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人!”趙普突然亮了嗓子把曹彬嚇了一跳把趙匡胤也嚇得打了一個機靈。就見趙普沖著曹彬吹胡子瞪眼睛道:“皇上是問你先在這個仗還能不能再打下去了你為何岔開話題訴說當初攻蜀之事來?蜀兵在南漢匪在北二者如何能一樣?這么簡單的道理皇上難道也不懂嗎?”
若是平日趙普這般沖著曹彬火曹彬肯定會大驚失色。但此番不然因為曹彬早就知道趙普曾經勸過皇上撤軍之事。同時曹彬還知道皇上已有撤軍之意只是不便明說而趙普正是想借他曹彬的嘴來給皇上下令撤軍鋪下個臺階。
所以曹彬就做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對趙普賠笑道:“宰相大人批評的是……曹彬一時緊張說話跑題了……”
而趙匡胤聽了趙普的話后心里卻很不是滋味。那“這么簡單的道理”一句豈不是在諷刺他嗎?虧得趙匡胤大度不僅沒有對趙普怎么樣還擠出一絲笑容朝著曹彬道:“愛卿休要緊張。宰相有些性急說出一點重話來也在所難免。你且歇歇氣然后慢慢告訴朕在你看來這仗還能不能再打下去了?”
曹彬說了實話:“皇上依臣微見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且臣以為早一點撤軍就少一點損失……”
說完曹彬暗暗地注視著皇上的臉卻見趙匡胤轉向趙普道:“宰相你以為曹愛卿所如何啊?”
趙匡胤這是明知故問了。趙普回答得也很得體:“稟皇上臣以為曹大人所十分地精當!”
“那好吧!”趙匡胤忙道“就依曹愛卿所待大雨一停就立刻班師回朝!”
趙匡胤終于做出了撤軍的決定。只不過這決定的產生似乎來源于曹彬的建議而與趙普無直接關系。在這種時候趙匡胤還暗暗地與趙普較勁兒也著實耐人尋味。
說來也有些奇怪趙匡胤剛一作出撤軍的決定綿綿的大雨就漸漸地停了。以至于趙匡胤都有些納悶起來:“如果我早一點決定撤軍那大雨是不是早就停了?”
雖然已經決定撤軍但也得有條不紊地進行。傷兵很多患病者更多還有那么多的軍需糧草。所以趙匡胤就令李繼勛和黨進帶傷病者及軍需糧草先行南下又命趙贊率一支部隊將太原以南的一萬多戶北漢百姓強行遷至河南、山東等地以此來削弱北漢的實力。而趙匡胤自己則與趙普、曹彬等人一道領一支萬余人的宋軍殿后掩護。
曹彬本是勸趙匡胤隨立繼勛和黨進一同先行南歸的趙匡胤卻道:“大宋官兵為朕拋頭顱灑熱血最終卻無功而返朕如何還能先行南撤?朕雖然不能與他們一般浴血疆場但總可以同你一起為他們斷后吧?”
不難聽出趙匡胤對此次北伐多少有了些悔意。曹彬無奈只好又去勸趙普與李繼勛等人先走。趙普勃然作色道:“曹大人皇上斷后趙普若先走此為不忠。趙普與曹大人本是兄弟小說整理布于如果趙普棄曹大人而先行南下此乃不義。曹大人又何必陷趙普于不忠不義之地?”
這樣一來曹彬就只要與皇上和宰相同行了。沒承想趙匡胤和趙普差一點就被北漢軍隊捉了去。
那是一個還算晴朗的日子趙匡胤、趙普和曹彬率萬余宋軍開始從太原南郊撤退了。雖無雨也無風但因為道路太過泥濘行走實在不便所以趙匡胤等人緊走慢走了一整天也只不過走五十多里。
天黑的時候殿后的宋軍走到了汾河東岸的一個叫小店的村莊(太原以南約五十里處)。雖然一天沒跑多少路但宋軍卻也是人困馬乏。趙匡胤對曹彬吩咐道:“官兵們也都累了。就在此地歇息一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