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下次旬假再約,結果也沒約上。
因長時間勤于政務,且還要為后宮妃嬪爭來斗去煩心,皇帝感覺身體疲乏,一時興起準備去溫泉行宮小住。溫泉行宮其實就在京郊外,乘馬車過去也不過只需半日,皇帝想小住幾天,安排好朝事之后,又點了兩位妃嬪隨行,還從翰林院挑了幾個他看得順眼的帶上。
甭管南巡北巡……但凡皇帝出宮都會帶翰林官。溯其緣由,一要人記錄帝王起居,二要人伺候筆墨代寫圣旨,三要人作詩詞文章助興。
至于說帶誰,也是看皇帝的喜好以及掌院的安排,并不一定非從官銜高的里頭選。
像這回,衛成就被點中了。不光他,和他同年選進翰林院的統共去了三個。乍一聽說能隨駕去行宮,衛成興奮,等興奮勁兒過了就犯起愁。要出去這么多日,耽誤了硯臺的學習大業,那皮孩兒又該惱他。
這天的晚飯桌上,姜蜜在給硯臺夾菜,硯臺拿勺子舀著吃,吳氏想起還有兩天就是旬假,問兒子媳婦想吃點啥,她好安排。姜蜜說不挑嘴,有啥吃啥。
“那我去買扇排骨,摻黃豆燉個湯,你雙身子要補補。”
“也吃不完一扇啊。”
“這都冬天了,京城又冷,放得住,買一扇我們多吃兩回。”吳氏盤算著燉個排骨湯,再給三媳婦蒸個蛋,她就有的吃了,“老頭子你們呢?想吃點兒啥就說,自家人還客氣?不是說那兩個舉人也要過來找老三吃酒,我得多張羅幾個菜,讓人家有點吃頭,分量少了誰敢下筷子?”
衛父這輩子什么苦都吃過,現在的日子他就感覺很順心,你問他愛吃啥想吃啥,他說不上,非要說只要有油水就很好。這個時候,衛成把筷子放下了,他說不用忙活。
“我不張羅好人來了喝西北風,不是丟你的臉?”
“娘你聽我說完,我那天一早要出門,待不了客。正想抽個時間往郭兄他們賃的院子去一趟,打聲招呼。”
三人同時朝他看來,還是姜蜜問的:“出門?去哪兒啊?要準備啥?”
衛成回看向她:“可能要出去三五七天不定,得帶兩身衣裳。”
姜蜜他們還以為是上峰設宴請到他不好缺席必須得去,一聽這話,不像:“是為朝廷辦差?可你們翰林院不就是編書之類的,怎的還要出門?”
衛成這才把經過說出來,說皇上要去溫泉行宮小住幾日,選了幾位翰林官陪同,他在其中。
吳婆子晃了一下,差點沒坐穩。
“陪陪陪皇上出門?!去去去溫泉行宮?溫泉行宮在哪兒啊?要走多遠?”
“倒是不遠,當天就能走個來回,不過皇上每回過去都會住幾天,總不能費這么大勁出去就泡一次。”
“泡溫泉不帶娘娘帶你們去干啥?”
衛成:……
“娘娘也去,我們去寫詩詞文章給皇上看。”
這么說家里人就聽懂了,姜蜜最先露了笑臉,說:“是好事情啊,我吃好去給相公收拾。”
“別操心了,也帶不了多少東西,我自己來吧。”
吳氏笑了兩聲,想起來扭頭看向衛父:“前次郭舉人他們過來留了地址,老頭子你閑,明兒個你轉悠過去同那邊說一聲,說這旬老三沒空,吃酒要改個時候。”
衛父剛夾了塊肉,聽到這話把肉放碗里,點頭說知道了。
這個時候,拿勺兒吃得噴香一直沒吭聲的硯臺有動靜了,他拿小眼神瞅著衛成,問:“你出去了誰教我讀書?”
“跟你娘復習,等爹回來再接著教。”
聽到這話,包子臉就皺起來:“還說讀書貴在勤……”
衛成頭疼,讓他有什么想法接著說,說完。
“你耽誤我讀書不補償我?”
衛成問他想要什么補償,他說想跟娘睡覺:“你出去了我要跟娘睡!”
“都三歲半了你該自己睡。”
“我還小。”
“能說出這話你就不小了……”正常的三歲半能套路親爹?他為達目的繞了一大圈,衛成真沒見過這么精的娃。
硯臺委屈極了,拿勺子在碗里戳戳戳,一邊戳一邊小聲嘟噥,說他爹占著茅坑不拉屎。
別人沒聽清,坐他旁邊的姜蜜和吳婆子聽清了。
姜蜜捏上他肥臉蛋,他可憐巴巴問:“娘干嘛呀?”
“你擱哪兒撿的這話?娘怎么就成茅坑了?”
硯臺一呆,想想好像說錯話了,準備補救,他娘一撒手,背過身委屈起來。她捂著臉,幾個大人一眼就看出這是在假哭,硯臺卻急上火,不住喊娘,邊喊邊認錯。
姜蜜還是沒理他,他嘴一癟,抽噎起來了。
“這下好了,把你兒子惹哭了吧……”吳氏先橫了姜蜜一眼,然后拿出手帕來給硯臺抹眼淚,讓他別哭了,說他娘假哭騙人的,“乖孫子誒,你可長點心吧,少撿這種話回來。”
硯臺睜著一雙眼水濛濛看著他奶,沒明白。
吳氏給他把淚珠子擦干凈了,才說體面人不講這話,讓別跟人瞎學。
“哦。”
“哦什么哦?記住沒有?”
“記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