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過來的齊磊,火力全開。
老秦從小趙那里,得知了他的全部思路。
最后也只能感嘆:
這小子越來越妖了,這根本就不是一個人能規劃得出來旳布局。
怎么說呢?拉攏ibm和古歌,看似高光,可其實只是開胃菜,臟到家的其實還在后面呢!
而且,那不僅僅是臟的問題,而是他幾乎利用了所有可以利用的因素,將一些毫不相干的碎片都拼湊了起來,最后結成一張無邊大網。
這么說吧,很多事件和因素和當下根本就八桿子也打不著,任誰也不會想到可以成為致勝的關鍵。
老秦心說,這小子好像又變強了!
……
————————
在搞定ibm和古歌之后,下一個登場的是arm。而且,沃倫并不是像那兩家一樣,只是和齊磊通了氣,開始伺機而動。
沃倫直接出手了,而且是讓鮑爾森怎么也想不通的局面。
……
這里不得不提一提,齊磊之前的一個誤區。
他畢竟不是搞技術出身的,所以天然的認為,依當下的科研水平,很難在智能手機技術上有所突破。
他對科研的認識就出了問題,以為搞科研究,那就是天才的科學家突然靈光一閃,想出一個天才的發明,然后就有了技術突破。
其實這是一個外行的認知,可以說是對也不對。
對的是,單就智能手機所需要的技術來說,有些難題在這個年代確實難以解決,亦攻關困難。
但不對的是,科研并不是天才的想法誕生天才的發明。
更多的時候,其實是需要一位頂級學者的絕對耐心。因為面對未知,他們最高效的方法就是把每一種可能都試一遍,然后從無數次失敗之中找到對的答案。
這就好比,愛迪生發明電燈是一樣的,他在二千多次失敗之中,找到了成功。
大多數科研工作者就是重復著這個過程,不斷的試錯,再試錯!
可問題來了,有些東西,對于一個穿越者來說,那就是一層窗戶紙啊!
你讓齊磊回到愛迪生時代,他一句話就能把老愛同學經歷的那些失敗省略掉。
只要告訴他一個后世的常識性知識:“可以試試惰性氣體加鎢絲!”
同樣的道理,在這個年代同樣適用。
而齊磊也是在海南那幾天,和南老、拜倫等技術人員設計智能的初步架構的時候,才明白的這一點。
起因是齊磊無意中的一句話,卻是讓拜倫的氮化鎵研究起碼節省了三到五年。
齊磊當時說了句,“這玩意別的用處咱沒開發出來,用它做充電頭襯墊,應該沒問題吧?”
一句話就把拜倫弄不會了。
因為,氮化鎵這種新興的高科技材料,別看被搬上科學雜志已經十幾年了。
可是,材料學的研究,其實也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
當一個新材料問世,那么接下來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研究人員要做的就是,就是不停的用各種實驗方法,把它的基礎性能和應用性能全部找出來。
然后再進行下一步,針對某種應用性能進行第二輪的試錯,這就是大海里撈針。
可是對齊磊來說,這僅僅只是通過日常的科普,就能得到的一點碎片化的信息。
齊磊恰恰就知道,后世的快充充電頭,都是用了氮化鎵做為襯墊兒。(他甚至連襯墊是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有這么一個名詞。)
而恰恰就是這么一個信息,等于是讓拜倫開卷考試了,直接知道正確答案,省去了大把試錯的時間。
拜倫本來就料想氮化鎵在充電性能上會有所作為。只不過,他還沒想到襯墊。
“哦,該死的齊!!也許你蒙對了!”
