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總是比攻城占便宜的,舒云到了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先用水泥加高城墻,然后呢就是緊急制作投石機。另外呢,石灰石燒制的生石灰,在守城的時候同樣是利器,須知如今金屬缺乏,始皇帝在世的時候,收集天下金屬,在咸陽鑄造了十二金人,然后呢,這些在后來始皇帝過世之后,直接被送入了始皇陵中陪葬了。
哪怕項羽出身楚國貴族,這些年來響應起事的也多有六國權貴,但是,戰亂之中,哪有多少機會冶煉金屬,楚軍雖說從秦人那里獲得了不少兵器,但是可還沒闊綽到能夠給下面的騎兵都裝備鐵甲,皮甲的地步。戰爭對于生產的破壞實在是太大了,現在其實大家都是在啃秦代的老底子,問題是,秦朝當年同樣是窮兵黷武,始皇帝將秦代幾代積累的戰爭潛力幾乎全搭進去了,才算是一統六國了。
加上之后為了清除六國殘余的力量,又是修建長城,又是修建阿房宮,又是修煉皇陵,另外呢,北邊要對抗匈奴,修建高闕九原,南邊呢,還派了人去開發南越。總之,秦代的各種大工程根本就沒停過,等到始皇帝駕崩的時候,秦朝積累下來的許多財富,大半都跟著他一塊兒到了地下。趙高跟李斯矯詔,扶蘇自殺,長城軍團中的一部分精銳也跟著扶蘇殉了。
可以說,始皇帝死后,不過一兩年時間,大秦就一路急轉而下,后來烽煙四起,義軍在巨鹿之戰之前,一個個都寒磣得要命。而等到攻破了關中之后,許多義軍才算是鳥槍換炮了。
像是劉邦,之所以能一次次東山再起,就是得利于他有個靠譜的左右手,劉邦進入關中之后,蕭何第一時間封存了府庫,將那些戶籍之類的東西都保存了起來,因此,他們能夠一次次從關中乃至其他地方,按照戶籍收攏兵員,而項羽呢,壓根沒這樣的遠見,他進入咸陽之后,二話不說就是殺人。嬴氏皇族當年在胡亥登基的時候,就被清洗過一次,等到項羽之后,壓根不顧實際上嬴氏皇族曾經多次與楚國王室聯姻,實際上或許跟項家也有些親戚關系,當然,當初始皇帝橫掃六國,覆滅楚國的時候,也沒顧忌過這層親戚關系就是了!但是好歹始皇帝還留下了楚國皇室的一些血脈,項羽那是斬盡殺絕了!
項羽將關中一番燒殺劫掠之后,就施施然衣錦還鄉去了,倒是給劉邦留下了一個不錯的基本盤。
即便項羽得了最多的好處,但是,這些年來東征西討,不知道多少子弟喪生戰場,他瞧不起劉太公和舒云他們這些人,因此,派來的也算不上什么精銳,自然他們的武器和防具也只能說是一般。
項羽的部隊一直以來擅長的都是野戰,在外作戰,項羽手底下的兵馬,就沒怵過任何人,但是呢,遇上攻城什么的,就不算專業了,攻城器械不足,而且也缺乏相應的防護,結果就被舒云的那些看起來有些歪門邪道,不怎么上得了臺面的手法,弄得狼狽不堪,差點沒全軍覆沒,最后狼狽不堪地回去了。
項羽大怒之下,又想要派人過來圍攻,結果呢,滎陽那邊,楚軍大敗了一場,項羽頓時顧不上這邊了,干脆只是叫人時常過來襲擾,自己卻是將重心放到了滎陽那邊。
項羽算是留給了舒云一段寶貴的發展時間,她開始全力組織百姓恢復生產,戰爭這種東西,從來打的都是錢,都是后勤,后勤不足,你前面再如何勇猛,也是無濟于事。
劉邦能夠獲得天下,也是因為后來劉邦有了一個穩固的大后方,蕭何在后方加緊生產,提供足夠的糧食兵器乃至足量的兵源,要不然的話,以劉邦那個打仗沒怎么贏過的架勢,別說是一統天下了,就算是想要跟項羽對著耗都不容易。
而舒云呢,她知道,如今實際上天下情勢已經初步明朗了,有眼睛的人都知道,未來的天下之主,不是劉邦就是項羽,其他那些人呢,其實都沒有相應的器量。
劉邦身邊人才眾多,他就算是再多的毛病,但是知人善任,能用人,出手也大方,這就是他的優勢,因此,舒云根本不可能自立門戶,但是,她需要加強自己在劉邦身邊的發權,她需要有自己的基本盤。
在豐沛這里,舒云只能說是牛刀小試,她需要表現出自己的價值來,劉邦如今別看身邊能用的人不少,但是信得過的人并不多,等他發現了自個的妻子就非常能干的時候,他自然就會找上門來的。
舒云如今其實最擔心的就是劉盈和劉媛,劉盈出生的時候有些早產,身體有些弱,而劉媛呢,雖說年齡只比劉盈大一歲,但是一直是個非常強勢的性子,劉盈性子有點軟弱,劉媛卻是極為要強的,一直將弟弟護在自己身后。只是,劉媛性子急躁,很多時候做事不過大腦,舒云真的擔心他們姐弟兩個會鬧出什么事情來。
如今劉邦連一個安穩的大后方也沒有,他們姐弟兩個也只能跟著劉邦的大部隊東奔西跑,誰知道路上會不會再直接被推下去!
