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獻計
馬六八月突至長安,不為售馬,也不為給云舒送銀子,卻只給他帶來了一個人——馬邑豪商,聶壹。
這兩人突然來訪,云舒很是詫異,這個聶壹聶翁的大名,她知道!
聶家居于馬邑至雁門關一代,長期從事大漢和匈奴間的貿易,在當地相當有權勢,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大家族。
馬六馬場里的馬匹來源,就是靠聶壹從匈奴販來,兩人之間的交情頗不錯。
云舒知道聶壹,并不是因為生意,而是因為明年即將發生的“馬邑之謀”!
聶壹長期與匈奴進行貿易交流,對匈奴十分熟悉,但匈奴近些年變本加厲的騷擾大漢邊疆,對聶家也是豪取掠奪。
邊患不息,讓聶壹十分憂心,他心中生出一計,想獻之于朝廷,卻苦于沒有門路。恰想起馬六常年給軍營供馬,肯定認識朝廷中人,于是央求馬六幫忙,所以馬六才帶他來見云舒。
見了云舒之后,聶壹詳細的說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和親之后,漢朝已經取信于匈奴,只要誘之以利,必定能將匈奴擊潰。
聶壹愿意以自身作餌,深入匈奴腹地,向匈奴現在的軍臣單于詐降,騙軍臣單于自己能斬殺馬邑縣令,迫使馬邑舉城投降,然后軍臣單于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盡得馬邑城的財物。
而大漢這邊,只要用一名死犯的首級訛稱為馬邑長吏之頭,yin*匈奴軍深入重地,便可甕中捉鱉,將匈奴大軍一網打盡!
云舒見聶壹自信滿滿,解說時熱血沸騰,不忍開口打擊他。
因為云舒知道,歷史上的馬邑之謀因為yin*過程中出了紕漏,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歷史上記載,馬邑之謀的計劃本來順利進行,誰料軍臣單于在行軍之際,發現城野之間只見牲畜,不見一人,于是起了疑心。
他派兵攻下一個碉堡,俘虜了一名尉史。該尉史揭穿了早已有三十多萬漢軍埋伏在馬邑附近的真相,悉破陰謀的單于大驚退軍,漢軍設伏全無用武之地,最終收兵回師。
云舒原本想勸聶壹放棄,因為這個計謀的失敗,聶家從此走向下坡路,最終消失于望族之間。可云舒再一細想卻覺得不對,若她勸聶壹回家,那么劉徹不知道這個計謀,又何來馬邑之謀?
若橫豎都是要改變歷史,她既然已經知道哪里出了紕漏,為什么不能防患于未然?
再想到韓嫣與江都王之間的矛盾已因為她而避免,韓嫣的命運已走向了不同的方向,那是否可以說,大漢的命運也可以改變?
云舒的心情有些激動,在思索了幾天之后,她終于在今天做出了這個艱難的決定,把聶壹介紹給了大公子!
云舒親自引著聶壹來到大公子面前,介紹道:“大公子,這位是馬邑商人聶壹。”
大公子眼睛睜大了幾分,聽到這個介紹,顯然有些意外:“竟然是聶家的聶翁,晚輩有禮了。”
云舒又介紹大公子,說:“聶翁,這位是皇上身邊的桑侍中,也是洛陽桑家的少東。”
聶壹忙長揖到地,姿態十分低的說:“草民聶壹參見桑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