齊磊,“……”
也直到這一刻,齊磊才意識到,他這個掛逼的價值不僅僅局限于引領這個項目,也許他可以從技術層面提供意想不到的支持。
而下一個受益者,就是沃倫,也就是arm公司。
目前,沒有任何一家芯片公司會想到為智能手設計專用芯片。
更不會想到,在個人電腦上,并不算大問題的散熱問題,在智能機上會是致命的。
包括齊磊可以第一時間與沃倫溝通,智能機芯片需要哪些性能,又不需要哪些性能。
沃倫就可以針對齊磊的第一手資料,提供與傳統芯片完全不同的設計思路,哪些指令集可以省略,哪些指令集需要加強。
沃倫僅僅只在中國呆了一個星期,可是從中國得到的收獲,足以讓arm在智能機芯片設計上領先任何一家芯片公司。
而這,又成了齊磊反擊的重要武器。
就在齊磊參觀ibm的第二天,英國arm總部的運營主管,向媒體披露了一個并不引人矚目的消息。
“arm,已經認識到了智能終端設備的前景,已經著手研究專門針對智能手機的芯片指令集。”
“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拿出第一批成果。”
“到2003年末,可以申請近百項專利。”
這消息其實沒什么,齊磊的斯坦福演講的熱度依舊在,不僅僅是arm,全世界都在討論智能終端,已經形成了一股熱潮。
其它的芯片公司也有這方面的設想,只不過,動作沒有arm這么快,底氣也沒有arm這么足。
大家都在這一領域提前布局,也是無可厚非。
身在米國的沃倫提起這件事兒,還對鮑爾森炫耀道,“鮑爾森先生,這趟中國之行,不僅僅是把齊磊拉回談判桌那么簡單。”
“我有幸參加了三石公司的幾場技術討論會,所以對他們的技術策略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這使得智能芯片指令集的項目可以更加貼近三石公司的需求。“
鮑爾森聽罷,很是高興。
“這是好事兒,我的朋友!”
“如果arm真的可以領先硅谷,完成芯片的底層架構,這不但可以讓我們在這場戰爭中占盡優勢,同時也是制約三石公司的有力手段!”
“華盛頓也一定會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
擁有更多卡住三石脖子的殺招,那對米國人來說,當然是樂見其成的。
只不過,鮑爾森認為的這個好消息,卻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arm宣布新的研發方向之后不久,泰晤士報最炙手可熱的明星專欄再次開炮。
羅西奈特莉毫不客氣的,將同樣欣喜的英國人一掌拍進了谷底。
“arm再一次走到了時代的前面。”
“沃倫愛特具有戰略意義的前瞻性,讓arm必然在智能手機時代占盡先機。”
“而也離他原本渴望的與三石公司進行系統設計與芯片設計合并的深度合作夢想,更近了一步。”
“到時,擁有超前芯片設計能力,以及與三石系統高度適配性的arm芯片,必將打敗英特爾、amd、三星這些宿敵。”
“現在,我們幾乎刻意斷,arm…終將偉大!”
“可惜的是,英國在高興什么?你們又在慶幸什么?”
“難道所有人都選擇遺忘了嗎?就在幾個月前,arm已經不再屬于英國!“
“它現在是一家米國公司!!原本屬于英國人的榮耀,已經離我們遠去。”
“更諷刺的是,arm的改換國籍并不是一場公平的商業行為,它是被米國人搶走的!”
“半年前的那一天,是英國人的災難日!”
“半年后的今天,應該慶祝的也不是英國,而是米國強盜!!”
論煽風點火,羅西已經再熟練不過了。
那小作文寫的,情緒極其飽滿,看得本來還挺無所謂的英國人民如喪考妣。
而這個女人更狠毒的是:
在文章的最后,她呼吁,“下議院和首相府的那些親米政客們,也許該醒一醒了!!”
“做為英國公民,我們希望擁有一個強大的盟友,更希望與米國長期友好下去!”
“可是,當我們視之為伙伴、朋友、盟友的那個米國向我們露出了獠牙,偉大的大不列顛聯合王國,是否應該驚醒?”
“我們不是米國人的后花園,更不是他們圈養的牲畜,可以隨意屠宰!”
“英國需要公平!!”
“歐洲需要公平!!”
這就有點不講武德了。
以往,羅西也沒少發小作文,其它的英國媒體也發。
但是,關于arm這件事,大家都有默契,把品評的論都用在了米國人身上,基本對本國的親米政客還算客氣,沒揭老底兒。
可是這回,羅西等于是明著告訴英國民眾,米國人是強盜,而親美的政客則是幫兇!是叛徒!!
這是放大招了。
要知道,羅西在英國可是最炙手可熱的意見領袖。
別說那些理性讀者看后會發現很有道理,無腦粉絲都數不勝數。
在什么時候,顏值即正義,都有愚蠢的擁護者。
這位原本只是在新聞領域知名的美女作家,僅僅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在齊磊的包裝和出謀劃策之下。已經迅速成長為媒體明星!英倫玫瑰!全民偶像!
