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公公見她心里有數的樣子,便也不再多問,張羅著人把東西都抬進去了,然后才又對陸辭秋道:“今日大理寺那邊砍了云家的幾個人,都是手里頭有人命的。云老夫人和云大夫人也在大理寺關著呢!聽說她們兩個也跑不了一死,畢竟誰手底下都不干凈。
但是云大夫人提出要找云大老爺,而且為求自保,她還揭了云大老爺一些事情,希望能替自己減罪。當然,有些明顯是她做的,或是她跟云大老爺一起做的事,她也都推到云大老爺頭上了。這女人可真是,跟著享福行,一旦大難臨頭了,馬上就拉墊背的。”
陸辭秋知道云家人都被提審了的事情,畢竟云家跟陸家走得太近了,而且這么些年來,云家一直花著陸家的銀子,是陸家在養著的。云家全家都被從江南弄到京城,莫顧之知道她存的是什么心思,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替她出氣的好機會。
只可惜望京府衙門實在是人太多了,牢房都擠不下了,不得不把這個活兒分給大理寺。
大理寺那自然也是站在陸辭秋這一頭的,或者說通過了這次事件,還能維持在朝堂上走動的人,沒幾個不是向著陸辭秋的。特別是老皇帝上次當場吐血昏迷之后,又鏟除了一部分人。如今的朝堂可謂是一片和諧,不是保皇黨就是十一皇子和七皇子的人,再不就是跟二皇子和九皇子走得近的。總之大家都是熟人,你好我好大家好,和和睦睦的。
所以大理寺提審云家時,那也是十分積極的,審理過程也是十分嚴苛,連云家一位姨娘曾毒死了另一位姨娘肚子里的孩子都給查出來了。還有云家一位少爺在九歲那年,把一個庶出的弟弟推到河里淹死的事也給查出來了。
這些事查出來之后,大理寺就給江南那邊的官府送了責問狀,問他們為什么縱容云家,為什么云家鬧出那么多人命,他們還是視而不見。
當然,理由人人都知道,無外乎就是因為京城陸家。但那都是過去的事了,大理寺可不管那些個,他們只管問責,只管把云家的事往上頭捅,捅到了皇上那里,氣得老皇帝下令,殺!有人命的都殺!沒人命的視情節輕重判刑,且絕不減刑。
吳公公說:“大理寺說,可能牢房得加蓋,不然實在是不夠關那些人。不過大理寺跟咱們透這個話,其實主要還是想問問王妃,知道那云家大老爺哪去了嗎?”
陸辭秋挑挑眉,“知道。”
“真知道啊?”吳公公聽了就笑,“怪不得大理寺說,實在找不到的人,就問問縣主。”
陸辭秋道:“問我也沒用,我也沒辦法把人給他們變出來。你就告訴大理寺,說云大老爺畏罪自殺了吧!那個人作惡多端,老天爺早就收了他,等不到現在。”
吳公公明白了,“成,那老奴回頭就叫人到大理寺去說一聲。至于云家剩下的那些人,王妃有沒有什么打算?是放他們回江南還是怎么著?畢竟還有一些人手底下是干凈的,他們沒犯到誅九族的大罪,不好都殺。還有一些小妾帶著孩子,是被云家強迫入府為妾的。生了孩子之后就走不了了,不得不留在云家生活下來。這些人沒有什么謀生的門路,還帶著孩子,最小的一個孩子才兩歲。她們說,就算回了娘家也是被人看不起,對未來很茫然。”
陸辭秋對此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但是她覺得:“官府應該對于此類現象有一些應對方案,不能什么事都指望民間自己解決。有些救助與接濟是官府應該去做的,這事兒理應由官府出面去辦,而不是來問我。我只是永安縣的縣主,永安縣的事我責無旁貸,但望京城的事我就不想多管了。你就跟大理寺說,讓百姓能夠溫飽,不流離失所,這些都是官府和朝廷應盡的義務。云家的人如何安置,不是我的職責范圍,希望他們學會獨立行走。”
望京城內的衙門都在學著獨立行走,從一開始什么事都問陸辭秋,后來漸漸也不再多問了,盡可能的自己做決定。反正如果陸辭秋要是不滿意,一定會去找他們說的。
如此,望京城重建步入正軌,一切秩序都在慢慢恢復中。
彼時,南地……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