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九觀音誕,林如海閑來無事,打算抱著黛玉出門去逛廟會。唐氏前幾日著了風,有些咳嗽,樂得將黛玉交給兒子。只是擔心廟會上人多眼雜,孩子小,萬一被嚇著了就不好了。
林如海笑著安慰母親,“哪里就這樣膽小了,兒子點了好幾個人跟著,一路護著便好。再者有菩薩保佑,還能沖撞了不成。玉兒整日窩在院子里,想必也是無趣的很。今日難得兒子有空,又適逢觀音誕,出去走走也不打緊。”
黛玉也不知道父親在說什么,只是一味的拍手附和。
唐氏笑著擺擺手,“罷喲,顯見的你們父女情深,我也不做這個惡人了。只是千萬小心著點,別讓玉兒受了委屈,我可是不依的。”
林如海一把將黛玉抱進懷里,讓她坐在胳膊上,復又向唐氏保證,“母親放心,兒子這就去了。”
唐氏趕緊讓他出去,及至他們走到門口,又囑咐了一句,“哎,記得帶上衣服、披風,天涼了,別讓孩子凍著。”
林如海笑著應是,立刻吩咐奶媽去把一應東西準備好,交給身邊的小廝。
黛玉坐在父親的胳膊上,朝祖母看了一會兒,像是知道有一陣要見不到祖母了,揮著小手作別。待出了院門,又興奮的摟住父親的脖子,一疊聲的叫著“爹爹,爹爹”。
林如海手下一托,笑道,“可是知道要出去玩,高興成這樣。今日爹爹帶你去見見世面,好不好?”
黛玉似懂非懂,卻仍是應和著,“好,好。”
林如海哈哈大笑,瞧乖女兒這樣子,怕是被賣了還說好呢。從前也不知怎么的身子弱成那樣,一歲多的年紀就要見天的喝藥,稍一被風吹便要咳嗽發熱,哪里敢讓她玩兒什么。如今倒好,自會走路以來成天就愛滿地跑。母親有時候還擔心黛玉長大了會不會不夠端莊嫻靜,他倒是樂見的。性子活潑些也沒什么不好,身體安泰才最重要。
揚州歷來是繁華之地,商賈云集,城中大街小巷之中,攤販商戶,數不勝數。雖說是觀音誕,林如海也不想去廟里擠人潮,何況還帶著黛玉。倒是一些街頭小販,趁著這個機會都把攤子設在廟宇之旁。雖是一些粗糙的小玩意兒,倒也有那些精巧有趣的。因此林如海抱著黛玉,帶著五六個隨從,一路沿街看熱鬧。
黛玉頭一回見這些花花綠綠的東西,直看得目不暇接。風車、陀螺、陶瓷、剪紙、大阿福、泥人、各類竹編玩意兒,也有黛玉曾玩兒過的布老虎,九連環等物。黛玉原還有些拘泥,不敢在父親面前造次。待如海給她買了些物什之后,就伸著手一路指點,幾乎要把那些沒見過的都帶回家去。林如海渾不在意,這些小玩意多半也是給孩子玩的,又不值幾個錢,玉兒高興才最重要。
逛了一個多時辰,雖說已經是九月里了,只是黛玉穿得厚實,一時激動之下便出了汗。林如海怕她悶壞了,將外頭的大衣裳解開了兩顆扣子,又拿干凈的帕子替她擦了汗。黛玉許是有些累了,趴在林如海的肩頭,隨他動作。
林如海見她興致不高,再往前走也無甚新奇之物,便轉而去逛幾家常去的店鋪。林如海一生所好不多,茶、瓷、書畫,三樣而已。唐氏出于杭州,嫁入林家之時,陪嫁中便有杭州梅家塢的茶園一座。林家每年所用的茶葉,大半都是出自這座茶園。還有幾家鋪子,米糧、藥鋪、古玩、釵環、當鋪等等,不一而足。原是唐老太爺當日怕掌上明珠受委屈,因此嫁妝塞得滿滿當當。又顧慮到在京城太過招惹人眼,便沒有把鋪子遷到京城里去。林如海之父覺得頗為有理,此后置辦的田地莊子鋪子之類,也大多在姑蘇維揚一帶,卻是為了子孫后代所慮。林如海高中之后,老侯爺沒了擔憂,又見他不愛理這些俗物,便在去世前將一切家當交代給唐氏。唐氏看不上賈敏,再者這是林家所有的家底,自然不能立刻交給她,便自己管著,只是把這些都跟兒子說明白了。林如海自然沒有什么意見,他明白自己這些喜好若是沒有銀錢支撐,哪一個都玩兒不起來,因此從來不像有些人那樣宣揚黃白之物最是俗氣等等話語。只是若真要讓他去管這些,他自認為沒有那個能力。
自來揚州后,林如海去過幾次自家的鋪子,揚州城內林家只有一家布店并一家書齋。因想到鋪子可以掩人耳目,便命人多置辦了幾家鋪子。自然是按著自己的喜好,弄了幾家,只是低調的很,誰也不知道大東家是哪位。
前幾日林升倒是跟他提起過,當鋪里收到了一件寶貝,掌柜的有些拿不準。林如海原本打算即刻去看看,只是一時忙忘了,今日正好順便。
一路晃到當鋪,黛玉早已趴在肩頭睡熟了,林如海干脆就抱著她進了內室,讓掌柜的將東西拿來。
那是一尊鈞窯玫瑰紫釉長方花盆,高四寸半,口縱六寸,橫五寸,足縱四寸,橫三寸。通體施天青色和玫瑰紫色釉。釉面呈現“蚯蚓走泥紋”。此花盆雖小,但胎體厚重,釉色典雅潤澤,邊角利用微曲的弧線作過渡,一看便知來歷不凡。此等工藝,除了皇家御用之物,再無他人敢用的。
林如海將掌柜的叫來,細細問了,“來典當之人,你可認得?”
掌柜的低聲回道,“小人認得,乃是城外的一個莊稼漢子,最實誠不過的人。小人知他家世代務農,必定拿不出這樣的珍品,因此多問了幾句。卻原來,他家附近有一個庵堂,他女人常去庵堂里幫個忙貼補些家用。去歲那庵堂里來了一老一小兩個尼姑,說是云游到此,卻帶了滿滿當當的行李。他女人去幫著收拾廂房,見這花盆好看便動了兩下。她回家時那小尼姑便叫人把這花盆送了與她。今次他老母病重,要銀錢看病抓藥,家里無甚余錢,便想著典當些東西。見這花盆有些精致,又無甚大用處,便送了來。”
林如海細聽之下不免詫異,一個小尼姑,不說能有如此貴重的東西,竟還隨手送人?真真是了不得。“那此物,是真是假,你可辨得出來?”
掌柜的忖了忖,“不是小老兒夸口,入這行二十多年了,眼力還是有一些的,確是真品無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