可以說,她已經是近些年來,除了戴安娜王妃、辣妹組合之外,最炙手可熱的英國女人。
這篇極具煽動性、討論性,又極易引發共鳴的文章,迅速在英倫三島傳播,甚至向整個歐洲輻射。
而更為有趣的是,選舉政治的特性再一次顯現。
羅西罵了親米派,挑起了英國的遮羞布,按說,這不是一個明智的舉動。
可是,卻也等于是給了本土派和反米派可乘之機。
在有人的推波助瀾之下,一波抨擊親米派、批評英國政府不做為的輿論,悄然興起。
這直接導致現任首相的支持率大幅度下滑,已經到了其執政以來的最低點。
要是平時,有這種論,執政者完全可以利用權力把這些噪音壓下去,等到公民選擇遺忘也就風平浪靜了。
可是現在,反對派明顯在推波助瀾,一個羅西已經不重要了,更無法消滅輿論。
對于執政者來說,現在什么都不重要了!
米國爸爸的要求不重要,是不是有人別有用心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滅火,是應對輿論危機,是保住支持率,保住位置。
那么,唯一的應對手段就是“安撫民意”。哪怕做做樣子,對米國bb采取表面強硬的態度。
政府的新聞發人在公開記者會上表示,“英國政府的首要任務就是,保障英國公民和企業的利益。”
“這是永遠也不會改變的堅定信念!”
“對于在arm公司收購案中,涉嫌不正當競爭的問題。“
“英國政府正在考慮,對涉事米國公司采取調查的可能。”
態度是要有的,起碼得安撫民眾。
只不過,會不會調查,就算調查了又能怎么樣,那就要另說了。可能調查個三五年,到時誰還關心這點事兒?
總之,表面強硬還是要有的,其實還是不敢忤逆米國bb。
但是有意思的就在這里,資本政治的博弈什么事都可能發生。
按理來說,如果用中式思維看待這個局面:
站在米國人的角度,肯定是勒令英國人把這事兒壓下去,不會有后面的麻煩。
但問題是,米國也不是鐵板一塊啊!
米國想壓下去,僅僅只是我們認為的一廂情愿罷了。
華爾街掌控米國,他們肯定希望壓下去。
可米國也是分黨派、分陣營的!
都不用直接利益糾葛,只要能搞垮你,只要能影響到選舉,那反對黨就什么都干得出來。
也就是說,有人希望,發生在英國的事情壓不下去。
尤其是……
尤其是,華爾街已經在對硅谷下手,采取制衡手段的消息,在硅谷也已經不是秘密。
誰也不知道是誰把消息公開化的。
總之,那就更加有人希望這事兒越鬧越大了。
要不老秦怎么懷疑齊磊呢?
一個人怎么可能臟到這個地步?
只要讓他進入狀態,那家伙的腦袋就像機器一樣精密,可以把任何因素都設計到他的局里。
精彩的來了!
現在,輪到硅谷的那些大佬們坐不住了。
華爾街想要他們的命,那還不出手等什么?
硅谷所有的公司,幾乎是在很短時間內串聯起來,所有的人脈!所有的資源!所有的資金!
你就說,你用什么吧?
先是比爾蓋茨的微軟、彭明盛的ibm,還有亞馬遜、古歌、雅虎、英特爾等等,幾乎是有點影響力的大佬在同一時間站出來說話。
論調不是為米國辯解,而是站在了道義的至高點。
比爾:“發生在英國的事情,是很糟糕的。”
彭明盛:“某些打著米國資本旗號的強盜,使得米國形象蒙羞!”
“他們破壞了自由貿易的基礎,為這個世界做了一個壞的表率!”
“ibm已經決定和德盛終止一切合作。”
聽聽!
多么正義的辭,都跟圣人似的,好像他們感同身受,和英國人民一樣痛恨。
只可惜,背后的目的是骯臟的。
接下來,三星、索尼、諾基亞這些海外公司,也一一跳出來發表了看法。
“arm收購案,讓整個電子產業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他們擾亂了電子產業的科技氛圍,這是令人遺憾的。“
這些都是硅谷找來站臺的,他們與硅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當然要為硅谷說話?
