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國神游41
為你單開一學堂!
這話所露出來的意思是什么?想到這五花八門的學院以及更五花八門的課程,很容易就能猜測出來:在這里,只要是你想學的,只要是有用處,都可以學。
┉林木兒的作品斂財人生之新征程綜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弘晨是十六家的老小,跟現在的永瑯年紀相仿。這孩子又被老十六特別教育過,因此,特別聽弘暉的話。進進出出的,一直都粘著。而且,這小子也有些小機靈,處的時間長了,總有些默契。弘暉一看他,他立馬明白,還帶著孩子一般稚氣的聲音高聲喊道:“學生拜見先生!”
他這一喊,原先在書院里就學的那些孩子立馬見禮,就見他們不管站在什么方位的,都是稍微后腿半步,行的就是拱手禮。
然后其他人才醒悟過來,有樣學樣,“學生見過先生。”
四爺在臺上抬手,示意免禮,然后再微微欠身,還了半禮。
禮便成了。
弘歷站在最后面微微點頭,這是皇阿瑪要表達的意思吧。在這里,他不是君王,只是先生而已。
四爺早知道弘歷來了,但也沒搭理。他說的是軍訓的事,“以后每年,開學之初,都有為期一個月的軍事訓練,除非身體確實不適合訓練者,可提前提出來,其余人不得找幾口逃避。若發現偷懶者,記大過一次,列入檔案,以后這履歷會伴隨你們一生。”
下面噤若寒蟬,但隱隱又帶著興奮。這跟直接許諾他們會得官職有何不同?
而文人也知道了,這事變更不了。
可為什么呢?
難道國策有變?又要出兵哪里?
四爺便道:“自古來,文官守城,成者少,敗者多。敗了開城投降的,必稱乃是為了滿城的百姓不遭受荼毒。兵敗的,剛烈守節者,也不過是橫刀自刎。”
文人們便垂手,這話是說的好聽的。不好聽的是,到底是投降的多,堅守者少。
可這……文武本就有區別。
四爺卻不多話了,叫錢盛,“請娘娘來,再把桌上的匣子帶來。”
錢盛匆匆去了,下面的學生半垂著頭,不敢抬眼去看,也不敢說話。最多就是轉著眼珠子跟兩邊的人打一打眉眼官司。
其實站在后面的先生們也有點摸不透這位圣人的意思了,他到底想說什么呢。
四爺倒是自得,站在上面看著。直到看到桐桐來了,不僅自己來了,還帶著和婉來了。伸手跟著錢盛,手里捧著一個一個長得一尺許的黑匣子。
桐桐從后面走過來,中間自然而然的留出一條路來,學生們左右分開,對著她行禮。
她今兒過來,也并不算是不合禮數。拜師可不止拜師,還有拜師娘。何況她的身份又不同。
林雨桐上去,微微欠身。
和婉則還了一個全禮。她饒是貴為公主,也沒來過這樣的場合。以往的大場面也不過是皇家家宴,再不然也是男女分開。而今兒,她面對的是滿堂的男人,再如何
的,還是有些緊張的。距離近些,應該能看出來,她臉紅了。被那么多人偷瞄著,能不臉紅嗎?
可大家觀察和婉,也只一瞬。很快就被老圣人手里的東西吸引了。
那黑匣子打開,里面拿出來的是一個……鳥銃?
但又不全是鳥銃吧。
那邊張保已經在大殿的門口擺好了幾案,案上擺了一長串的果子。
從四爺站里的地方到案幾所在的地方,不算遠,但也在七八十步開外呢。
然后大家就看著上面的人拿著那東西瞄準,然后手指輕輕的扳動……誰都沒反應過來了,就聽見砰地一聲,然后那果子順便炸裂開了,顯然是被擊中了。
隱在人后的弘歷不由的朝后退了好幾步。這樣的東西……原來還有這樣的東西。皇阿瑪的手里到底是藏著什么……要是有這么一支裝備齊全的勁旅,不用太多人,三千人馬,足以掌控現在的京城。
可傅恒和兆惠全然不是這么想的,這東西要是拿到戰場上,哪里不能是大清的國土。兩人不由的上前一步,迫不及待的想要試試。
卻見老圣人將手里那寶貝給了老娘娘。老娘娘拿在手里的感覺,像是比老圣人還熟稔一般。就見她抬手上膛,然后胳膊一抬,然后就打過去,又是一聲響,一片果碎。
這把是四爺單做的,后座力還可以。林雨桐收手看和婉,遞給她。和婉愣住了,她習慣性的擺手,想說自己不行。但看著祖母帶笑的眼睛,她到底是抬手接了。
林雨桐清笑,“沒事,放松……側身站著……抬胳膊……對!就是這樣……”瞄準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林雨桐的把胳膊放在和婉的手下,叫她墊著。這個瞄準的位置,其實可以自己來幫著調。
和婉覺得手下的胳膊堅實有力,她的呼吸都放輕了。
“別怕……不要緊張……好了,手指扣動……”
砰地一聲,蘋果沒碎,但是飛了。子彈打在了案幾的臺面上,蘋果是被震飛的。看那裂紋,相差也不過半指的距離。
可這要打在人的腦袋,半指的距離不還在腦袋上嗎?
