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待他回神,便有士兵挺槍扎了過來,接著就是數把刀槍,夾縫中又是好幾個人挺槍扎來。眨眼之間,人就死透透的。
這似乎是一個信號,在他們不遠處,有另一位軍官被捅死,再遠處的軍卒也開始了行動,一點點的,左右兩翼的軍陣也響起了喊殺聲。最后才蔓延到了的前排的將領后方,或許是積威日深,一時的竟是對峙起來。
而后有人動手,被殺,有更多的人動手,招架不住,便咬牙切齒,通紅著雙眼,直往王這里殺來,那猙獰的模樣,恨不得吃了王。
大將軍十分淡定,都不用他擺手,自有親衛上去攔擊。他自己則是拿起了弓箭,在還沒有交戰的時候,連發三根箭過去。敵將躲了一箭,格了一箭,被第三箭穿透了喉嚨,摔落馬下。能連逃兩箭,也算是有些能耐。
畢竟打仗看的就是反應速度,王用的是三石弓,箭的速度更快,力量更大,能連躲兩箭,已是不錯。可惜王大將軍箭術超神,三箭之間的間隔太小了,沒有敵將施展的機會。
在親衛廝殺的時候,王就在后邊放冷箭,一箭一個,戰斗爆發的快,結束的也快,親衛一個沒死,有傷無損結束戰斗。
事實上他的親衛戰斗力都很高,他都是調教過的。親衛全是職業士兵,當然也確實養了幾年雞鴨鵝豬什么的,但是跟隨王的時間長,軍事訓練的時間也更長,他的親衛也只有五百而已。
一個可以打四五個精銳軍卒,如果結成軍陣,一百就能打一千,五百肯定不能打五千,但是游斗之下是沒問題的,硬碰硬也能打敗兩三千人,都很強的。
同時還不斷的在全軍遴選,個人能力強大的都在這呢。不時的也會下放幾個,到各位去做軍官,表現的都很好,又是一舉好幾得都好事……
敵軍的內斗還在繼續,王按兵不動,就這么看著,直到夕陽隱去,全軍點起火把,騷亂這才停止。最終的結果是,只有少數的一些穿著甲胄的人活了性命,多數人都被弄死了。
這其中,必定有枉死之人。畢竟不是穿著甲胄就是欺負人的,但是殺紅眼,被強征而來的百姓可不管許多,畢竟這時候當兵的沒有好東西。
雖然這些人是劉虞的麾下,可能比公孫瓚強一些,但是強的也有限。畢竟欺上瞞下,是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劉虞是個糊涂的聰明人,手下投其所好,他便自以為治下大治,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百姓富裕,軍卒無犯。但這種事兒,在現在這個時代,以及當今的現狀,實在有些難為人了。
至于劉虞被公孫瓚弄死之后,有許多人給劉虞報仇,甚至烏桓人都發兵了。這其中的關系就多了,要說真的純粹給劉虞報仇的肯定有,但絕對不是所有人,可他們都是打著這個旗號。更多的原因其實很純粹,就是要干公孫瓚。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兒,打來打去,為的都是自己。
王大將軍說到做到,見這些人的情緒穩定下來,當即組織人手進行安撫工作。又組織人手清點錢糧軍器,開始組織伙頭軍埋鍋造飯,更遣人回肥如,加急送來肉食。
這邊做著飯,那邊讓人挖坑尋柴,焚燒掩埋尸體。空氣中飄蕩著的,都是人肉味。但是軍卒們都當沒聞到,兩軍相家三萬人,全都圍著伙頭軍,等飯吃。
從軍司馬在清點了糧食,留了第二天早飯的用度之后,便開始給百姓們發糧。隨軍帶的糧食并不多,也就是不到半個月的量,更多的還是要運糧隊慢慢送。
但是這半個月的量是用于打仗的,畢竟打仗的糧食消耗要多,雖然還是吃不飽,但是肯定要比尋常時候伙食好。所以這半個月的量,分發到軍卒手中,他們拿回去每天稀飯,一家人都能吃半個月。
這兩個半月之間對比出來的,就是現在人們生活的現狀,并不比一家人只有一身衣服來的好多少……
王沒吃飯,他帶著六個親衛一起,在火把的照耀下,跟冷風中坐著等飯吃的回頭是岸,棄暗投明的百姓們聊天。他甚至打散了戰兵、民兵隊伍,和他們坐下一起,回答著他們的問題。
他之所以帶著六個親衛,不是要防備手持兵刃的百姓,他是要把排場拉起來,要讓他們知道他是天武大將軍。而不是他過去,還要同人們解釋。在這種時候,六個親衛雖然很少,但是也很多,他們代表的絕對不僅僅的是六個親衛的身份,隨著他們的,是掌控生死的絕對權力意志。
他既是以黔首出身的黃巾反賊的身份,同百姓們聊天,也是以天武大將軍的身份,與治下百姓對話。雖然這些百姓們感受不出來,但這是切實存在的兩碼事兒,他們看過來的小心翼翼的眼神,說話的顫抖與激動,無不說明了這一點。
“小人見過大將軍。”
又到了一伙人這里,他們趕緊著起身。
但是不待他們起身,王大將軍先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勿要恁多禮,都坐都坐。”
看著又坐下的眾人,借著火把的光亮,他看到其中一人的面貌,笑呵呵的指著他說道:“汝是何名姓?”
“回大將軍,小人姓陳名沖,漁陽人。”
“無有表字?”
“阿父乃大族佃戶,名乃后來識得幾字自取,故而未有表字。”
王笑呵呵的點了點頭:“吾與汝一般,亦是自取名,字亦是偷學得些許文墨,自取而來。既如此,吾當與汝取之。沖者,虛也,老子云大盈若沖,其用不窮。汝為長子耶?”
“大哥早夭,小人乃二子。”
“既如此,便與汝取字仲盈。”王用手指在地上寫了這兩個字,擺手制止了陳沖磕頭感謝,笑道,“先前吾與軍陣中,便見汝于中軍最先拔劍,吾心甚慰。若我等兄弟,亦要刀兵相見,生死相搏,何其哀哉。幸甚,汝等有膽拔刀,為己謀身。
吾待民如何,張坤已與汝等明,吾便不復。汝等歸鄉后,當安心過冬。吾先前有,取得幽州,便有民官往爾等鄉里,分派工作,熬過寒冬,以待來春。爾等皆有兵刃,歸家后,但有欺辱,當團結一致,拔劍殺之。
吾等黔首,如何活命?一在手中劍,二便在眾兄弟團結一處,使人不敢相欺……”
王笑呵呵的給這些百姓們做思想工作,并順勢描繪出一副未來畫卷,要他們給自己干活,讓自己的日子越過越好,不要被別人騎在頭上作威作福……
張坤就笑呵呵的坐在一邊,此刻他的心中十分美麗。因為他是宣武衛正卒,接了本軍執事的指派,過來給這些人講遼東日子過的多好的。
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王大將軍竟然一口叫出了他的名字,他可只是一個最基層的軍卒而已。大將軍確實見過他,但那是在四年前,大將軍巡視平郭之時,進了他們家看情況,當時他年齡不夠,還沒有入伍從軍呢,而且他們家還是烏桓人,后來改的張姓。
但現在大將軍竟然一口叫出了他的名字,這可是大將軍啊,治下百萬軍民,整日煩勞苦累,就是為了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現在更是為了更多的人,親自出來到前線打仗的大將軍,他們家里供奉著的大將軍,一口叫出了他的名字……
日常感謝投月票的好哥哥們支持、
感謝投推薦的眾位哥哥們支持、
感謝默默看書的大哥們支持。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