再然后,更意向不到的場外因素來了,歐洲資本家們坐不住了。
關他們什么事兒呢?
別說,還真關他們的事兒!
之前說,南l盟事件導致歐洲資本出走到哪去了?
中國和米國。
到米國那部分資金都投在哪了?互聯網和it產業。
也就是都投給硅谷了!
現在,華爾街資本要圍剿硅谷,等于是割他們的韭菜,他們能干嗎?
而這些歐洲資本又能影響誰?
當然是歐洲的權力中心,是歐洲政治。
于是,歐洲的政治風向又開始倒戈。
天下苦米久已,包括之前那段時間對輿論對米國的討伐,導致米國很被動,可實際上沒造成多大的傷害。
一直被壓制,這回算是徹底發泄出來了。
短短幾天的時間,arm總部,米國駐英使館,被圍死了,到處都是示威游行的民眾。
再然后,英國總工會,電子工業工會突然宣布,全英的電子工業相關企業開始罷工,聲討米國!
這導致英國執政者在國內外壓力,以及國際輿論的影響下,包括米國本身分歧的因素之下,從假強硬,變成了真強硬。
什么特么米國bb,先保住權力再說吧!
甚至順應民意,喊出了,“把arm還給英國的口號!”
隨后,法國、德國、瑞士等國從媒體到政客似乎找到了久違的團結,一起聲援英國。
熱愛罷工的法國人甚至緊跟老對手的腳步,也搞起了罷工。
只是有點奇葩的是,電子產業的事兒,法國清潔工罷什么工?
身在米國的鮑爾森怎么也沒想明白:
fuck!
為什么一個英國碧池的小作文兒,就能引發這么大的輿論海嘯?
導致華盛頓正在承受巨大的國際輿論壓力,對于德盛惹下的麻煩極其不滿。
鮑爾森心說,那個女人開掛了嗎?她為什么選擇在這樣一個時機跳出來?
好吧,羅西還真開掛了。
她現在受英國民眾的擁戴程度,甚至高過了首相。
……
——————
鮑爾森是不會將這些和齊磊聯系到一起的。
因為,在英國的輿論風暴,對三石公司的談判沒有任何好處。
鮑爾森甚至聽聞齊磊與羅西奈特莉存在曖昧關系,通過文經理想讓齊磊從中斡旋,解決掉那個碧池。
對此,齊磊欣然接受,答應幫助德盛與羅西聊聊。
可是,真的沒給鮑爾森解決羅西的時間,噩耗便一個接一個的傳來。
先是ibm高調宣布:“他們最新研發的服務器架構與算法,將服務器技術整整提升了一代!”
(其實就是從三石拿過來的。)
同時,彭明盛在發布會上被記者問起關于arm,以及三石公司智能機項目的問題。
彭明盛是這樣回答的,“華爾街的做法讓人作嘔,已經威脅到了it產業的未來。”
“ibm正在考慮終止與華爾街在服務器上的服務!”
“讓那些資本大鱷們用電話本去儲存股票信息吧!”
隨后,古歌的安全部門突然發布了,2002年全球軟件系統安全報告。
聲稱,發現了微軟以及盤古系統的重大漏洞,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一旦被黑客利用,將對全球企業級計算機系統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可能引發全球性的金融海嘯。
這套二連,把華爾街打懵了。
先不說鮑爾森嚇沒嚇死,反正米股是嚇的不輕。
暴跌!!
一片慘淡,蔚為壯觀!!
只這一天,不知道有多少華爾街的投資人想跳樓。
鮑爾森徹底亂了方寸,這可是他們的基本盤,已經動搖了根本。
而更麻煩的是,他到現在也沒有找到應對ibm和古歌的方法。
已經氣急敗壞的他,甚至開始埋怨齊磊。
“齊!你的系統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會有重大漏洞?這讓我們替代windows的底氣都沒有。”
對此,齊磊也只能抱歉,“出了這樣的事兒,我也不想看到。”
“不過,系統就是這樣,幾千萬行代碼,難免失有漏洞。”
“況且,我們還是新興系統,很多地方確實不夠完善。”
鮑爾森,“我想你現在應該指揮中國總部,馬上進行補救!”
齊磊,“放心,我們已經在著手補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