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朝臣上朝,給皇帝賀年,與皇帝一起走向天壇,祭天祈福。
今年的祭天與往年意義不同,雖說邊關一直不寧,懷北這些年從來都沒有間斷過騷擾。
但有裴家守著北地,每每面對懷北人來襲,都能成功退敵,守著一方的安寧。
還有南地十一皇子的大軍也如銅墻鐵壁一般駐守在那里,包括安槐在內的幾個小國輕易不敢冒犯,南地百姓生活也逐漸穩定下來。
可那都是從前了,這一年從年初開始北地就頻頻告急,隨著懷北太子的起勢,隨著北地布防圖的丟失,南岳似乎被懷北打開了一個豁口,整整一年都提心吊膽地提防著懷北的進攻。
這一年,北地失守,南地大嘯,望京城戰亂。
別說城中百姓了,就是這些在朝官員也覺得生活開始變得艱難,且不確定起來。
所以大年初一的祭天顯得尤為重要,所有人都懷著敬畏之心跪向天壇,虔誠地祈求上蒼能夠將好運賜給南岳,將戰火帶離南岳。甚至有人還當場抹了眼淚。
一同參與祈福的,不只這些朝臣,還有全望京城的百姓。
雖然百姓不能到天壇去,但是他們可以在自家門口,沖著天壇的方向跪下來。將想要說的話、想要許下的心愿都說給蒼天聽。祈禱生活安穩,祈禱風調雨順。
后來,祭天結束了,朝臣們回了家,開始互相之間走訪拜年。
那位曾在戰亂當晚幫了很大忙的張大人,如今已是吏部尚書了。從前的吏部尚書參與了三皇子的逼宮,下了大獄。張大人順理成章坐到了他那個位置上。
有人說,張大人只用了一晚上,就爬到了其他人一輩子也爬不上的高位。
卻不知那一晚上張大人都經歷了什么,也不知自家有多少人是被張大人拼死護下來的。
張大人帶頭,領著一家老小出了門,直奔小陸府。
他要去給陸辭秋拜年。
感謝的話不說,但這個新年得拜。沒有陸辭秋,就沒有他一家老小還能活在這世上,更沒有他今日高官厚祿。他感激陸辭秋出手相救,也感激陸辭秋在戰亂時給予他的充分信任。
張家人到時,小陸府已經聚了不少人了。打聽一下才知道,是宣王府的總管太監帶著宣王府所有人來給王妃拜年,還有仙王府的總管太監帶著所有人來給陸芳華拜年。
陸辭秋站在前院兒落落大方受著人們的禮,然后她身邊的丫鬟開始發紅包,人人都有。
陸芳華有點兒不好意思,但發紅包卻一點都不手軟,個個紅包都包得大大的。
兩家王府的人都很高興,鬧哄哄地說了一陣子好話,然后才告辭回去。
陸蕭宇跟羅書蘭一路把人們送到府門口,還給兩家王府都帶了很多很多東西,不但有吃的還有用的,連布料和皮子這些都拿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