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堂的典故,來自于東漢名士楊震,他擔任東萊太守的時候,路過昌邑,昌邑縣令王密是他在荊州刺史任內薦舉的官員,聽得楊震到來,晚上悄悄去拜訪,并帶金十斤作為禮物。
這可是一筆重禮,王密一來是為了表示感謝,二來也是想和上官搞好關系,請老上司對他多多照顧,今后也好升遷。
楊震見了,當場嚴詞拒絕了這份禮物,并且嚴肅地教訓他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意思是,我知道你是個有品行,有能力的人,為什么你卻不知道我是一個清廉的人?
在東漢時代,這種互相送禮的事情非常常見,人們根本不認為是什么大事,甚至當成了一種貴族之間的禮儀。
王密以為楊震假裝客氣,便道:“幕夜無知者。”
意思是你看著這天都黑了,咱們這里又沒有別人,不會傳出去的。
楊震非常生氣,義正辭嚴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帶著禮物,狼狽而回。
“四知”便因此成為千古美談,楊震的后人以此為傲,便將“四知”當成了自己的堂號,為“四知堂”。
大判官卻不以為意,心中暗暗想:你算個什么官,不過是自己找了一些人,辦家家酒罷了,天下誰認同你的身份?你還真認為自己是神明不成?
可笑。
但他臉上卻沒有露出半點的鄙夷,反而笑道:“城隍大人,我還知道一件至寶,是在某座古代遺跡里見到的,那件至寶您一定會很喜歡,只要你饒我一條性命,我一定將那寶物之所在和盤托出。”
“哦?什么寶物?你就這么篤信我一定想得到?”萬穗來了興趣。
“是一方古代的印璽。”他說。
“我要古代的印璽干什么?”萬穗說,“你不如去博物館問問,看看他們要不要。”
大判官卻一臉得意地說:“那可不是普通的印璽。”
他想要往前挪動一下,但吊客立刻拉動了鎖鏈,他“嘶”地一聲,倒抽了一口涼氣,只能待在原地不動。
“那是泰山府君的印璽!”他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
萬穗的瞳孔地震。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