而這顯然,是這位公主第一次拿火銃,之前連碰都沒碰過!
四爺又招手叫站在下面的弘暉,他本來就玩過,又習武出身,準頭這東西對別人有難度對他卻沒有。他走上去,選了沒有雞蛋大的小金橘將其打碎了。他沒遞給四爺,而是看向身后跟其他先生站在一起的張廷玉,“張先生,您不試試?舊時光文學”
張廷玉一愣,然后笑呵呵的上去了。
試著用過那東西的,有男有女有孩童,有熟練的也有生疏的,若是以他這樣的老者也能輕而易舉的操作,這代表什么意思呢?這代表著有這樣的裝備,全民皆可為兵。
當然了,這樣的東西只能說叫別人知道有它在,都收斂點。但不會真的叫其泛濫。如今怕是也沒那么能力大造。要真是泛濫開來,世道就亂了。
張廷玉心里明白的很,但也因著明白,才知道這樣的東西要真裝備好
,怕也得是百十年內才能辦到的事。因此并不擔心。他上前,配合著完成這次展示。是老圣人搭在他的手下完成的。并不費力,如果不是年紀大了,眼睛不好使了,還是能用的。至少近距離的話,肯定比刀要好用的多。
除了張廷玉,林雨桐還叫了打掃這邊大殿的婆子,她戰戰兢兢,被貴人這么握著手,干了一輩子里最值得驕傲的事,然后才迷迷糊糊的下去。
里面六發子彈,全用完了。四爺將其遞給后面的阿桂和兆惠,叫他們拿著把玩把玩,看看那東西大概是個什么樣子。
而下面的學生早被這一聲聲的巨響沖擊的腦子里轉不過彎來了。有些書生臉都白了。
四爺問說:“還要朕說什么嗎?”
不用了!什么也不用了。
這東西是好東西,但會給大清帶來什么樣的變化誰也不知道,但他們是第一批接觸這東西的人。這是機遇!
后面再說了什么,林雨桐沒有聽,她帶著和婉從里面退出去了。一出去和婉就興奮了起來,想說什么,但到底沒敢說。
林雨桐看她:“怎么了?”
和婉左右看看,不見有誰靠近,這才道:“皇祖母……這東西厲害!可只怕接下來朝堂不會平靜。”
知道!以仁治天下,這便意味著造殺傷性大的武器有違天和的。
是啊!林雨桐何嘗不知道這一點。火藥是老祖先發明的。早在唐朝末年,火藥就應用于軍事。到宋朝,火器獲得飛速發展,不僅制造規模大,種類多,而且性能提高,從初期的燃燒性火器逐漸發展出霹靂火球、蒺藜火球等爆炸性火器。到南宋晚期,還出現了突火槍、火炮等管型火器。蒙古滅金后,南宋便受到了來自蒙古的巨大威脅,為了加強防御力量,除了采用北宋以來的各種火器之外,還積極研制新型火器。于開慶元年,創造了突火槍。突火槍是世界上第一種發射子彈的槍械,已接近后來的槍炮,它被公認為近代槍炮的鼻祖。
可到如今這么些年過去了,發展為何這般緩慢。說到底,不外乎不重視三個字。當大部分技術進步只是為了滿足貴族的奢侈需求,那便也沒有更多的進步空間了。從根子上來說,方向就偏了。
四爺不現在拿出這個東西也不行,乾隆的有他自己的思維模式,閉關鎖國這一點上,他有他自己的看法。等到真要逐漸實施的時候再去阻止,倒不如如今這般。這些東西不僅能給敵人威懾,同時,也能給坐在皇位上的乾隆壯膽。
是的!乾隆之前是膽怯了,但緊跟著,在學生們的山呼萬歲聲中,那股子傲然不可遏制的溢了出來。皇阿瑪說過,大清如今是天下最富的。而今,有了這一些列的東西,大清也會是最強的。
別國有的,我有。別國沒有的,我也有。
我是誰?我不僅是大清的皇帝,我還將會是個天下的天可汗!
