予傾斜式支持,畢竟剛開始的時侯,省里也曾喊出打造“一主一副”格局,后來因為省城市越來越強,省里連續多年都是提出“一主引領,全域協通”,不再提“一主一副”格局了。
也就是胡至功上任之后,提出打造都市圈,但是也絕口不提一主一副,證明江北市并不被省里看好。
馬青源說道:“不過近年來,江北市經濟地位有所上升,相對應的就是政治地位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也容易得到省里的高看一眼。張書記提出雙中心的目標,我看是正逢其時。我也相信在張書記為班長的領導班子帶領下,江北市打造安北第二中心,大有希望。”
馬青源完全不管其他人的目光,對張元慶是不遺余力地支持和追捧。
其實馬青源腸子都悔青了,當初張元慶去天水市擔任常務副校長的時侯,馮毅斐就提醒自已,是否要去天水市追隨張元慶。
那個時侯,馬青源已經在常溪縣站穩腳跟了,是個不折不扣的實權正處。張元慶那個時侯還只是被發配的狀態,他覺得馮毅斐的提議,讓他有些匪夷所思。
這才多久的工夫,人家現在已經是全市一把手了,而自已終究沒有燒到這個冷灶。
現如今張元慶來江北市,馬青源一方面覺得對當初選擇的慚愧和后悔之外,他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已必須抓住這個機會。
張元慶是一個念舊情的人,只要自已能夠抓住機會,還是能夠上他這趟車的。為了能上車,他自然不惜貶低自身也要抬高張元慶。
而馬青源定了這個調子之后,后面的人自然也都歌功頌德得多。他們哪怕不是像馬青源這樣,想要討好張元慶獲得青睞,但是沖著大項目,他們也要捧一捧這位班長。
胡強對此沒有跟風,他對張元慶的支持,更多是對他佩服。張元慶在繁華區擔任區長期間,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讓他佩服不已。
后面兩人始終是君子之交,現如今看到張元慶成功登頂江北市,他并沒有多少攀附的想法,畢竟他年齡也擺在這里。
所以胡強看到眾人紛紛追捧,他也沒有跟風。
郝麗萍聽到他們說得有些過分了,心里也有一股惱火。這些人一個個把張元慶當成了救星,這不是側面說明,他們前一屆的不行?
而且張元慶這才來,就準備搞偶像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