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岳陽城的驛道上奔馳著四匹快馬,馬上騎著兩個人,一男一女,為首的少年身著深青色衣衫,正是竹汶麟。
竹汶麟望著漸沒的夕陽,神情略顯嚴肅。
八月的西風不時送來凄涼的哀號之聲,不知是人是獸。竹汶麟舉起腰間深綠色的酒筒,這酒筒似竹非竹,似玉非玉,在夕陽的余暉中閃著詭異的熒光。
竹汶麟并不回頭也沒說話,只是一起把酒筒放到嘴邊,將頭一抬,筒內的酒便流到肚內。
大道上遠遠現出一條向南的岔路,竹汶麟縱馬疾馳,來到岔路口,猛一提韁繩,那紅馬雙蹄高舉,嘶叫幾聲停了下來,竹汶麟調轉馬頭,林雪竹勒住了馬韁,將馬停了下來。
竹汶麟道:“蝶兒,咱們就此別過,你先到長安去與茗纖匯合,我聽說王大人有可能已經到了岳陽,我自己去尋他吧。”
畫蝶眼眸中帶著水霧:“大師兄放心。”
竹汶麟淡然一笑,雙腿一夾,把馬臀一拍,向南馳去。
兩個月前,傅子生脅迫蘇鈺放回眾人,蘇鈺原本是不聽的,但最終還是明白了兒子的善良不允許自己再傷害其他無辜的人,于是蘇鈺和傅子生隱居山野不再過問世事。而紀茗纖為了為竹汶麟看榜而早在兩個月前就趕往了長安。
幾日前,竹汶麟收到了一封鬼帝寄來的信,是鬼帝截下的原本要寄給青蓮居士的信件,寄信的人是青蓮居士的一位故人,名叫王安石,人稱點山先生。信上說當今玄皇無道,沉溺女色,妄殺能人,多發兵戰,朝內外開國功臣無故慘死,望青蓮居士能救己一命。
據說這個王安石對李隆基沉溺女色不理國事的行為相當不滿,一度的進諫卻被一度駁回,最終導致了李隆基將他貶到了岳陽并撤出官籍永世不得入京的下場。王安石為人中正,忠心耿耿,相對于忠誠于皇帝而他更忠于百姓,他早起異心,想要立肅王為帝。為此李隆基多次派人刺殺他而未果。
今次得到了這封信正是得到一個絕頂謀士的好機會。
竹汶麟與畫蝶共行了兩日,這日分手,獨自南下,尋覓王安石的下落,竹汶麟擔心王安石安危,不敢耽擱,晝夜兼程。渡江后到岳陽城,按信上所說,出岳陽城,來到洞庭湖西岸,向一個老漢打聽王先生住處,老漢遙指村落一角的幾間茅屋。竹汶麟牽著馬韁,緩步來到草屋前。
房前用籬笆圍了個小院,院內有口老井,老井旁有棵老槐樹,時值夏末秋初,老槐樹葉已微黃,茅屋上飄出幾縷炊煙,一幅黃昏時農家小院的安閑,誰會想到茅屋里住著的便是十幾年前指點江山,輔佐玄皇帝興起開元之治的點山先生王安石呢。
竹汶麟將馬拴在籬笆門上,緩步步入小院,來到房前,房門開處,隱約看見一位老者坐在一側,背對房門。
竹汶麟停住腳步,朗聲道:“青城山青蓮居士門下弟子竹汶麟奉師命特來參見點山先生。”良久,方才聽到一絲蒼老無力的聲音:“噢,進來吧。”竹汶麟跨進房里,房里十分灰暗,老者身前一個小火爐燒得通紅,略顯刺眼。再看這老者,頭發已盡數蒼白,身著粗布灰衣,弓著背脊,靠爐而坐,顯得很疲弱。
爐邊設一個小方桌,桌上放著一只茶壺一只茶碗。老者抬頭瞄了竹汶麟一眼,又對著紅爐道:“你師父怎么沒來?”竹汶麟道:“家師年事已高,久不過問江湖之事,收到先生來信后,便立即命弟子前來,令弟子奉先生差遣,不可有半分差池。”
老者自語道:“好你個太白老兒,好大架子。”又過一會,老者對竹汶麟道:“跟你師父學過幾年功夫,功夫如何?”
竹汶麟仍躬身道:“弟子從小便由師傅撫養長大,三歲開始習武,如今弟子已二十了。”老者又“噢”了一聲,沉默半晌,方道:“你還是走吧,別枉送了性命。”
竹汶麟道:“家師有命,不敢不從。況且先生孤身一人,弟子怎能舍先生而不顧?弟子自當竭盡全力,以拒大敵!”
老者道:“那,你自便。”竹汶麟退出房門,將馬牽到院中拴在樹下,到院外拔了點草喂馬,當晚便在柴房中過夜。這位老者即是王安石,王安石雖為前丞相,但王安石不戀權貴,辭官歸隱,在洞庭湖湖東岸規矩村,一住就是十六年。
規矩村原名鬼懼村,村民覺得不雅,才改作規矩村。為何名為鬼懼?原來村莊北面不遠,有一片樹林,樹木按五行八卦陣法排列,人們若是走進去,很難活著出來。這片樹林被叫作迷鬼林,受到村民的敬畏,所以村莊才叫鬼懼村。
如此三日,王安石喝茶看書,除解手外并不出房門。竹汶麟每日早晚躬身行禮,其余時間在院內打坐吐納練拳。渴了喝口井水,餓了吃些隨身帶的干糧。
這日已是中秋佳節,國以月名,中秋節自然便是月國的圣節。王安石被幾個村民邀到家中賞菊飲酒,竹汶麟也到村中觀看村民的祭祀典禮。村民感謝上蒼,祈禱來年的豐收。圓月當空,竹汶麟回到住處填飽了肚子,不多時王安石回來,面色通紅,看來已是不勝酒力。
王安石進房后,竹汶麟跟進房來,正待行禮,王安石指著一張香案道:“把這張香案搬到院中,正對滿月。”竹汶麟將香案放好后,王安石在香案中央點上一爐沉香,擺上一爵酒,一杯水,一盤月餅,一碗黃土。王安石手拿祭文,跪坐在香案之前,問竹汶麟道:“你叫竹汶麟?”
竹汶麟道:“弟子竹汶麟。”
王安石道:“在老夫身后跪好。”竹汶麟跪好后,王安石讀到“大唐天寶十一年仲秋夜,臣王安石謹以相禮,攜公子竹汶麟,獻民食、民酒、國土、國水,祭月懷主,聊示心意。祭曰:大唐之主,上國之魂,
主有天下,魂定乾坤。
尊行時空,恩施宙宇,
眾星奉中,萬生朝圣。
百年硝煙,一世戰亂,
圣出九州,十年征戰。
萬骨成灰,一國號唐,
山河重整,無量功德。
民尚未醒,圣主仙去,
十有六年,山河重碎,嗚呼哀哉!
賊臣亂國,民土崩坼,
紫微兇危,三王作壁。
君在國否,月存幸否,
君在月否,嬋娟舞否!
圣主不死,臣豈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