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便是罷兵,繳械散軍。
部隊數量十不存一。
至于華云鴻,罪魁禍首,本應凌遲,然陛下念其終有納降之舉,賜其全尸。于靜思園內,賜鴆酒。死后不得歸葬北境,尸身由朝廷處置。
姚昶等原議政官,削去所有爵祿,舉族遷離北境,分散安置于內地州郡,嚴加看管,永不敘用。
神木推舉新帝,與大乾時代修好。
這并非和約,這是一份最終判決書和吞并宣。所謂“談判”,不過是走一個過場,告知姚昶最終的結局。
姚昶老淚縱橫,雙手劇烈顫抖,幾乎握不住那卷絹帛。他早已料到結局不會好,卻未想到如此徹底,如此決絕。陛下被賜死,他們這些舊臣被流放看管,故國痕跡將被徹底抹去......
“陛下......陛下......”他哽咽著,試圖做最后的掙扎,“華云鴻陛下雖罪孽深重,然,然終究是一國之君能否......能否懇請天朝陛下,網開一面,留其性命,圈禁即可?我等愿永世為奴,贖其罪愆”
宰相面無表情,聲音冰冷:
“姚昶,陛下開恩,準爾等納降,免北境兵燹之禍,已是莫大仁慈。華云鴻之罪,罄竹難書,不殺,不足以平天憤,不足以告慰英靈,不足以定北境之心。此乃最終決斷,無有更改。”
樞密使亦冷然道:“能得全尸,已是陛下格外施恩。莫非,爾等還想得寸進尺?”
姚昶徹底絕望,癱軟在地,泣不成聲。他知道,一切已無法挽回。能保全北境百姓免受屠戮,或許已是這場災難中唯一的、微弱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