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人家手短,吃人家的嘴短,春蘭嫂是樸實的農村婦女,沒有什么大文化,但是這個道理還是懂得的。反正又不費什么事情,就是動動嘴皮子,再就是,她有了自己的菇棚,這樣的喜事誰還不想炫耀炫耀。楊小寶讓她出去說說,正中她的下懷。
建菇棚簡單,關鍵是怎么播菌,怎么上肥,干牛糞和麥稈勾兌的比例,又要發酵多長時間等等問題,這才是學問。當聽說春蘭嫂買下了楊小寶的菇棚,二道村的鄉親們再次炸鍋了,有了趙鐵的事件,他們險些誤會了楊小寶,都不太好意思去單獨找楊小寶談菇棚的事情了。這回,春蘭嫂恰好是最為合適的傳聲筒。
楊小寶“猶豫了又猶豫”,終于是答應了下來,這樣吧!菇棚自建,三千塊錢,楊小寶包技術,而且,楊小寶還負責回收成熟的雙孢菇。
“這事兒靠譜不?”正當村民們舉棋不定的時候,一輛貨車停靠在了趙大力家的大門口,人家是來買雙孢菇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春蘭嫂家的菇棚一到手就邁了四千多。這還是第一潮的,還有第二潮、第三潮、第四潮,想想都夠讓人激動的。隨后,楊小寶又說出了一句讓他們振奮不已的話,可以先簽訂合同,等到雙孢菇賣掉了,再付給他三千塊錢。要是不賺錢,這筆錢他不收了。
僅存的一點點疑慮打消了,就算是逢年過節都沒有這么熱鬧過。從早上到晚上,連續的三天時間,楊小寶住著的倉房房門就沒有關上過,都是來找他簽訂合同的。這下,牛二和趙大力等建筑隊的人又有活干了,建一個塑料薄膜大棚500塊錢,都是現金結帳。這還是從早到晚,忙都忙不過來。
整個二道村都投入到了菇棚的建設中,誰還顧得上去老林子放養牲畜啊?根本就沒有那空閑的勞動力。這就是楊小寶的曲線救國的方針,修自行車的在地上摔酒瓶子或者是丟圖釘,跟這個是一個道理。要是他一開始來到二道村,就嚷嚷著讓村民們不要將牲畜放養山林,那還不被村民們給活活扒皮了不可。這回,他們都忙碌了起來,不用任何人說,他們很自覺地就將牲畜都圈養在了家中。
對于雙孢菇的銷路,楊小寶是一早就跟左子棠簽訂好了協議的。左子棠的生意做得相當大,房地產、餐飲業、超市等等,最少是涉獵了幾十種行業。跟左子棠接觸的越多,楊小寶的眼界就越是寬廣,同時,對左子棠也是越來越佩服。他就像是一盞指路的明燈,指引著楊小寶前進的方向。跟蘆葦手工藝品編織廠一樣,左子棠還是那句話,只要有貨,他就有銷路。不過,價格上要實惠一些,彼此都賺錢這才最是重要。
楊小寶也知道,跟左子棠比起來,他賺的錢是小頭。不過,他也已經很知足了,跟以前的那個土鱉,他簡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有在晚上的時候,會看到楊小寶叼著煙,坐在一邊落寞的身影。他還是忘不掉盧巧巧,失蹤了,還是沒有任何的消息,不知道她現在怎么樣了?
……
“小寶,明天上午十點鐘左右,縣黨委副書記楚澤云、衛生局局長穆守信、環保局局長黃善,縣委宣傳部部長江東樓等人,還有扶寧電視臺、撫寧日報的新聞媒體記者們要去二道村視察工作,你要提前做好準備,千萬別出什么岔子。”
“柳書記,你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
掛斷了電話,柳時元的終于舒展開了眉毛,拿著一根煙放在鼻下聞了聞,卻沒有點燃。在隔壁房間的楊興國卻是暴跳如雷,花了大筆的錢投資建磚廠,又豈是一會兒半會兒就能建好的?再要投入生產,不知道還要多久。許昌友整個人都癟茄子了,每天好像是連魂兒都不在了身上,就這么如同行尸走肉般在林業管理站呆著,是徹底沒救了。誰能想到楊小寶會玩了這么一手狠的,釜底抽薪啊!連給許昌友個翻盤的機會都沒有。
二道村的村民們的精神都投入到了塑料薄膜大棚的建設中,有的人家都已經開始播菌了,哪里還有時間顧得上去放牧?再就是,以楊小寶現在在二道村的聲望,要是不讓他們去放牧,估計他們都會聽的。這人氣,真是氣人吶!
楊興國又氣又恨,陳劍飛去了蘆花村有好幾天了,不知道那邊的情況怎么樣了。就算是蘆葦手工藝品編織廠是沙河鎮的企業,又能怎樣?那是柳時元的功績,不是他的。一提起柳時元,楊興國的腦海中就又閃過那個踩不死的小強!這犢子,還真有兩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