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也以更快的速度,傳到了西涼前線。
正縱兵劫掠隴右、氣焰囂張的羌族首領烏頓,聞聽秦明親率玄甲鐵騎而來,先是一怔,隨即爆發出狂妄的大笑。
“秦明小兒,竟敢親自送上門來?好!省得本大汗去長安找他!傳令下去,加速劫掠,集結兵力,本大汗要在隴右平原上,親手砍下大乾皇帝的頭顱,用他的頭骨做酒碗!”
然而,烏頓麾下的老將卻面露憂色:“大汗,秦明非同小可,其麾下玄甲鐵騎更是天下精銳。我軍劫掠已分散,不如暫避鋒芒,退回涼州…”
“放屁!”烏頓一腳踹開老將,“他長途奔襲,已是疲兵!我以逸待勞,五萬對三萬,優勢在我!此乃天賜良機,豈能退縮?!”
羌族大軍開始收縮,放棄了一些零散的劫掠,向預定的決戰地點——地勢相對開闊、利于騎兵發揮的隴西郡方向集結。
而與此同時,蒙摯率領的三萬北庭玄甲鐵騎,如同旋風般卷過邊境,他們沒有直接奔赴隴右戰場,而是依據秦明密令,憑借其強大的機動性,悄然繞了一個大圈,直插涼州與羌族老巢之間的戰略要地,切斷了烏頓可能的退路!
一張由大乾皇帝親手編織的、意圖將羌族主力徹底圍殲的巨大羅網,正在西涼的風沙中,緩緩張開。
秦明率軍日夜兼程,一路西行。越是靠近前線,所見景象越是觸目驚心。被焚毀的村莊,荒蕪的田野,逃難百姓絕望的眼神…這一切,都如同燃料,投入他心中那冰冷的怒火之中。
他的目光始終望著西方,那里風沙漫天,殺機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