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搞什么!”何貫昌怒火中燒地將一份報紙扔到程龍身上。
那報紙只是家小報,但報道的新聞卻被不少報紙引用轉載,內容是程龍偷偷買票去看。
程龍一臉苦澀地解釋道:“干爹,我就是有些好奇為什么火爆,所以才去電影院看了一場。誰知道會那么巧,正好碰到記者把我拍到。”
何貫昌頭疼道:“阿龍,你記住,你現在是大明星了,紅透日韓東南亞的大明星,不是以前那個小武行!你在香港街頭走一圈,有幾個不認識你的?做什么事都要預先考慮到影響!”
“哦。”程龍低頭受教,他是被何貫昌帶入嘉禾的,兩人又是義父義子關系,不敢在何貫昌面前頂嘴。
何貫昌對程龍無奈地揮揮手,后者撿起報紙默默地退出去。
本埠首日票房斬獲81萬,本是個開門紅的好事,但這幾天來情況卻有些不妙,都是受了金公主那邊的影響。
首日票房42萬,上座率不到六成;第063章檔。
可邵一夫萬萬沒有料到,不僅后勁超強,上映一周依然保持80%以上的上座率,那更是怪胎,居然一周后還有不少場次在爆滿。
面對如此恐怖的兩頭票房巨獸,上映的首日上座率居然只有四成,觀眾全被康劍飛和程龍的電影給搶走了!
后世研究港片的人,將定義為港片進入現代化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里程碑式的電影。
其實這部電影的劇本真的恨爛,本來可以打90分的電影,就因為編劇寫的爛劇本給弄得只剩下70分。整部電影就是個土佬追時尚女的故事,但情節散亂、虎頭蛇尾、結局不知所謂,這樣的電影放到三十年后估計會讓觀眾當場罵娘。
可是中充斥有大量的時尚元素,與之前的其他港片的老舊味道截然不同,特別是里面牛仔褲、的士高、t恤、廣告、搖滾歌曲、校園民謠、時裝、冷幽默等等元素的填充,能讓看膩了老式電影的觀眾眼前一亮,從而忽視掉電影情節的殘缺與散亂。
另一個時空里,劇情糟糕的上映后亦引起轟動,最終拿到年度票房第063章一過就去聯系金公主拍電影。
更多的電影公司和導演,卻在分析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他們認為,只要摸準了的套路,成功就是可以復制的。呃,說得通俗一點,這些混蛋準備跟風!
不過可惜的是,這些準備跟風的人,大多都分析錯誤。認為的成功是因為那只鬼的存在,跟著拍一些喜劇鬼片,卻不知道的精髓在于青春校園喜劇。
最近幾年香港經濟的持續繁榮,使香港青少年的消費能力迅速提高。這導致觀影人群的年齡結構趨于低齡化,14歲到25歲的青少年成為電影的消費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