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鶯眠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橫豎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八月十五,中秋節。
皇宮的中秋節宴在戌時開始,也就是晚上的七點鐘。
謝鶯眠和虞凌夜早在下午五點鐘就已穿戴整齊,等著入宮。
入宮后。
他們先到達觀天臺,舉行最莊重的祭月儀式。
謝鶯眠和虞凌夜到達的時候,觀天臺上已設好香案,香案前是一條長長的桌子。
桌子上擺滿了百家帶來的供品。
也就是說,前來皇宮參加中秋宴的家族,需要帶著祭祀月神的禮品。
這也是大裕王朝的習俗之一。
謝鶯眠選擇的供品是各種造型的月餅。
她小心翼翼地將月餅擺到精致的盤子里,放在專屬位置上。
等供品擺放完畢,她和虞凌夜回到特定的位置上,等著皇帝皇后等人開始祭月儀式。
戌時兩刻,月色正好。
皇帝攜手皇后,踏著月色而來。
他們身后,還跟隨著數十名身份地位不低的貴妃妃嬪。
咚咚咚。
鼓聲敲響,祭月開始。
皇帝念了一道冗長的祝詞,親手點燃觀天臺上的九九八十一盞燈籠。
燈籠點燃,月色照耀之下,觀天臺明亮如白晝。
皇帝攜手皇后坐在帝后位置上,其他貴妃妃嬪也紛紛落座。
很快,舞娘們魚貫而入,聲樂響起。
謝鶯眠吃著案板上的點心,悄悄問虞凌夜:“不是說好了男女分席嗎?這不還是同在一處?”
虞凌夜也悄悄回答:“宴席還沒開始,這只是祭月儀式,樂曲是祭月之曲,舞是祭月之舞,祈禱豐收和來年風調雨順用的。”
“等祭月儀式結束后,男眷入九霄殿,女眷入鳳儀宮。”
謝鶯眠理解男女分席,但不理解為何要分這么遠。
虞凌夜解釋道:“這是開國皇帝定下的規矩。”
“我之前說過,開國皇帝定都上京時,正是夏日時節,那時的大裕王朝百廢待興,開國皇帝每日忙得腳不沾地。”
“恰逢中秋團圓之日,忙碌多日的開國皇帝邀各大臣進宮賞月,借機要商議各種政務。”
“開國皇帝在九霄殿設下宴席,與朝臣,宗室王公聚集于此,一邊飲酒賞月,一邊商量秋闈取士、安定天下,健全律法等諸事。”
“因有后宮不能干政的習俗,女眷自然無法參與。”
“但因中秋節是團圓節,開國皇帝就請開國皇后帶著領命婦宗婦們在后宮的鳳儀宮設宴席。”
“九霄殿屬外朝公宴,鳳儀宮屬內宮家宴。”
“久而久之,這個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謝鶯眠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