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凌夜感嘆。
這等作案手法,他不得不稱贊一聲縝密。
兇手先是在特定的時間將蠱蟲釋放到皇宮污水中,蠱蟲借污水渠道排入玉津河。
再利用上京的雨季期間火照河會短時間內增高堤壩的時間差,通過玉津河將蠱蟲輸送到上京各個明溝暗渠,讓蠱蟲在各處污水溝渠中繁殖。
等時間一到,蠱蟲爆發,化為毒霧。
毒霧彌漫后,兇手又利用中元節的民俗將毒霧合理化。
一步一步,步步為營,環環相扣。
若不是遇見謝鶯眠,
若不是謝鶯眠查出濃霧中有致幻之毒,
若不是他們調查了各處的水樣,
怕是任誰都想不到,地獄之霧也好,萬鬼夜行也好,都是兇手制造出來的!
這案子,比大理寺記載的大裕三大奇案還要驚奇。
謝鶯眠若有所思:“你這么一說,我想到了一種蠱蟲。”
“也是巧了,那蠱蟲的名字就叫蜉蝣蠱。”
虞凌夜:“哦?”
謝鶯眠:“蜉蝣蠱是一種很特殊的蠱。“
“單從外表看,是如小米粒大小的半透明蟲豸(zhi,四聲)。”
“蜉蝣蠱體表覆蓋著細密的鱗片,喜水,喜高溫陰暗潮濕,繁殖期間是在農歷的六月份。”
“可惜,我只記得蜉蝣蠱的簡單介紹,詳細情況并不知曉。”
虞凌夜沒再繼續追問下去。
他們已確定兇手的方位,也掌握了兇手釋放毒霧的方式,這就足夠了。
再者。
兇手利用蜉蝣蠱制造濃霧的時間,一年之中只有一次,也就是中元節這次。
中元節已過,兇手沒有機會再施展。
他們還有一年時間去調查,不著急這一時。
謝鶯眠道:“根據我們目前所掌握的線索,兇手位于皇宮,兇手擅長使用蠱蟲,兇手地位不低。”
“這些線索加起來,全都指向一個人。”
虞凌夜:“雨嬤嬤。”
謝鶯眠:“對。”
“從表面看,雨嬤嬤是聽命太后的,但太后身份存疑,實際上如何還待探查。”
虞凌夜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點著桌子:“太后身份特殊,又常年居于深宮,不好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