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1908遠東狂人 > 第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下)

            第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下)

            不止蔭昌,這黑屋里的許多人一樣聆在聽那兩個哨兵的談話,一些心思活絡的人也紛紛開始琢磨,袁世凱的影子在他們腦海里漸漸清晰起來。

            袁世凱不可能隨隨便便進出宮廷和瀛臺,要想謀殺光緒只能通過太監或宮女之手,宮里的太監中,與光緒不對付的也大有人在,內廷大總管李蓮英是一個,副總管崔玉貴是另一個,而崔玉貴又以謀殺光緒寵妃珍妃而聞名,雖然他在庚子年后慈禧回鑾時就被當成替罪羊趕出了宮,但李蓮英還在皇宮里當差,此人城府極深,表面來看對皇帝禮敬有加,實則唯慈禧馬首是瞻,光緒幽禁瀛臺之后,諸多防備措施無一不是李蓮英經手辦理,誰又能保證光緒對他沒意見?光緒曾經從瀛臺逃跑過一次,但剛一上岸就被太監們抓住,反剪雙臂押回了瀛臺,而那群太監正是李蓮英的心腹!對于一個皇帝來說,被太監玩弄于股掌之間,這簡直是奇恥大辱!萬一光緒親政,誰又能保證皇帝不殺李蓮英并牽連他的親屬?

            袁世凱+李蓮英=完美謀殺二人組。

            要想干掉光緒,這兩個人聯起手來就足矣,袁世凱控兵于外,李蓮英下鴆于內,誰還能找出半點蛛絲馬跡?對于內廷總管來說,要想顛倒一下皇帝和太后的死亡時間,簡直是易如反掌,甚至不需旁人幫忙,即便有人起疑,誰又敢說半個“不”字?何況,在慈禧死前毒死光緒也不是難事,御膳里放包砒霜足矣,反正皇帝的膳食都由內廷總管包辦。

            想到這里,黑屋里的眾人無不一身冷汗,一時之間竟忘了自己已是囚徒,均是唏噓不已。

            沒辦法,光緒皇帝死得太過蹊蹺,兩日之內連喪兩宮,放眼歷史,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例子來,想不起疑都不行。

            “袁世凱!你這個王八蛋!亂臣賊子!虧得爺還跟你結了親家,爺是瞎了眼了,咋就沒看出你是個曹操!”

            黑暗中響起一聲慘嚎,端方已咧開嘴嚎了起來,他這么一鬧,少數原本還沒想明白那位革命黨的“北方內應”是誰的人也頓時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是啊,北洋六鎮新軍實力雄厚,戰斗(未完待續,)力之強、裝備之精良,無不睥睨天下,可偏偏除了第一鎮之外,其它五鎮都是唯袁世凱馬首是瞻,從官到兵,只知有袁宮保,不知有大清國,如果他袁世凱趁此良機舉兵謀反,行那陳橋驛故事,只怕還真沒人攔得住他。

            “劃江而治!黃袍加身!”

            這些字眼在眾人腦海中轉來轉去,讓人有些目眩,然后,一個旗人昏了過去。

            頓時。又有幾人跟著端方嚎了起來。倒是旗人居多。一班漢官卻是依舊那副呆滯模樣。人人心思起伏。被旗人壓了這么多年。有功不賞。小過必罰。眾人也是心里不服。如今袁宮保想造反。那么。是不是咱們漢官地機會來了?

            不過。還沒等他們想起自己現在地身份。蔭昌已向他們潑了瓢冷水。

            “空口無憑!安知非是彼等離間之計?”蔭昌冷冰冰地說道。

            說雖如此說。但蔭昌心里也在打鼓。剛才他趁著端方等人干嚎地時候仔細地想了一下。他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個故事太動人了。布局簡直和《三國演義》里地故事一樣巧妙。

            仔細分析。蔭昌很快抓住了這個故事里地關鍵。那就是光緒地死亡時間。之所以被畫蛇添足地安排到了慈禧死亡之后。恐怕不是為了說明光緒比慈禧多活了半天。而是為了拐彎抹角地讓人聯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光緒不死。會發生什么?誰地利益會受損?誰最希望光緒死去?

            光緒不死。按照祖宗家法。光(未完待續,)緒就會重新執掌朝政。他名義上從來都是大清國地皇帝。沒人有資格和他競爭皇位。作為一個成年君主。再加上長期做傀儡地經歷。他絕不會甘心再做傀儡。必然要親政。要親政就必須除掉阻擋自己親政道路地敵人。除掉那些曾經使自己蒙受屈辱和痛苦地人!袁世凱、李蓮英。甚至是慶王、那桐都難逃一死。帝黨要掌權。就必須鏟除后黨余孽!

            沒人愿意死,無論是袁世凱還是李蓮英,所謂狗急跳墻,人急上房,當明知自己難逃一死的時候,人往往會挺而走險,橫豎都是死,不如賭一把,這符合袁世凱的性格。

            當然,這都是那個動人的故事所講述的,至于事實的真相如何,恐怕永遠都無法弄清楚。蔭昌并沒有從這個故事本身去考究它的真實性,而是從另一個角度進行了分析:講述這個故事的人,他,或者他們想達到什么樣的目的?

            借刀殺人,用朝廷的刀,殺了袁世凱?袁世凱是北洋六鎮的靈魂人物,朝廷若是起疑殺了袁世凱,北洋六鎮軍心會發生動搖,那些被袁世凱提拔的軍官恐怕也會因此而人人自危,到時軍無斗志,士無戰心,朝廷自毀長城,南方革命勢力自可趁虛而入,直搗北方腹地,甚至策反北洋軍。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過類似的反間行動,中計的一方往往軍心動搖,士氣沮喪,導致戰局不可收拾。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這黑屋里的人多半不會死在這里,因為他們死在這里的話,就沒人去傳播這個故事了,那么反間計也就無法實施了,變兵必須將他們放出去。

            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樣做太傻了,朝廷不是傻子,當然明白袁世凱手握重兵,不可輕誅,只能慢慢分化其勢,剪其羽翼,這樣一來,對于革命軍來說可不是好消息,袁世凱不死,北洋軍就依然是他們的大敵。

            所以,這個故事想達到的目的恐怕不是反間計那么簡單。

            那么,編這個故事的人到底想干什么?如果這真是一個編出來的故事的話,那么,編這個故事的人又會是誰?為什么他要這樣做?難道就是為了在旗人里搞臭袁世凱?

            這個人很陰險。

            蔭昌陷入了沉思。

            屋子里又安靜下來,所有的人都在思考蔭昌的話,“反間計”,這個字眼讓人有些猶豫起來,袁世凱靠得住么?袁世凱有那野心和膽量造反么?

            不等眾人將混亂的思緒理清條理,卻聽見屋子外頭傳來幾聲呵斥:

            “你們兩個!站沒站像,還像個軍人么?都給我站好了!犯人都還在么?”

            隨著呵斥聲,那屋子外的兩個哨兵停止了說話,片刻之后,才聽其中一人說道:“報告長官,犯人都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