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計劃有些霸道啊。”小毛奇有些難堪的說道。時間、兵力都要求的非常高,這讓小毛奇感到有些不爽,但是不爽歸不爽,在戰爭時期,能打就是一切,沖著王子之前的戰績,小毛奇也絕對說不出半個不字來。小毛奇是總參謀長沒錯,總參謀部確實權傾朝野也沒錯,但是總參謀部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而且一般情況下,小毛奇也沒足夠時間和精力去管東線啊。
“但是很現實,而且成功的概率非常大,就算出現一些偏差,也比我們正常推進要好很多。”王子認真的說道。
充足的理由讓德皇和小毛奇無法拒絕,話說到這個份上,其實已經夠了,而且更何況德皇也預留了一條后路,在王子在發動戰役的時候,需要經過德國高層的同意,而且這事也是半年后的事情了,不用太著急。
“那么陸軍方面,還有什么要說的嗎?”小毛奇認為今天談的已經夠多了,最后再禮貌上的問一下吧。
“西線的話,最好還是以防御為主,上一次戰役結束到現在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法國人應該已經恢復了一些了,而在我的軍團抽離西線之后,我認為應該先穩一穩,做好防御工作。”
“至于另外的方面嗎,我會在合適的時候在巴爾干半島發動一次有限度的進攻,塞爾維亞是一個很討厭的國家。同時借著這次行動震懾一下希臘和羅馬尼亞,讓他們看清形勢。”王子倒是沒看出來小毛奇的客套,或者說看出來了,也要讓自己把想說的話都說出來,自己一個王儲,在這種關系到國家前途的問題上,自然不需要看小毛奇的臉色。
雖然希臘、羅馬尼亞這些國家的軍隊很軟,歷史上羅馬尼亞湊出了所謂的4個集團軍60萬大軍,然后就被馬肯森順手給收拾了,但是畢竟是60萬人啊,能少點麻煩就少點麻煩吧,至于希臘嗎?本來希臘現任國王康斯坦丁一世是打算中立的,但是后來在協約國的支持下,康斯坦丁一世被趕下臺,兒子亞歷山大繼位,導致了最終導向協約國。
巴爾干諸國戰斗力不咋地,但是依然可以牽制同盟國的注意力,而且王子還需要維持一條通往土耳其的陸地通道,以便獲得土耳其帝國的糧食和石油。為了盡可能的避免這兩個國家倒向協約國,適時的武力震懾還是需要的。
至于說為何不對意大利采取行動?拜托,意大利好歹也是頂著一個列強帽子的人啊!雖然很軟,雖然還敗給過阿比西尼亞的當地土著。但是人家也是有點斤兩的,絕對不是嚇一下就可以的,而意大利想要的東西又不是同盟國能輕易給出的,所以,王子能做的只有冷眼旁觀。
第三更奉上~~~!求訂閱求~~~!(未完待續。。)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