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龍喝了口茶,這才說道:“有一項工程,影響范圍廣。如果項目完工,近二十萬群眾會直接收益。”
“項目規模宏偉,投資大。卻利國利民,真正的造福子孫后代。”
梁海龍剛開了個頭,程小敏就感興趣地問:“到底是一項什么工程?”
梁海龍點燃了一支煙,深吸一口后說:“那天我們去過燕嶺水庫。這座水庫主要是承載著水庫下游幾千畝土地的灌溉問題。可是,那條灌溉用的水渠,卻已經不適應現在群眾的用水需求。”
“水庫五八年動工,六零年完工,水渠同年開始使用。算起來已經四十多年。”
“四十多年來,水渠進行過幾次人工清淤,但是,水渠當時因為是用石頭壘砌而成,早就破爛不堪。況且水渠地面沒有硬化,滲水嚴重。”
“有關部門曾經追蹤過從水庫開閘放水到灌溉的最后一站,要用近十天的時間,且水流量有開閘時的每秒100立方,減少到了每秒50立方。”
“水在沿途大量流失,也是一個很大的浪費。”
“如果水渠全部用水泥修建,渠底再經過防滲處理,只用一天的時間,水就會流到最末端,水流量幾乎沒有損失。”
“同時,水渠提高兩米,沿途農民將不再用抽水設施,直接灌溉。而且,有必要的話,還是可以適當加寬的。”
梁海龍說到這里,看了看程小敏,又道:“施工倒是難度不大,但是投資肯定不少。而且,我估計市領導也會全力支持,到時候可以申請市財政補貼。”
梁海龍點接著說:“這真的是一項大工程,也是一項富民工程。相信會得到群眾的一致歡迎,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程小敏聽完后,似乎是在深思。好一會兒才問:“需要多少錢?”
“應該不會少,幾千萬之多。但是,具體的投資數額,應該有專門的測量人員測繪后,再有建筑方面的專家計算出費用。”
“照你這么一說,四十多年了,就沒有進行過基本的維修?”
“每一任局長都有這方面的動作,但是,因為要花錢,維修難度大,全都是只有規劃,沒有行動。”
“弟弟,等哪天你帶我去看看吧?”
“行啊,看看水渠的現狀,詢問一下下游的群眾,聽聽他們的反映,這樣,會堅定你的信心。
“那我們明天就去好嗎?”
“姐,明天是星期天。”
“奧,我倒忘了。也就是說,你有別的安排?”
“我沒有安排,就是希望你好好休息。”
“休息也就是睡覺,看電視,沒啥意思。還不如去擁抱一下大自然那。你要是真的沒啥安排,那我們明天就去?”
梁海龍答應說:“好,我陪你去。”
程小敏自從上任后,就想干一件實實在在的大事,經梁海龍這么一說,她還真是有點熱血沸騰起來,恨不得現在就開工上馬。又問:“哪個季節施工合適?”
“最合宜的時間是冬季。因為春天和秋天,是灌溉時期。現在才剛剛進入夏季,要等到冬天,就太久了。不過,可以利用汛期這兩個月的有利時機,來完成這項工作。”
“兩個月能完成?”
“差不多。因為現在施工不再是過去的人海戰術,全是機械化作業。挖掘土方,基本上可以二十四小時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