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太子請自重
劉陵見云舒端著一壺開水和一碟茶葉走進房里,好奇的看她抓了一揪茶葉放進木杯里,然后將開水倒進去沖茶。
“不用加火煮嗎?”
漢代喝的茶都是生茶,要用水煮,所以劉陵看云舒直接沖泡,覺得很奇怪。
云舒解釋道:“這茶葉已經是熟的,沖泡一會兒就可以飲用了。”
劉陵覺得有意思,說:“這么方便?味道會不會很難喝?”
云舒將茶捧給她,說:“翁主嘗嘗看就知道了!”
劉陵淺酌了一口,睜大了眼睛說:“味道完全不同,好香!”
信陽毛尖的味道清香撲鼻,滋味濃醇,香高持久,沖泡出來的湯色色澤翠綠,嫩綠明亮,完全不同于煮出來的綠茶那般渾濁。
云舒笑著說:“春茶肥、秋茶瘦,翁主現在喝的是入秋之后的白露茶,這還不是最好喝的,明年春天的清明茶更好喝。”
“當真?我并不知道還有這些講究,明年春天我定要再嘗嘗!”
劉陵連飲數杯,最后下山之前把云舒之前炒茶的實驗品全部打包帶走。
見劉陵喜歡,云舒心中也就放心了,待明年春天把制茶工藝完善了,做出品相和質量都好的茶葉,在上層人士中,應該會很受歡迎!
在她們滯留在鄳縣時,卓成閑的無聊,心中又氣又急,一心想早點回淮南國,與淮南王劉安商議要事,偏劉陵不想回去。
苦思了幾日,卓成好不容易想得一招,偷偷派人送信給淮南王,密告淮南翁主在衡山國邊境滯留,勸歸,無用。
鄳縣往南就是衡山國,衡山王是劉陵的三叔劉賜,與劉陵是嫡親的關系。只是她父親劉安與劉賜一向不和,兩家關系極差。
淮南王一早就等著女兒回家,仔細詢問長安之事,沒想到收到晉昌的書信,看后便勃然大怒,又疑惑劉陵被他三叔衡山王蠱惑拉攏,于是急忙寫信,催她回家。
劉陵收到家里的書信時,看到竹簡上寫著“聞陵久滯于衡山國,恐徒生事端,速歸。”不禁冷笑連連。
她招來麾下文士,劈頭蓋臉第一句就喝問道:“誰人將我行蹤密告與父王?”
晉昌、伍被、左吳三人跪在地上,口中連稱不敢。
劉陵的眼神在晉昌身上停留了一會兒,說:“父王與三叔交惡,就是被你們這些奸佞挑撥!徒生事端?能生出什么事端?你們且替我寫信回告父王,陵聽聞三叔身體不適,正欲前去探望,望父勿憂!”
“翁主三思!”
三名文士被劉陵倔強的決定弄的心驚膽顫,原本互不來往的兩家,劉陵現在卻要主動上前問候,若淮南王覺得有失臉面而發怒,第一個受難的,就是劉陵身邊的這些文士!
劉陵拂袖站起,冷笑道:“我去看我叔叔,你們誰敢攔我?”
晉昌等人面面相覷,拿劉陵一點辦法也沒有,只恨得要把牙咬碎。卓成心中即悔又恨,原以為能把劉陵弄回去,誰知她大膽妄為到如此地步,絲毫不把淮南王的話放在心里。
劉陵決定去衡山國的命令下達后,眾人忙于準備起來。
衡山國都城是邾城,離鄳縣近兩百里路,這一來回加上交際的時間,快則五六天,慢則十來天。
劉陵讓人找來云舒,說:“你做的這個什么信陽毛尖,再幫我備一些,我要去探望我的三叔,讓他們也嘗一嘗。”
云舒眼神一亮,連忙答應下來。這可是上層交際圈里的免費廣告機會!
回到茶莊,云舒從何家寨里挑選幾名比較心細有耐心的農婦,開始教她們制茶,然后精選形狀好看制作成功的信陽毛尖,把它們裝在綢布做成的小袋子里,再用手工編織的竹盒子裝好。
如此做了三盒,已是三日后了。
云舒在劉陵出發前,將精裝信陽毛尖送到劉陵手上,劉陵看了很滿意,笑著稱嘆道:“這做的比貢茶都要好,你手藝真好。”
云舒心中很明白,不是她手藝真的好,而是因為制茶工藝的本質不同。上品信陽毛尖的每片茶葉卷成圓筒狀后,都如綠色的細針一般好看,她的水平還遠遠不夠。
她只當劉陵這次出行是很正常的走訪,送她離開后,就回到茶莊,找大家商量起事情來。
云舒的茶莊已有了雛形,修葺茶莊的工人們由大平和墨清管理,制茶的女工由云舒親自教,后勤做飯送水的中老年阿婆,則由丹秋負責。在云舒的安排下,一切井井有條。
現在茶樹只有十幾株,待把坡地整理好之后,云舒計劃以后要把這個山坡都開辟成梯田,然后一排排的種上茶樹。大家聽了她的想法之后,若獲至寶,眼神里滿是欽佩和敬仰!