舒云回憶了一下記憶里的一雙兒女,然后就有些頭疼起來,要是劉盈依舊是個拎不清的,那么,舒云還真的只能另做打算了!真是想不通,劉邦這般寡恩薄情的性子,居然生出了劉盈這樣一個仁懦的兒子出來。
舒云在這里心急如焚,而劉邦那里,已經有人在請立太子了。
沒辦法,劉邦年紀不小了,如今兒子也就兩個,劉肥嘛,根本就不是婚生子,而且呢,也不是什么多有才干的人,另外一個兒子自然就是劉盈了。
劉盈雖說如今還是個孩子,但是終究還是有幾分聰慧的,而且,他是嫡妻所出,舅舅呂澤非常能干,如果不是有呂雉,劉盈這么個聯系,劉邦也不能確定,呂澤會不會依舊效忠與他。后來劉邦要廢太子,其實也是因為那時候呂澤已經去世,曾經跟著呂澤的那些列侯,一部分也已經被分化了,還有的因為各種緣故,已經被剝奪了權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立劉盈這個太子,也是為了告訴其他人,自己后繼有人,這些臣下也有可以繼續效忠的對象,而不用擔心自己一死,大業立馬就直接崩潰。
然后就有人提到,既然要立太子,那么,王后總得在吧!要是王后因為什么特殊的原因,不能在也就罷了,但問題是,王后就在沛縣,而且,老太公還在那里呢!
尤其呂澤這一系的人,瞧著劉邦身邊一下子多出了幾個美人,如今最為寵幸的就是在關中的時候,被下面人獻上來的戚姬。戚姬看著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燈,她如今還年輕,要是在劉邦身邊老是吹枕頭風,回頭劉邦連糟糠之妻在什么地方都想不起來了,呂家這么多事情,也就是完全給戚姬做嫁衣了。
因此,呂澤這一系的人堅持一定要接王后過來。
對此比較贊同的還有蕭何,蕭何呢,是個聰明人,其實他不想摻入劉邦的妻妾之爭,但是現在的問題是,戚姬除了美貌,能歌善舞,那是一無是處,無非就是個漂亮的花瓶而已,可是,王后呢,卻是個富有大智慧的人。蕭何其實一直在關注豐沛那邊的事情,消息知道得越多,蕭何就越是心驚,短短幾個月時間,王后已經掌控了局面,無論是主持恢復生產,還是堅守城池,都是王后的功勞,那些臣子對王后也頗為信服,可以說,若是一直將王后留下那里,哪一天,若是漢王對不起王后母子,王后能直接掀桌子,到時候大家都沒好果子吃。
因此,蕭何簡直是苦口婆心地跟劉邦說道,漢王你如今已經是一方諸侯,后宮的事情,總要有個得力的女主人來支持,美女什么的,哪兒沒有呢,燕趙之地,就算是現在開始選美,也能選出一堆來,可是,賢內助是真的難得!
劉邦雖說對自己的妻子并不是多滿意,但是,如果不是站在一個男人對女人的態度,而是作為一個君主對手下的態度,那么,很顯然,自己的妻子比現在自己寵愛的戚姬可就合格太多了。
戚姬是個只能依附于男人的菟絲花,她美貌,柔弱,沒了男人就沒了主心骨,這也是劉邦所喜歡的。男人嘛,許多并不喜歡那種強勢的女性,覺得這樣的妻子比較無趣,而且還很有可能跟自己對著干,讓自己體會不到那種在家當家做主的感覺。可是戚姬不一樣,在戚姬眼里,自己就是她的天神,他說什么,戚姬都會相信,而不像是呂雉一樣,自己說什么,她都像是在忍耐一樣。
呂雉跟劉邦,那就是典型的三觀不合,雖說不至于是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但是讓一個市井混混,跟一個大家閨秀湊一塊,正常情況下是打不出情小說里頭的he結局的。
劉邦之前的時候壓根懶得理會豐沛那邊的事情,但是如今知道了之后,劉邦頓時就明白,自個這個媳婦還真不能繼續放在外頭了!這位往外頭一方,隨時隨地都是能搞個大新聞的那種。
琢磨了一番之后,劉邦就嘆了口氣,說道:“既然如此,讓夏侯嬰帶人去接他們吧!”
雖說下了命令,劉邦回到自己住處的時候還是有些意興索然。戚姬見得劉邦來了,連忙迎了過來,盈盈下拜:“妾身拜見大王!”
