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府中之事,原主不知道的,陸辭秋自然也不知道。
但是原主不知道的事,卻不妨礙常嬤嬤知道。
常嬤嬤是老夫人的陪嫁,那時候的陸家還什么都不是,陸老太爺也只是在縣城里一家書肆幫工。
老夫人娘家就更寒酸一些,連縣城都沒住過,是在附近村里的。
陸家上一輩曾經出過一位秀才,是陸老太爺的祖父,老夫人娘家就是看中了這個,才愿意把女兒嫁給他,指望著將來孩子能沾沾太爺爺的福氣,也在科考上取個功名什么的。
陸老夫人出嫁時為了撐門面,娘家現買了一個丫鬟給她帶到婆家去,就是如今的常嬤嬤。
兩個老太太相伴過了大半輩子,有許多事情老夫人是不背著常嬤嬤的。
就比如裴卿和陸蕭元之事。
用常嬤嬤的話說——“老爺其實從一開始想娶的正妻就是云家嫡女云華裳。
他是個文人,文人就很容易被書香世家的姑娘相中,他自己也更容易被書香世家的女子吸引。
于是在有一次下江南的時候,他跟云華裳互相就看對了眼,回家之后直接就讓老夫人下聘,要迎娶云家嫡女。
那時候的老爺還不是左相,老夫人覺得云家家世好,能娶到這樣人家的女兒,對老爺是有幫助的。
于是老夫人做主,請了媒人去江南說親,還帶去了老爺的庚帖。
可惜說親的媒人還沒等到了江南呢,皇上就下旨,將裴家嫡女裴卿賜婚給了老爺。”
常嬤嬤說到這里,重重地嘆了一聲,“這場婚事那可真是你不情我不愿。老爺不喜歡裴卿,裴卿也看不上老爺,裴家更是不愿意把女兒嫁到京城來。
但是沒辦法,皇上賜婚了,而且老夫人和老爺都明白,云家固然是好,但是跟裴家比起來,那就太沒眼看了。裴家就像一個龐然大物,云家在裴家的面前什么都不是,連根草都比不上。如果陸家能跟裴家結親,陸蕭元的仕途一定會更進一步。而陸家也會迅速在望京城里提升不只一個階位,成為真正的高門貴戶。
現在說什么云家是書香門第,比裴家更能提升家族底蘊,那都是扯淡的。
裴夫人沒死時,可沒有人敢這么說,他們還靠著裴家裝點門面,還指望京里的人看在裴家的面子上,也把陸家高看一眼。
所以這門親事順理成章就應下了,那往云家送庚帖的媒婆,也被陸家后派去的人快馬加鞭給追上,就堵在了云家門口。
云華裳也是個狠的,一聽說皇上賜婚,當即表態就算做妾也要和老爺在一起。云家人也沒擋著,堂堂百年書香,居然就把嫡女送到望京城來做妾了。
當時老奴也想不清云家是個什么打算,讓嫡女做妾,云家在江南還能抬得起頭來嗎?
可后來就想明白了,云家這是放長線釣大魚呢!
他們算準了皇上若不是看中老爺,絕不會把裴家的嫡女指給他,也算準了陸家一定會因為裴家而崛起,所以才肯把嫡女嫁過來做妾。
就等著有朝一日老爺在朝中地位穩固,讓云華裳對裴夫人取而代之。
沒想到這一日還真讓云華裳給等來了。”
常嬤嬤說起當年的事,有些也記不太清楚,說說停停,想想再說:“對了,云華裳從江南到望京城時,肚子里已經懷了孩子,就是咱們府上的大少爺。”
陸家是有一位大少爺的,名叫陸弘文,今年十八歲,是陸傾城同父同母的親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