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半山區的一棟豪華別墅內,潘笛生洗漱好來到飯廳,他父親潘錦西已經坐在那里看報紙了。
看到兒子過來,潘錦西取下嘴上的煙斗敲敲灰,說道:“這次回來,你總該到公司去做事了吧?”
潘家做的是鐘表行,潘錦西年紀也大了,自然是希望兒子能早早進公司做事,鍛煉一下能力。等到合適的時機,再把自己一輩子闖出的家業,慢慢地移交到兒子手里。
可偏偏潘笛生不領情,這位公子哥去年從美國留學回來,居然跑到家族的鐘表店里去做了半年的售貨員,然后又跑去瑞士一家名牌鐘表珠寶店做學徒。
整整在瑞士當了一年半學徒的潘笛生,如今已經能自己組裝鐘表了,前段時間回港后就一直在香港各大鐘表和珠寶店跑,卻從沒提起進家族公司做事的事情。
聽到潘錦西的發問,潘笛生終于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爹地,我想向你借100萬美元,自己開一家鐘表珠寶店。”
潘錦西聽了胡子一吹,不悅道:“我就是做鐘表生意的,家里那么多鐘表店你不去打理,居然想自己開店,你腦子壞掉了?是不是覺得要自己創業才能發揮出你的能力啊?你是我兒子,我死了這些鐘表店都是你的!”
潘笛生整理了一下措辭,說道:“爹地,我要開的不是普通鐘表店,而是名牌鐘表店。”
潘錦西好笑道:“又來你名牌那一套,香港現在一萬個人里,你能找出一個人愛買名牌的都難。你那家店一開起來,我保證一個月就關門,根本就沒有顧客!”
潘笛生考慮了一下說:“爹地,或許我可以試一下,如果失敗的話,就回家里的公司老老實實做事。”
“真的?”潘錦西問。
潘笛生點點頭道:“真的。”
“那好,我就等著你的鐘表店關門!”潘錦西笑道。100萬美元雖然是個大數目,但如果能讓兒子收心,專門回家族公司做事,那也是值得的。
父子倆交易達成后,各自都心情愉快。
潘笛生取過一份翻開,他這半個月來每天都看。不是為了看連載,而是為了看副刊廣告。
是的,廣告!
從半個月前,就每天花一整個版面,什么文章廣告都不登,大紅的篇幅就四個大字。
這段時間本就銷量狂漲,關注的人很多,現在突然出現這么離奇的事情,自然會引來無數猜測。
第一天的時候,人們看到的某個版面居然只有四個摸頭不知腦的大字,還以為是排字或者是排版人員出錯了。特別是那些正跟打筆杖的同行,更是發文嘲笑其不專業,居然出現這種低級錯誤。
第二天,那個版面還是一片大紅,仍舊是四個大字:東方時尚。不過在這四個大字之下,卻又多了一行小字:時尚是什么?
這一下,終于沒有人認為是出現低級錯誤了,而是以意為之。
可問題是,這一版就那幾個字,又沒有任何的廣告宣傳語,也沒有聯系電話,更沒有什么解釋。所有看到了這一版報紙的人都在猜,到底在搞什么鬼,每天浪費一個版面得燒多少錢啊!
人的心理就是這么古怪,越不解釋,人們就越想知道真相。于是乎,就出現了一個讓報界人士哭笑不得的現象,許多人拿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看那一版大紅色的“廣告”,看看它今天又多出現幾個字。
一直到第十二天,讀者們才終于搞清楚,原來是要改版為,打造香港的第一本時尚雜志。
第十三天,那版報紙上出現訂刊電話,不過的價格卻貴得有些離譜,居然要6塊錢一本,比的3.5元貴了近一倍。
潘笛生回港之后,都在做鐘表珠寶行業的市場調查,不過他每天必看,就因為這四個字吸引了他。
時尚是什么?
不同的人,對時尚的理解各不相同。
作為一個想回港做名牌的人,潘笛生對時尚的理解就是名牌,以時尚來催動人們對名牌鐘表、珠寶的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