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住的也都是帳子,直接搬過來就好了,也省得來回折騰。”
莫顧之覺得她說得有理,“這地方早晚都是他們的家,不如就搬過來,讓他們日夜守著,咱們省心,他們也安心。那這事兒明日我就去辦,縣主就不用管了,一定都辦得妥妥的。”
陸辭秋點點頭,“如此,便謝過莫大人了。此番永安縣初建,多虧有莫大人幫忙,否則要只靠著我自己,指不定得建到猴年馬月。”
一行人一邊說一邊在縣內行走,街道還沒有鋪路面,但綠化的地方已經開始挖溝。莫顧之還告訴她:“山腳下的那個水塘,網子也已經全部下好了。縣主拿來的那些網子十分好用,也結實耐用。有從前靠捕魚為生的百姓看過了,說這種網子即使冬日里在水底下凍著也不會壞掉,用個十年二十年都是可以的。
咱們的人直接下水,用網子把水塘分成了三部分,等明年開春縣主想養點什么,再叫人弄苗子放下去就行。
還有山上開山田種果樹的事,今日也已經全部規劃完成。哪處山地平坦適合種樹,哪處需要再找補找補,都已經有了規劃。工部派過來四個人,把這事兒辦得很漂亮。
但今年天已經冷下來了,樹肯定是種不上,只能等明年開春。到時候縣主想要種什么,直接讓羅家人幫著買樹苗就行,他們門路多,辦起事來比咱們利索。”
漸漸地,有越來越多的人往他們這邊聚過來,有人在后頭跟著他們走,也有人笑嘻嘻地站在前方沖他們揮手,等到他們走近了,性格開朗些的直接開口就問:“縣主,您這永安縣建得這么好,以后咱們可不可以搬過來住啊!”
莫顧之笑罵了一句,然后跟陸辭秋解釋:“他們是京里來的工匠,幫咱們干活的。可能是咱們永安縣確實太好了,這些人就見天兒的琢磨著能不能從京城搬到永安縣來住。”
陸辭秋聽了就笑,然后站下來,揚著聲跟圍過來的人們說:“永安縣敞開大門,自然是歡迎有更多的人加入我們的。縣里雖然不大,但因為人數也不多,所以空宅子還是有部分剩余。只是天下之事,無規矩不成方圓,永安縣自然也有永安縣的制度。
在我們敞開大門歡迎入住的同時,所有想要在永安縣安家的人,也需要放棄原有戶籍,徹底遷居到此地。不管你曾經是京城人士,還是外省百姓,在決定定居在此的那一刻,都只剩下一個身份,便是我永安縣居民。不知諸位可愿意放棄原籍?哦對!還有一事。除了遷戶籍之外,因永安縣現有房屋只向雨州難民們免費提供,所以外來人士還需要自己在永安縣買房。當然,既然是自己買,那就可以自行挑選了,想要大宅還是小院兒,都可以。”
“要,要自己買宅子啊?”人們有些尷尬,“那看來咱們還得再攢攢銀子,就現在手里這倆子兒肯定是買不起。”
“知道買不起,就賣點力氣干活兒,干得好干得多,工錢自然也得的多。”莫顧之指著這些人跟陸辭秋說,“見天兒的琢磨怎么能住到永安縣來,一說出銀子又慫了。”
人們趕緊道:“不是慫,是真沒錢。但咱們可以攢,早晚有一天能攢到的。”
陸辭秋在月升時回城,臨行前看著永安縣在建的城門,再看看那些出來相送的工匠。
一時間頗為感慨。
“我曾以為,立一座縣城,只要立好規矩,寫好制度,設立衙門,招商引資,就可以把這座縣城治理得很好。
卻忘了,立縣之根本,其實是這一磚一瓦,一梁一木。
感謝你們為永安縣的建設出過力,不管今后來不來住,永安縣的功德碑上永遠都會刻有你們的名字,永安縣百姓亦會一直記著你們今日貢獻的力量。
感謝大家。”
她向著眾人鞠躬,莫蓉冰亦跟著一道鞠躬。
莫顧之想了想,腰便也彎了下來……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