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老頭也氣,又心疼老三付出那么多心血,再一想那送回去本來能造福全家,他們賣得容易,上哪兒找第二套來?
二老就算對兩個兒子再不滿意,心里總還是盼著孫子輩能有點出息。之前衛成拿出那套書來二老很高興的,總嘀咕說送回去他們可得好生使用,不說進士出身,以后能出兩個舉人就好了。
盼了一段時間的回信就盼來這么個東西。
哪怕聽說家里又添了丁他也高興不起來,衛老頭氣得狠了,攥著椅子扶手說只恨那兩個混賬沒在他面前,否則非得抄著扁擔抽他們。
敗家子!真是敗家子!
吳婆子也呸了一口:“還怪跑腿的誆了他,這么好的東西我要是跑腿的,看你不識貨我也敢開口,買回去造福全家憑什么不干?嫌人家出價低,覺得賣虧了?出價高它就能賣?人家出一千兩一萬兩他也不該賣!他憑什么賣!人家跑腿兒的都知道三郎做的注解值錢,他倆倒是眼光高,信上都寫了送回去的是什么東西,他一點兒也看不上!”
姜蜜從男人開始讀信就沒說話,這會兒才勸了一句,請公婆不要動怒。
“我倒是不想動怒,這兩混賬太氣人!”
姜蜜也心疼,眼下最要緊卻不是心疼那些東西,總得先把人勸好了,總不能氣壞身體。她眼看沒轍,轉頭看向衛成。衛成抿了抿唇,說:“賣就賣了吧,那東西放咱們家里的確是舊書一摞。原先是想著等硯臺把字學全了,拿給他用正好,結果他記性好,平常聽我講一遍都能記住,估摸他用不上了我才拿出來。并不是特地為侄兒做的,本身也沒有很多心意。不怕爹娘多心,送這個回去我本來做的是兩方面打算,一來親戚之中有聰明能讀書的,拿著的確能事半功倍;二來我在京城當著官,并且深受皇上倚重,讓人家看來都說我發達了,哪怕兄弟分了家,我也該拉拔一把。會這么想是人之常情,我若沒任何表示鐵定遭人詬病,送書同樣有這方面考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直接給錢哪里是個頭,不若教他本事讓他自個兒去掙錢,初衷就在這里。”
對衛成來說,是為自己順便為兄弟,兄弟不領情,那他兩條目的好歹也達成了一條。
人人都覺得你發達之后應該想著兄弟,你不想就有人非議你,甚至撿著難聽的話往外傳,壞你名聲,斷你前程。
他送完那一套書,這些人就再沒有可以拿來做文章的東西。
讓衛成看來,他存著提攜之心,卻不純粹是想提攜侄兒,既如此就用不著那么氣憤。誰說書白送了?沒白送,這不給自家省了許多麻煩?
讀完這封信,他心里感慨也是有的。
衛成不清楚毛蛋和登科現在是什么樣子,前者許多年沒見,后者從沒見過……哪怕沒看見,從這回的事也能窺得一二,他倆科舉入仕的機會著實渺茫。
算算毛蛋得有十來歲,讀書都好幾年,還不知愛惜,試想哪有讀書人由著家里拿書去換錢的?
看硯臺,有個沙盤都當寶貝供著。
衛成說了那一段,他爹嘆了口氣,他娘的火氣也稍稍降下一些,只是一些。
“誰不是先想自己后想別人?做一件事初衷為自己這沒錯,同時能想到提攜侄兒你心意就已經盡到了。這世道,最最金貴就是書,比書還金貴的是翰林注解,這點連我這糟老婆子都知道。他不去想,聽說能換錢就把什么都拋到腦后,過后才來后悔,悔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