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后聽聞張居正的陳五事疏后,就站了起來,只是面色驚疑不定的沉默了許久許久,最后又坐回了椅子上。
慈寧宮仁圣皇太后陳太后,看著李太后患得患失的模樣,就直樂呵。
關心則亂,無欲則剛。
李太后的兒子在皇位上坐著,陳太后無兒無女,反而看的更加清楚。
李太后的種種擔心和疑慮,歸根到底,不在外廷,不在張居正、高拱;不在內廷,不在馮保、張宏;
關鍵的關鍵,在那個正在咬著牙扎馬步的小皇帝身上。
小皇帝出息了,大明就有了青天,小皇帝沒出息,大明就沒有任何希望,一切皆休。
小皇帝出息還是不出息呢
拒狼進虎,豈是良謀李太后看著小皇帝站樁,滿臉是汗的模樣,便愈加揪心,高拱就是那頭狼打走了,張居正這只虎又開始露出了獠牙來。
陳太后倒是頗為不在意的說道:不知道妹妹在怕什么,咱們皇兒,是龍。
狼也好,虎也罷,又能如何呢,不必顧慮。
李太后有些關心則亂,且不論張居正到底是不是老虎,哪怕他真的是老虎,又怎樣
皇帝是真龍,根本不懼怕這等豺狼般的大臣。
小皇帝是不是真龍
陳太后以為是的。
陳太后似乎是有些不確信,轉頭看向了朱翊鈞,而后露出了一個安心的笑容,確定了自己是對的,她繼續磕著手里的瓜子說道:皇兒啊,很有毅力,而且很有主意,張元輔欺負不得。
陳太后看著小皇帝認真的模樣,就知道他一定有出息,也一定是真龍。
對自己狠的都是狠人。
陳太后略顯慵懶的伸了個懶腰,自打這刺王殺駕案之后,小皇帝的表現,越來越讓人放心,那些個勛衛和帶刀舍人,都不如皇帝的性格堅毅。
皇帝和張居正那些講筵奏對,陳太后也看了,張居正偶爾也會被問的只能含糊其辭。
陳太后對小皇帝的期待和信心,要比李太后確定的多。
潞王朱翊镠趴在一張凳子上,抓著椅背,看著自己的哥哥辛苦,四歲的他,剛剛能把話說完整,他指著小皇帝說道:娘,哥哥在做什么
李太后頗為寵溺的摸了摸朱翊镠的小腦袋,笑著說道:哥哥呀,在習武。
陳太后看著李太后的模樣,并未多,和對小皇帝嚴苛要求,完全相反,李太后對小潞王實在是太寵溺了,甚至寵溺到縱容的地步,打碎了什么,李太后只會怒斥宮人照顧不周。
但是小皇帝打碎了什么,那李太后只會斥責皇帝失儀。
朱翊鈞收功,看向駱思恭,昨天想要偷懶被朱希孝發現的駱思恭,今天格外的認真,即便是累的腿肚子打擺子,也沒有任何想要偷懶的打算。
這就是進步,只要肯進步,朱翊鈞允許再一再二,但他不允許再三。
收功之后,朱翊鈞又露出了陽光開朗的笑容,走到了兩宮太后面前,欠身見禮:娘親,母親。
快坐下歇歇,這累的滿頭是汗,天氣已經轉暖了,連桃花和梨花都開了,明天是二十三,不用讀書,要不這武藝也歇一天吧。陳太后拉開了一個凳子,將一碗冰糖梨水放在了小皇帝面前,趁著溫度剛好,補充下水分。
逢三六九,皇帝讀書休息,一個月朱翊鈞讀書可以休息九天,若是按照陳太后的說辭,那三十天休九天,還練什么武
文華殿廷議一日不會停。
若是應了張居正的《陳五事疏》,朱翊鈞就要每天前往文華殿聽政,一天便不能歇。
這是陳五事疏的第一條,皇帝御門聽政。
朱翊鈞搖頭說道:謝母親,勤而不輟,這習武之事,一天歇不得。
我,朱翊鈞,熱愛學習!
朱翊鈞看向了馮保,馮保略顯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皇帝顯然是在問陳五事疏的事兒,馮保只能搖頭表示李太后還是猶豫。
李太后當然會猶豫。
現在答應了下來,張居正這頭猛虎,會不會得寸進尺
今天元輔先生講了《帝鑒圖說》,說到了唐代宗和郭子儀的故事。朱翊鈞仍舊陽光開朗,似乎說著學業。
郭子儀的兒子郭曖,娶了唐代宗的女兒升平公主,有一次,郭曖和升平公主吵架,公主怒斥:我父親是天子,你居然反駁我。
郭曖說:你父親之所以是皇帝,是我父親不想當皇帝罷了!
曰:汝倚乃父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為!
陳太后大驚失色的問道:這郭曖為何如此狂悖安能如此妄這不是要害了郭子儀
朱翊鈞繼續說道:升平公主乘車回宮,稟告了她的父親唐代宗,唐代宗卻說:你不知道,確實是這樣,若是郭子儀真的想當天子,這天下早就不是李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