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王笑道:“本王也就是隨口一問,說的哪里有問題,你盡管指出來,怎么還吞吞吐吐的?”
李敬軒這才放心道:
“王爺所固然高見,但也有不太妥當的地方。首先,人物是無關輕重還是有關輕重,蠻人未必能分辨準確。戰場上混亂一起,任何事都可能發生,萬一王揚扮讓士卒呢?萬一王揖混在仆役中僥幸沖出來呢?再加上蠻人疏懶,說不定想反正要留活口,所以有人逃走也不窮追,最后反倒放走了關鍵人物。與其不清不楚地讓他們放掉幾個,不如要求一百二十八顆人頭,一顆不能少。
其次、永寧蠻不知這是我朝使臣,只是以為這是王爺政敵派來,和汶陽蠻別開貿易的。雖然事先說了,他們可能會假冒欽使,但要保證玄機不露,最好就是永寧蠻一見使團面,便以雷霆之勢,出重手全部剿殺。如果下手還留著分寸,弄出幾個活口,再機緣湊巧,聽了幾個活口的分辨之,繼而起了疑心,那就得不償失了。”
巴東王點頭:“有道理,你繼續。”
“是。這九十里之中,有三處必經之路,其中最險峻的有兩處,一是瘴潭陂。入陂先要過索橋,過橋后道狹五尺,泥濘不易行,行一里半,道右有一蘆葦地,廣二里,縱三里,葦甚高,密若束矢,可供藏兵。若在此伏擊,只需等使團過橋后,便斷了索橋,然后伏兵殺出,他們便逃無可逃。
二是魚腹峪。全峪長三里,呈魚腹形,入出口皆寬三丈,越向里越窄,三百步外,兩壁夾峙,最窄處僅容車駕。中間地大,雖有幾個石柱,卻無法藏兵,兩側高不可攀,亦不能設伏。不過全谷只有一北一南兩個入口,堵住之后,使團插翅難飛。
此二者乃兵法所謂“天牢”、“天羅”之地也。
第三處名曰虎頭路口,沒有前兩處那么險要,向北是山路窄道,向南是森林,西是山地高坡,東是灘涂沮水......”
一粒紅豆在李敬軒一拂之下,墜入象征沮水的藍色綢帶中。
......
一顆煮得軟糯的紅豆被瓷藍湯匙舀起,送入王揚口中。
王揚細細品嘗著,眼中看著地圖,耳中聽著封一陵的說話:
“......使團由南向北,先過森林,至虎頭路口。再往前行五里,便是汶陽峽了。這是最后一個必經之路,現在問題在于,如果真有伏兵,他們會選擇在哪里動手?”
柳惔道:“如果真有伏兵的話......”他停頓了一下,看了王揚一眼,然后說道:“不是瘴潭陂,便是魚腹峪。”
王揚把最后一點茯苓羹吃完,放下碗,指尖在案上輕叩三下,說道:“都不是。”
封一陵看向王揚,柳惔眉頭一皺,正要開口,卻見王揚已伸手點在地圖上:
“兵法云:‘凡地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天牢者,葭葦深廣,可牢破軍之地,此瘴潭陂也。天羅者,山澗迫狹,可羅絕兵之地,此魚腹峪也。
然險非定險,形無恒形,地之險者,或能有利藪;形之絕處,亦未必不藏生機。瘴陂雖死地,然蘆葦伏兵處卻懼火攻,若得風向,乘風縱焰,一燒敵兵,二借火煙突走,泥淖陷足,不光限我,亦能限敵,此所謂死地可走。
峪谷雖絕,內則口細,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象,車馬尸石,皆可塞路,便于據守,伏兵雖能封鎖外谷,入內則無法展開,不利速戰。彼既偷襲,恐為人所知,引來援兵,豈敢久持?此所謂絕地可戰。
故而此二地雖然看似險要,但若讓伏擊之地,都不足懼。唯有這第三處,虎頭路口,看起來無前兩者之險,然后西高地可屯兵,遠見敵勢,近則下俯,此所謂‘視生處高’也。到時北邊小道用石木一堵,南面林中以一軍絕后,東面是沮水,四圍皆絕,此乃真死絕地也!要是敵于前兩處設伏當然好。可料敵不應于易而應于難。更何況,這次設伏之人,絕非不通兵事者。”
王揚手掌一按,落于地圖虎頭路口之上,緩緩抬眸,沉聲道:
“所以,敵伏之地,必是虎頭!”
......
李敬軒的手掌從虎頭路口上緩緩拿開,指尖還沾著幾顆米粒,他向地上隨意一抖,米粒簌簌滾落,悄無聲息,目帶殺意道:
“此處地勢雖平,卻是真正的天羅地網,牢不可解......”
......
“能解!”王揚眼神如劍,雙指并攏,點向沮水,向柳惔道:“你是汶陽太守,郡司馬也是你家舊部,你派一支小隊,輕舟小船,帶弓弩手,溯沮水而上,來虎頭灘接應。”
——————
終于到五一了!爽!首先祝各位小伙伴五一快樂!!!慶祝!!跳個扭扭舞!還要配you
never
can
tell!
其次說兩個事。第一是書名。這本書一開始就叫《冒姓瑯琊》,后來書名測試時設置五個書名一起在推薦中顯示,結果最受歡迎的是《關于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點擊率遠遠高于其他書名包括《冒姓瑯琊》,不過系統很智能,最開始點擊的書名都不會變,就是如果根據《冒姓瑯琊》這個書名點進來的,那一直就是冒姓瑯琊,是根據南朝貴公子進來的,就一直是南朝貴公子,但我后臺的書名始終是《冒姓瑯琊》,設置的口碑書名(正式書名)也是《冒姓瑯琊》。后來系統又起了不通的名字推薦,什么絕世瑯琊、南朝博士什么的,多到我自已都不知道一共有多少,名字也不是我取的,好在不管是哪個書名,搜進來都是這本書。第二是五一的更新。1、2停,3號更,然后5號更,然后五一居然就結束了!悠悠蒼天,不忍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