乾隆的出現,讓這個臨時召開的開學典禮推到了。這種興奮,弘歷是因為野望,而下面
站著的,有幾個不是因為跟自身的前程相關,才這么興奮呢?
這里面缺少一種東西,那種東西,或許可以被稱為信仰。
而塑造這種信仰的人,不能是自己。
他站在上面,眼睛落在弘暉身上。弘暉朝四爺點頭,然后實現落在站在上面侃侃而談的弘歷身上,不由的笑了笑,嘴唇翕動,他說了三個字:開局了!
和婉預估著,朝堂該有一翻動靜的。但是沒有,學生還在書院里沒有休沐,而所有的先生,都被乾隆鄭重的下了禁口令。在他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應對之前,這消息誰也不許露出去。
等學生們都去了演武場,還能動的先生們也都跟著去了之后,乾隆才亦步亦趨的跟著四爺往回走,父子里誰也沒說話。筆趣庫
從前面回到后面的院子,和婉正在院子里摘葡萄,一間四爺就笑:“皇祖父,這串能吃了吧?”問完才看見乾隆,“皇阿瑪來了,嘗嘗葡萄吧。今年的葡萄可甜了。”
乾隆呵呵笑,“你可小心摔著了,越發的淘氣了。”想到只她在這邊,和敬還是很少過來,心里就有些嘆氣,她其實希望站在皇額娘身邊的那個人是和敬。這邊想著,就說和婉,“還是不隨額駙回去?”
和婉笑容不變,嘴嘟起來像是被嬌慣的孩子,“我才不要回去!額駙不聽話……皇阿瑪,以后那火銃不要給那不聽話的混蛋!”
乾隆一愣,這話孩子氣……但是意思是對的。
他也笑笑,不輕不重的斥了一句:“胡說!”這才繼續往里面去了,叮囑和婉小心點。
和婉摘了葡萄洗了送進去,里面誰也沒有說話。皇額娘起身出來了,坐在葡萄架下做針線,她就蹲在邊上,隱隱的能聽見里面有說話聲,但是說什么,卻完全聽不清楚。
她感覺的出來,皇上跟皇祖父這邊的氣氛有些微妙。她心里有些焦急,起來蹲下、蹲下起來,幾次三番。
林雨桐被她晃得眼暈,“去把韭菜割了晚半晌包餃子,晚上給永璋幾個送去,怕是突然在外面吃飯,不大習慣。”
和婉只得去割韭菜,秋里的第一茬菜,正是鮮嫩的時候,她蹲在邊上不一會子就把這些割完了,這才發現,割的多了,竟是半筐子都不止。
拿回去的時候林雨桐不由也笑:“擇吧。一根一跟的擇吧,也磨磨你的性子。”
和婉只得坐在邊上,慢慢的干。不大功夫,就聽見里面說話的聲音似乎是高了起來,但也不像是吵起來了。
她的手又停了,不住的朝里看。
好奇心怎么這么強?林雨桐嘆了一聲,“想聽跟我進去聽去……”
啊?和婉卻又不敢動了,老老實實的擇菜。
林雨桐是真進去了,兩人是沒吵,不過弘歷的想法也叫人吃不消,之前懶怠,如今卻想著三五年內,將八旗兵馬裝備一遍。
先不說能不能達到那個程度,也先不管技術水平能不能現在就量產,可你說只裝備滿八旗你是想干什么?
怎么也沒想到
,第一波的分歧是滿漢。
四爺能應他嗎?他也不說給誰裝備是對的,不給誰裝備是錯的,只道:“現在要是能量產,又何苦折騰這么一個書院?”便是要培養新力量,照樣選老八股就是了,何必折騰什么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