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1908遠東狂人 > 第339章德國的選擇

            第339章德國的選擇

            108201908遠東狂人第339章德國的選擇

            乍為后起的列強,德國統一之后,工業實力迅速增強,凰川小德國鋼鐵產量為一千三百萬噸,是英國的近兩倍,法國的四倍,德國的商船隊總噸位達到近三百萬噸。商船隊規模世界排名第二,僅次于英國。德國生產的合成染料占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九十,德國化工產品的出口額占世界化工產品貿易總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在世界工業生產總額的比重里,德國的份額達到了百分之十五,與英國持平,并列排名世界第二。

            工業實力就代表著這個時代的國家實力,依靠著雄厚的國家實力,德國野心勃勃的登上了國際政治舞臺。環顧左右,德國驚訝的發現,有一種力量在阻擋德國的繼續崛起,這種力量就是“世界舊秩序”

            世界舊秩序,在這種舊秩序下。世界上的殖民地已經被英國、法國等強國瓜分完畢,德國僅僅只是趕上了這場瓜分狂潮的尾聲,望著那點可憐的“殘羹冷炙”德國既憤怒又沖動,在這個“強權即公理”的時代,德國很快就采取了行動,來為自己爭奪“日光下的地盤”

            《德俄再保險條約》的失效。德國與俄國的貿易戰和關稅壁壘,德國與英國在南非布爾人問題上的姐梧,三國同盟的建立,德國遠東艦隊強占中國膠州灣,英國與德國之間的“無畏艦”建造競賽,摩洛哥危機。波斯尼亞危機這一系列的重大國際事件,都是德國試圖摧毀“世界舊秩序”而采取的行動的直接后果,而制訂這些行動方案的就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

            自從鶴年登上皇帝寶座之后,這位年輕氣盛的君主就著手制訂野心勃勃的“新路線”為了保持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個,更是為了爭奪“日光下的地盤”威廉二世不惜開罪俄國,毅然決然的結束了兩國之間多年的正常關系,并將反對這一政策的“鐵血宰相”俾斯麥一腳踢出了政治舞臺,而將那些追隨“新路線”的親信提拔上來,擔任了政府中許多重要職務,海軍大臣提爾皮茨、首相標洛、總參謀長瓦德西、外交專家霍爾斯坦因,這些人都是簇擁在皇帝身邊的“忠犬”忠實的執行著威廉二世制訂的“新路線”

            既然有“舊秩序”的破壞者,那么就有“舊秩序”的維護者,作為對野心勃勃的威廉二世的反擊,一向強調均勢戰略的英國也毫不猶豫的拉攏了法國、俄國,三國協約就此建立,世界從此變得更加動蕩了。

            經過摩洛哥危機和波斯尼亞危機這兩次較量,協約國和同盟國在互相試探對方決心的同時都認識到一個重要現實:他們都還沒有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

            但是沒有做好戰爭準備并不代表兩個軍事集團會放棄戰爭,相反,它們都加快了備戰的腳步,幾年前開始的世界性經濟蕭條這么快就能夠在歐州緩和,與雙方的軍備競賽不無關系,井續增長的軍火和裝備訂單讓歐州的工業家非常滿意,但是同時也使歐洲的局勢更加緊張。

            兩個軍事集團在瘋狂擴軍備戰的同時,也在繼續拉攏各自的同盟者。英國盯上了大西洋對岸的美國,德國也做著同樣的打算,而且由于在遠東地區沒有盟友,德國拉攏美國的愿望更為迫切,因為美國也是太平洋國家,它的海軍實力也不算弱,完全可以和德國一起保衛兩國在遠東地區的既得利益,共同對抗那個同樣野心勃勃的新興小列強日本。

            但是讓德國失望的是,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情緒非常之強烈,遠遠強于德凳美國人的愛國情緒,所以,美國不愿為德國在遠東地區的利益背書,雖然美國同樣不滿日本在東北亞方向的擴張,但是相比之下,美國更看重歐洲市場,它不會為了德國而開罪英國、法國,美國的商人是狡猾的,他們很清楚歐洲的力量對比。

            所以,美國政府遲遲不肯上德國的賊船,美國政客依舊保持著

            美國既然暫時無法拉攏,那么德國皇帝不得不再將目光轉向其它國來

            現在的遠東太平洋地區,有幾個獨立的國家呢?

            日本算一個,但是日本是英國的盟國、協約國集團的準成員,這樣一個國家,顯然不可能上德國的賊船。沒辦法,德國皇帝只好將目光挪了過去,盯著遠東找了一轉,然后皇帝陛下痛苦的發現,遠東地區的獨立國家真是屈指可數,值得德國拉攏的幾乎只剩下了一斤,中國。

            中國,名義上是個主權國家。但實際上,自從喲年的“厭子國變”之后,八國聯軍就用大炮和刺刀以及傳教士將這個國家變成了“公共殖民地”這樣一個國家,有資格上皇帝陛下的賊船么?

            有資格,而且這個資格完全可以藐視整斤小歐洲,這個資格就是人口: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家現在擁有四億人口。

            這個統計數字還是來自于那個低效的清朝官僚衙門,實際上,威廉二世認為,如果讓德國人去做統計的話,這個東方古國的人口很可能接近五億!

            五億人口,這是一個怎樣的數字啊。相比之平,英國、法國、德國三國本土總人口加到一起,也不過才一億出頭,作為一個歐洲君主,威廉二世不得不感嘆這是“水稻、甘薯和馬鈴薯的奇跡”尤其讓皇帝陛下感到驚訝的是,偏偏這個國家的底層民眾可以忍耐最惡劣的生活條件。這一點從那些在美洲種植園干活的華工身上就能體現出來。

            吃苦耐勞的國具,遼闊的國土,豐富的資源,悠久的歷史,燦爛的古代文化,,這樣一個國家竟然淪落到“公共殖民地”的處境,德國皇帝確實看不明白這是為什么,或許是這個國家的歷史太悠久了些,積淀了太多的糟粕,新的社會力量無法沖破這層厚厚的糟粕,使得這個國家的每一次進步都以沉重的社會代價為前提。

            不過德國皇帝很快就無視了中國的歷史,畢竟,如果這個國家還不能迅速覺醒的話,那悠久的歷史與文化恐怕就要終結了,畢竟,除了日本對這個國家虎視眈眈之件,德國人也一直對這個國家垂涎三尺。

            “日不過現在,對于德國來說,瓜分中國是不切實際的,德國在遠東的力量比起英國、日本,實在是微不足道的,與其因為參與瓜分而遭到中國民眾的敵視,還不如想辦法把這個擁有五億人口的國家綁上德國戰車。

            趁著英國和日本還沒有動手。還是盡快把這個衰落的國家拉上自己的賊船吧,讓那五億人口為德國提供市場,也為德國戰車提供一些動力。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