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和的攤主在激烈地爭吵著,客人認為還沒有遞到自己手上攤主就松手了,這才是裝飾品摔壞的原因,攤主說是客人沒有接穩,以至于瓷器摔壞……
不管什么原因啊,這位女子破財是難免的了。
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這一片通道徹底堵死了。有聰明的攤主將攤子上的大部分寶器都收了起來,只擺了幾件不值錢的物什在外面。別看看熱鬧的人多,這其中也有不是來看熱鬧的,而是專門擠進來混水摸魚的。
你不小心些,你就是被摸魚的那一家。
見這條路走不通,我往另一條路上擠去,一直走出三四十米,人才漸漸少起來,這時候一陣風吹來,我感覺褲管一涼,低頭一看,褲子口袋被人劃了一條口子。
得虧褲袋里裝的是紙巾不是錢,不然的話,我就身無分文了。
我將衣擺往下扯了扯,遮住了被劃破的褲子,繼續在古董攤上尋找著。
就在這時候,一件物什出現在了我的眼中,這是一個黃銅手爐,寬高各十五厘米的樣子,做工十分精美,只是年代久遠了,起了銅銹,站在它的面前,都不用將它托起,就能夠聞到一股濃郁的腥臭味道。
在我看到它之前,同行的已經有五六人看過手爐了,翻來覆去了看一遍,又放下了。賣古董的年輕人穿一身洗得發白的休閑衣,見大家都是看一眼就搖頭離開,不由得有些緊張。
看年輕人的裝扮,像是從鄉下來的,再看擺攤的塑料紙,與他的衣著挺搭的,看起來就像是一農民從地里刨出來了寶貝,來潘家園賣。這樣的人設,在七八十年代還是挺吃香的,但是近十年就不行了,因為用爛了嘛!
常逛古董市場的人精們已經很不容易被這些外在條件所迷惑,他們更在意實在的東西,比方說擺在眼前的貨品。
我蹲身下來,捧起了手爐,一看底款,終于知道那些淘寶客們為什么看一眼又放下了,底款有六個大字“大明宣德年制”這是大名鼎鼎的宣德爐,宣德爐因為做工極為精細考究,再加上存世量少,價格十分昂貴,屬于有錢也未必有地方去買的那種,只要一出現就被人高價搶走,怎么會出現在地攤上呢?
因此,那些淘寶客們才會看一眼就離去,因為他們已經認定了,這是假東西。
但是我不一樣,我不去看這手爐的真還是假,因為這些浮于表面的東西很容易讓人認錯,我看重的是內在的東西,比方說這爐的氣質和屬性。這壺有老氣,入手冰涼,陰氣極重,再加上其由內而外散發出的腥臭味道,我可以斷定,它是在地下埋了很多年的老東西了。
這樣的物什,做為魂魄的容器,是再好不過了。
我將爐托在手里掂了掂,問道:“老板,這件東西什么價位啊?”
終于見到有人詢價,年輕人顯得很激動,醞釀了一會兒才伸出一根指頭道:“一萬,一萬,你給你一萬就好!”
“一萬?一個假爐也要一萬啊,兩千吧,兩千我拿了!”我說道。我曾聽一位行內人說過,買東西,特別是買古董,一定要還價,你不還價的話,他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可能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