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低聲交代著,此時的她,臉上已褪去了蒼白,有了些許血色,渾身上下散發著生機。
“哎!夫人放心!我這就去。”
不一會兒,林媽媽回轉回來,臉上帶著喜色。
“大師說,這孩子與普渡寺有緣,若是夫人同意,就在寺中待到滿月了再離去,名字一事,他稍后會送過來。”
“那是再好不過了,我們便住到滿月再走,夫君那邊,你派人報個信兒。”林氏聞也是欣喜不已。
慧如大師的禪房里,方丈智清正在與師父敘話。
“師父,您常年不出后山,今日怎么破例了?”
“今日寺中出生的女娃娃,與我有緣,你將她們安頓好,莫要怠慢了。”
“弟子知道了。”
“這是為師給她取的名字,你拿去給她們吧!”
智清方丈接過師父遞過來的一頁紙,“青禾?”
“垂穎而顧本,民以為天。”
智清方丈恍然而悟,似乎明白了師父的意思。
普渡寺臨近后山的一處僻靜小院里,林媽媽正帶著下人們安頓下來。
幸好東西準備的都齊全,他們是從老家匆忙上路的,林氏擔心路上有閃失,把穩婆也帶上了,否則,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可不得抓瞎呢。
“禾寶兒,娘的小禾寶……”
林氏奶水下得很快,第二天便有了奶,小姑娘吃飽喝足,張開小嘴打了個哈欠,便進入了夢鄉。
“睡著了?”丹心輕輕接過著孩子,放在林氏身旁,給她蓋上小被子。
“可去信兒了?”林氏滿心滿眼都是孩子,望著孩子小小的睡顏,心中閃過一絲愧疚。
“嗯,去了,不出意外,大人那邊應該半月后能收到消息,家里那邊……”林媽媽小心望著林氏欲又止。林氏苦笑,“先別去信了,當初……唉!老太太身子不好,也不知道氣消了沒有……說來也是我沒盤算好,一接到夫君的信,便急不可耐的要啟程,若是在家中乖乖生了孩子,過了年再來,興許就不會耽擱在途中了。”
“天下父母哪有不心疼子女的……說起來,這孩子也是個有福氣的,慧如大師說了,與普渡寺有緣,該有這一遭,聽寺里小沙彌說,慧如大師可是這方圓百里極有名的法師,這些年一直在后山修行,極少出來,這次可是破例了。”林媽媽聽她話音兒,暗暗嘆了口氣,沒有多說什么,怕她難過,倒是轉了話題,講起慧如大師來。
“慧如大師是個得道高僧,是我們的救命恩人,禾寶能得大師護佑,是她前世修來的福氣,我更希望她一生順遂,平安如意。”
“大師還說,這些天,他會為禾寶祈福,到時候他親自為禾寶舉行滿月禮。”
“真的?!”林氏又驚又喜,她萬沒想到竟在此處得此奇遇,自從鬼門關處走一遭后,她便對慧如大師充滿了敬意和信賴,若不是大師施以援手,她和禾寶哪還有相見的機會?“既如此,我們便多給些香火錢,以后每年都要安排人來寺中禮拜。”
“夫人說的是。”
轉眼過了三旬,智清方丈親自來請林氏。
林氏抱著孩子,在林媽媽與丹心的陪同下,來到寺中觀音大殿,有小沙彌的引導著,先拜過觀音娘娘,這才來到慧如大師跟前,跪倒拜謝。
“林氏攜女敬謝大師救命之恩。”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施主不必多禮。”
慧如大師從蒲團上站起身,在小沙彌端著的盆中凈了手,鄭重覆在禾寶的頭頂誦了一段經文,又拿過一個拇指大小通體黑色的珠子。
“此珠名須彌,在后山蘊養多年,小施主五歲時若遇大病,便將此珠貼身佩戴,可保無恙。”林氏謝過,慎重的接過來,貼身保管。
繼續閱讀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