云舒不敢托大,畢竟是從前人經驗里“偷”來的知識,但無論她怎么解釋,大家對她的崇敬態度,是改變不了了。
眼下云舒唯一要擔心的問題是管理問題,趁著墨清、大平、丹秋幾人聚攏吃飯的時候,她將這個問題提了出來。
“何家寨的百姓現在雖然愿意在茶莊做小工,但是等到秋收和明年春耕的時候,他們恐怕就會先照顧自家的田地,其次才愿意來這里做做零工。而且我們還要去其他地方找茶,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這十幾株茶樹上。我們走后,茶莊又該怎么辦?”
云舒把問題拋出來,幾人都停下筷子思索。
丹秋比較了解云舒,問道:“云舒姐是不是已經想到了辦法?”
云舒點點頭,說:“想是想到了一個,只是實施起來還有困難。”
眾人都說:“先說來聽聽。”
云舒說:“等再花半個月時間把梯田開墾好之后,我打算在鄳縣招會種樹的長工和采茶的女工,目前茶莊規模不大,這些人總共十人足以,茶莊的一切維護也得靠他們。”
大平聽了點頭道:“這個并不困難啊,鄳縣并不富裕,長工很好招的。”
云舒也點點頭說:“難的不是招人,而是管理,必須找一個可信又有能力的人留在這里打理茶莊,這樣我們才能放心去找下一種茶。”
大平愣愣的用筷子指著自己說:“云舒姐,我行嗎?”
云舒丟他一個白眼,說:“我怎么可能把你丟在這種地方?你們幾個,最后都要跟著我一起回長安的。”
大平犯難道:“那怎么才好呢,難道要找淮南翁主,讓她介紹一個有能力的人?”
云舒搖頭道:“這種人怎么可以借他人之手,以后要是我們自己的心腹才行。”
墨清原本想說什么話,但聽云舒這樣說之后,又閉上了微啟的嘴唇。
云舒沉默了一會兒,將頭轉向墨清,說:“墨大哥,之前聽你說,墨者和墨俠遍布天下,你在這附近,可能找到合適的人替我管理茶莊?”
云舒想找墨清的手下幫忙,已不是想了一兩天,這是她思索很久才做出的決定。
墨者出自貧民,多是有本事的手藝人,而且這個團體,人數多,范圍廣,如果墨清愿意幫忙,可以省卻云舒很多麻煩。但是墨者又都是有理想有抱負之人,云舒擔心自己貿然開口,會讓墨清覺得不高興,所以直到現在,才說出這個問題。
墨清眼神頗為復雜的看向云舒,他剛剛見云舒犯難,就準備說自己有人手可以推薦,但聽云舒說要她可信之人,就將已經到嘴邊的話吞了回去。
現在云舒主動問他,是不是代表她信任墨清,也信任墨家?
對于這份信任,墨清十分高興,他壓抑著臉上的笑容,冷靜說:“有一墨家門人,就在不遠處的隨縣,他原本隨著父親種植果樹林,但是早些年家里的林地被搶,父母緊接雙亡,于是加入了墨家。他為人踏實沉穩,雖沒種過茶,但是對種樹還算在行。你如果覺得受用,我明天就去找他把他帶來給你看看。”
云舒高興的說:“那再好不過!麻煩墨大哥了!”
墨清次日,騎了馬就要去隨縣找他的門人,臨走前,他放心不下云舒,轉而對大平叮囑道:“姑娘若往返于山上山下,你要親自陪護,萬萬不可大意。你辛苦幾日,我速去速回。”
誰知墨清這一去,五天都沒見他回來,云舒心中略有些擔心,但又想到墨清武藝高強,肯定不會出什么事,也許是找不到要找的人,在外面耽擱了時間,于是又耐著性子繼續等。
茶莊中的梯田已漸漸成形,云舒擇了一日,將何家寨在茶莊里幫工的人都聚攏起來,說了自下月開始,要招收長工,不再像現在這樣征用短工。
這個消息一出來,何家寨的幾十人都議論紛紛,云舒對他們說:“這個茶莊是你們一草一木收拾出來的,大家對這里最熟悉,我也希望你們愿意到我這里來做事。只是你們家中都有田地,勞力有限,到我這里就顧不上家里,你們思索幾日,若愿意留下,可以來跟我說。”
何家寨不過五六戶人家,卻有一片不小的田地,眾人晚上回家之后,家家戶戶都在議論這件事。
云舒開的工錢高,這些人自然不想錯過機會,但是家里傳下來的田,又不能廢棄,一時讓很多人徘徊不定。
待商量了幾日,就有人陸陸續續找到云舒。跟云舒之前設想的差不多,何家寨各戶人家里的當家主力要種地,家里的女人要給全家人做飯吃,都沒有選擇賣身來做長工,而是送了女兒過來做采茶女,或是送了家里年紀大一點的過來做幫傭。
云舒挑選了四名采茶女,又選了個做飯很利索的老****,余下還差五名出力氣的長工,她打算等墨清把門人帶來之后,讓那人去鄳縣里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