劉邦臉上神情輕松了一些,他抓住了戚姬柔弱無骨的小手,笑吟吟地說道:“愛妃不必多禮!”
戚姬正想說自己剛剛又練了一個舞蹈,想要跳給劉邦看,然后就看到劉邦臉上殘留的一些不快,便問道:“大王可是有煩心之事?”
劉邦嘆息一聲:“不光是寡人的煩心之事,以后,也是愛妃你的煩心事了!”
戚姬頓時愕然,忙問道:“大王何出此,妾身卻是不明白!”
劉邦嘆道:“寡人已經命人去接王后,之后就會立劉盈為太子!”
戚姬這會兒還沒有孩子,自然還想不到太子的事情跟自己有什么關系,但是,原本劉邦身邊,雖說也有幾個美人,但是誰也威脅不到戚姬,劉邦甚至在議事的時候依舊將戚姬帶在身邊,可見他對戚姬的愛重了!
但是,戚姬卻也知道,自己在劉邦這里,就是一個姬妾,而且還沒有孩子,而王后與她而,就是主母了!在這個時代,姬妾這種存在,地位并不高,可以互相轉送的那種,戚姬也沒有得力的娘家,能夠在劉邦這里得寵,無非就是因為她美貌柔順,善解人意,說白了,她也是衛子夫那一款的,可惜的是,她比起衛子夫來,可是差遠了,衛子夫畢竟給劉徹生了長子,還有能夠的弟弟和外甥,可是戚姬連個娘家兄弟都沒有。
而戚姬跟著劉邦,雖說不懂那些軍國之事,卻也知道,劉邦麾下,戰功最大的如今不是別人,而是呂澤。事實上看后來劉邦開國之后,冊封列侯就可以知道,劉邦冊封了一百多個列侯,其中有一半都是呂澤的部下。
如今一聽,王后要來,王后有能干的兄長,有成為太子的兒子,那么,若是她看自己不順眼,那該如何是好呢?當下,戚姬就是露出了一副楚楚可憐的神情:“還請大王垂憐!”
瞧見戚姬這副模樣,劉邦便是心中一軟,他愛憐地說道:“愛妃放心便是,有寡人在,必不叫王后委屈了你!”心理就琢磨著,回頭就算是要出門,也要帶上戚姬,免得呂雉趁著自己不在,將戚姬干掉了,回頭自個再生氣,還能真的跟呂雉撕破臉不成!
而豐沛那邊,盡管劉太公有些不樂意,在豐沛這邊,他就跟土皇帝一般,說什么,大家都得聽他的。以前的時候,這邊還得擔心楚軍打過來,可現在呢,城墻那么高,那么厚,還有投石機這樣的利器,兒媳婦之前叫人補種的粟米已經豐收了,足夠豐沛兩年食用,留在這里舒舒服服過冬多好!但是去了自家兒子那里可就不一樣了!他原本對這個三子就不太喜歡,到了那里之后呢,自個說是做爹的,但是先有君臣,才有父子呢!到時候,還不是要看兒子的臉色行事。
夏侯嬰呢,也算是忠厚人,原本就算得上是劉太公的子侄輩,他苦口婆心勸說一番之后,劉太公終于答應了下來,然后又說道:“我老頭子雖說年紀大了,可還沒有老糊涂呢!我在家里這些時日,都是靠了三兒媳婦,阿季的性子我是知道的,一向浪蕩無行,只怕如今身邊早就有新人了,他要是委屈了自己媳婦,那么,回頭還讓她跟我回沛縣就是了,也省得受氣!”
夏侯嬰賠笑道:“王后去了大王那里,就是后宮之主,誰能給王后委屈受呢?”
劉太公“呵呵”了兩聲,斜了夏侯嬰一眼,也虧得他說得出來,實際上,男人這點事,誰不知道呢!劉太公這么一把年紀了,不也雄心不老,又納了個小嗎?可是連兒子都生出來了。民間還有說法,有了后母就有后爹呢!女人的委屈,一般不是來源于其他女人,根本就是來源于男人。不過,比起一直孝順自己,小時候又長在自己身邊的劉盈劉媛姐弟兩個,其他的什么美人,就算是生了孫子孫女,他老人家也是得把持住的!他嫡親的大孫子,可不能受了委屈。盤算一番之后,劉太公又覺得,自己還是有必要跟著去的,總不能真叫兒媳婦和孫子吃了虧。
劉太公覺得自己兒媳婦性子太剛強,回頭估計要跟自個兒子拗上,卻不知道,舒云早就習慣這些破事了,她也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皇帝這種生物,壓根不能以常理視之,一個個就沒有不渣的。就算是那位宣帝,嘴上喊著故劍情深,實際上呢,許皇后最后不還是死了?
因此,到了櫟陽之后,舒云雖說見到了那位看起來恭順,實際上呢,卻似乎一直在顯擺自己跟劉邦之間甜蜜的戚姬,卻一直對她頗為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