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銅鑼的畫面顯然是吳婆子自個兒瞎想的,等到了那天她才知道,報喜的差爺是騎快馬從縣里來,穿過鎮子,進村之后就攔下鄉親問路。鄉親給指了個方向,正想問差爺是為啥事來?人已經走了。
他們趕緊扔了手邊的事情跟上去,到衛家門前的時候已經圍了三三兩兩來看熱鬧的,后來的問咋回事?
“你看了還不明白?”
“中了!衛三郎中了!中舉了!官差老爺說整個松陽縣只他一人考上,以后人就不是秀才公,他是舉人老爺了!”
這時候舉人老爺正同官差寒暄,說好之后官差準備趁早騎馬回縣里復命,被衛成他娘塞了一手的賞錢。吳氏難得大方,沒拿銅錢出來磕摻人,她給來報喜的塞了個小銀錠子,讓人家拿去吃酒。
在衙門當差就沒有窮的,即便如此,得了賞錢也還是高興,過來報喜的官差對著吳氏一陣點頭哈腰又奉承了她好幾句,喊她都是喊舉人娘。
鄉下人見著官差老爺都要夾著尾巴走路,幾時見過他們沖人點頭哈腰。
這場面給了底下看熱鬧的極大沖擊,哪怕官差騎馬走得沒影了,還有人恍惚著。
有反應快的聽說之后立刻回家提了肥雞來,給舉人道喜,這個動靜驚醒了那些恍恍惚惚還絕得自己是不是在做夢的人。這些人也紛紛拱手道喜,還不忘記使眼色給旁邊的兒子媳婦這些,讓他們回去綁個雞鴨,拿糖,拿肉。
包括衛成在內,幾人都讓來道喜的鄉親們圍起來了,姜蜜還記得之前的安排:“該點爆竹了!娘!點爆竹!”
“還是媳婦記性好,我差點忘了還有爆竹!”
吳婆子招呼自家男人點去,讓他炸響一點,讓前后幾個村的都聽見!衛父去燃爆竹,姜蜜怕動靜太大嚇著硯臺,提前帶他躲進屋里去了,還給捂了耳朵。
衛成就沒得躲,他被村里人圍了兩圈,不是在問當了舉人有些什么好處,就是讓他發達了別忘記鄉親們,多多提攜大家。
大叔公那邊很快也過來了,過來就說了好幾聲好!
“當初你家貧,你爹為了送你去鎮上學塾求到我跟前,請我幫忙。他那些年為你低了很多頭,苦心總算沒白費,三郎你現在出息了可得好生孝順爹娘。你爹苦,他跟你娘兩個要拉拔你們三兄弟長大不容易。”
衛成親自去搬了條凳來請大叔公坐,又給他老人家端了茶。
才答復說不敢忘記父母生養大恩,定會好好孝順。又說不敢忘記大叔公恩情,日后定要報答。
“好!真好啊!我們后山村隔些年總能有個秀才,舉人卻從未有過。今天之前沒幾個人信你能考上,可你就是爭氣,你考上了!三郎你不光給你爹娘長了臉,也給我們老衛家長了臉!咱家傳承這么多年,從沒出過當官的,現在就要有了!”
“都說讀書白瞎錢,看看!這還叫白瞎錢?!”
“要我說三郎就是個好榜樣,只要家里有那條件的都送兒孫去學幾個字,沒那天分學幾個字不怕被人蒙,有那天分沒準也能考上秀才考上舉人!鄉親們說是不是?”
……
這種話,以前聽著像放屁,誰不知道考上舉人就發達了?可是這么多年村里有一個人考上嗎?
舉人考試三年一屆,每屆只取一百人,能考上他學問得有多好?
鄉下人隨便讀讀憑什么比城里人強?
話都是這么說,今兒個衛成卻站了出來,這屆整個松陽縣只有一人中舉,就是他!他生長在后山村,全家泥腿子,沒什么手藝光靠幾畝地過活。他爹娘都不識字,兩個哥哥也是蠢笨老實的莊稼漢,沒誰能幫他,他也沒有名師提點。早先在村學讀了兩年,跟著就去了鎮上,二十出頭考上一等秀才去了府城,才過了兩年就中舉了!
往常任你怎么說讀書好,村里人都聽不進去。
今兒個他們震驚了。
鄉下泥腿子也能走科舉路,還能當上舉人老爺,二十五不到的舉人老爺!太讓人羨慕了!
男人們還穩得住些,村里那些婆娘才要瘋了。
羨慕吳婆子命好能生出這么有本事的兒子,又佩服她能咬牙把衛成給供出來,換做其他人,沒準早放棄了,他早幾年多倒霉啊。如果說對吳婆子還是羨慕,那對姜蜜就是直白的嫉妒。
兩年前她還是前山村一個在后娘手里討生活連親事都說不好的可憐兒。
她嫁了個霉運罩頂的窮書生,轉身就成了舉人娘子。
……
村里頭嫁人的沒嫁人的都嫉妒她,嫉妒得最狠還是隔壁大嫂。聽說老三中舉陳氏就跟被雷劈過一樣呆愣在原地,等她回過神,看到的就是人群里風光八面的婆婆以及炸完爆竹之后才重新走到檐下抱著兒子滿臉喜意的弟妹姜氏。
同樣嫁給衛家男人。
衛大郎和衛三郎是親兄弟。
自己還是個屋前屋后做不完事的村婦,姜氏呢?她已經成舉人娘子了。
所有人都在給老三道喜,衛家門前別提多熱鬧,陳氏卻感覺不到,她心里空蕩蕩的,不知道該怎么接受這種事情。
婆婆成了舉人娘,弟妹成了舉人娘子。
她呢?他是鄉下泥腿子的婆娘,非要和舉人老爺扯上關系的話也就是拎不清鬧了分家的舉人大嫂……舉人大嫂能頂什么事?
陳氏轉頭想找自家男人,發現他在人群里頭,高興得好像自己中舉似的。
陳氏更氣了,又想找兒子毛蛋。
毛蛋同樣在院壩上,拿著個糖塊在吃吃吃。
氣人!真氣死人了!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v=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