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那一天趙匡胤在朝中與趙普等一干文武大臣一邊飲酒一邊談論南邊的戰事。飲酒正酣呢忽地趙匡胤停下酒杯自自語地道:“如今漸轉秋季天氣寒冷朕等在此飲酒說笑而王全斌、張俊卻在蜀地奔波殺敵朕于心何忍?”于是趙匡胤就摘下皮帽、脫下皮衣委派一名使者日夜兼程地給王全斌他們送去說是讓王全斌、張俊“稍御風寒”。一時大宋滿朝文武為之感動。
當然了最感動的還是王全斌。當他從欽差的手里接過皮帽的時候雙眼不覺濕潤了。他跪對欽差道:“請轉告皇上微臣王全斌不徹底蕩平蜀地就決不回朝!”
可能大家會覺得很奇怪只是送了一頂皮帽王全斌至于這么激動嗎?其實這皮帽里面大有學問。皮帽何也?戴于人也。也就是說趙匡胤此次送皮帽給王全斌實際上是表彰他的戰績確定他在軍中的統帥地位。
欽差走了王全斌鄭重地戴上了皮帽。而張俊也穿上了皮衣他小心翼翼地打開密旨來看趙匡胤在圣旨上再三囑咐張俊要他千萬要把花蕊夫人毫無傷地帶回汴京而且特別強調了“毫無傷”。
張俊絕不敢怠慢皇上的密旨他決定要先回成都守護住花蕊夫人因為這劍門一破宋軍就能長驅直入直逼成都到時兵荒馬亂要想再來保護花蕊夫人可就難了。而且他還很怕一件事情的生憑著花蕊夫人的性格若成都被攻陷她極有可能以身殉國。所以他得先回去保護好花蕊夫人萬一要遲了讓這美人受到半點傷害這個罪張俊可擔當不起。
張俊向王全斌道:“王大哥我奉皇上旨意要先進成都一趟。”
王全斌當然不敢過問皇上密旨的內容他只是皺眉道:“兄弟現在蜀軍在劍門把守得如此嚴密你怎么進去?”
張俊笑道:“這個大哥可以放心小弟自有辦法!”王全斌不知道張俊身懷花蕊夫人給的令牌。
王全斌道:“那好兄弟咱們成都見!”
“好!成都見!”
……
前去劍門一帶偵察的人回來了說是王昭遠率七八千蜀軍在劍門防范得很嚴如果從正面強攻必然招致重大傷亡。偵察的人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蜀軍只要從上面滾下來一塊大石頭恐就得砸死十幾個宋軍。
崔彥進有些不敢相信王全斌道:“我相信!張暉帶回去的那些圖紙我仔仔細細地研究過。”
王仁贍道:“我想起來了張暉在此之前曾問過叫牟進的降兵那牟進告訴張暉說是一條小道可以繞到劍門之后……”
王全斌大喜連忙問道:“那牟進何在?”
王仁贍回道:“牟進已反正歸宋現在張暉的手下。”
王全斌立即召來牟進和張暉。牟進告訴王全斌:從益州向南走二十里渡過嘉陵江再翻過幾座大山便可尋得一條叫來蘇的狹路走過狹路就是青強店就是官道了就可繞到劍門的背后了。
王全斌仰天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
……
張俊因為有令牌在身所以很順利就通過了各個關卡。張俊回到宮中馬上去見花蕊夫人宮女告知張俊說:“皇上病重花妃娘娘正在廣仁宮伺候皇上。”
張俊立馬去了廣仁宮。
張俊以花蕊夫人貼身太監的身份進了廣仁宮他當然不敢直面花蕊夫人進得宮后他便找到一個大殿柱子把自己躲藏起來暗地里細細觀察。
只見孟昶病臥在龍榻之上他模樣張俊不能很清楚地看到但從他說話無力的聲音可以斷定孟昶病得不輕。龍榻旁坐著花蕊夫人旁邊還站有一人那便是太子孟玄吉。
只聽孟玄吉道:“父皇不論你怎么勸我都不會去的了。”
孟昶咳嗽著怒道:“你敢!這……這是……圣旨你敢抗命不成?”
“父皇兒臣根本不會打仗你叫兒臣去不是送死嗎?還沒見過有你這樣做父親的硬要把自己的兒子往火坑里推。”
“你……你說什么!你這個逆畜……”孟昶話還未說完又劇烈地咳嗽起來。
花蕊夫人道:“殿下你就聽皇上的話領兵出征吧別再惹皇上生氣了。”
孟玄吉大聲道:“我們父子談話幾時輪到你插嘴了!”
花蕊夫人被孟玄吉這么一說眼睛頓時紅了低聲抽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