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請不要忘了,中國,這是一個農業國,而且還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雖然這個國家的農業文明起源得很早,但是那根深蒂固的農業傳統和小農意識就是這個國家邁向工業時代的最大阻礙,想在短短四只時博里興建這么多的工業企業以及與之配套的技術培學校,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為什么這位遠東的軍事強人這么急著要建立起自己的工業體系呢?為什么他不能將這個“四只計劃”放寬為“入年計劃”呢?要知道,如果從第一次工業革命算起的話,英國用了差不多一百年才變成一個真正的工業國,而眼前的這個總司令。他竟然打算用四只的時間走完英國半個世紀所走過的道路。
中國有句古老的成語,叫做“拔苗助長。”似乎可以用來形容這位遠東軍事強人現在的這個工業發展計刮。
不過德國商人并沒有在這上頭浪費精力,因為他們很清楚,無論這個工業發展計劃能否像總司令計哉的那樣按時完成,德國工業界和商業界都能從這個計劃中得到好處,想象一下,德國的鋼鐵辛迪加利用武漢的漢冶萍公司煉制中國的鐵礦石。然后將這些鋼鐵低價向中國以及整個遠東地區傾銷,那么之后會發生什么情況呢?顯然,那些英國、法國的本土鋼鐵企業將遭到致命一擊。而這,對于德國的國力提升將起到重要作用。
更為重要的是,總司令打算利用這個“四只計劃”建立起一個基本的南北、東西鐵路交通網,不僅那計劃中的隴海線、津浦線會馬上開工。而且川漢、粵漢鐵路也會盡快動工修建,而在那條天塹似的長江上,至少將修建起兩座鐵路橋!鐵路、橋梁,這些都離不開鋼鐵,而這些工程的開工,無疑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為德國、中國的鋼鐵合資公司提供巨大的市場容量。
何況,這些鐵路也將以中德合作的方式進行經營,一旦鐵路修建完畢。那巨大的中部、西部市場也將為德國商界帶來滾滾財源。
什么叫做“天上掉餡餅”?這就是!
除了商業利益之外,更重要的是政治利益,一旦中德合作順利開展,兩國之間的“友誼”將進一步加強,對于英國的遠東戰略將造成根本性的改變!
在巨大的誘惑面前,所有的德國商會代表都躍躍欲試,恨不得立即簽訂所有的合作項目。但是問題在于。今天的這場談判僅僅只是一次意向切磋,雖然雙方的誠意都是實實在在的,但是目前來講,還缺少一斤,關鍵的橋梁。
這個橋梁叫做“中樞權力。”趙總司令一天不掌握這個中樞權力,他就不具備與德國政府直接進行合作的權力,而這個宏偉的“四只工業發展計劃”是絕對離不開德國政府支持的。
所以,無論是德國人還是聯合陣線,都盼望著軍事上的全面勝利。一旦打進北京城,這中樞權力就由北洋一方轉到了聯合陣線一方,確切的講,是轉到了總司令趙北手里,轉到了一個對德國抱著強烈好感的軍事強人手里。
只有到了那個時候,德國商人才能放心的將德國金錢投入到這個宏偉的工業發展計發中去。
換句話說,無論如何,趙北必須進入中樞權力層中,否的,這個工業發展計劃就是畫餅充饑。
當然,作為此次意向會談的一斤,重要結果,同時也作為德國商人的“友誼。”一筆商業借款在會談后正式成立了,雖然只是區區二百萬德國馬克,但這足以讓會談雙方滿意了。更重要的是,這筆借款不僅沒有索要抵押品,而且沒有限制用途!
為了拉總司令上自己的賊船,德國人可算是下足了本錢。
而且,就像是要慶祝此次會談的成功一樣,就在趙北與漢納根率領談判代我們走出會議室的時候。一封電報由一名副官送到了總司令手里。
這是一封來自于北京東交民巷的電報,在電報上署名的是英、法、美、德、日、俄、奧、意八國駐華公使。電報的內容也很簡單,北洋中樞已正式通過英國公使向聯合陣線方面轉達了議和的急切心情,而英國公使在與其他各國公使認真磋商之后。一致決定參與此次南北調停,促使雙方結束戰爭狀態,坐回到談判桌前,用和平的方式解決權力的分配問題。
“鈍初,此次南北和談,你是非去不可了。其洋軍已撤出保定城。看起來,他們這一次是真心實意想求和了。”趙北笑著將電報抄稿交給了宋教仁。
“宋某必盡心竭力。”
宋教仁長噓口氣,微笑著只說了一句話,他心里也是感慨,他也更明白趙北那句“以打促和”的意思了。有些時候,如果不讓對方看到你真正的實力,對方絕不會坐下來跟你和和氣氣的說話。
而這一次,宋教仁絕對有信心從談判桌上得到更多的東西,得到那些在戰場上很難得到的東西。
這場亂局,確實也該收場了。!~!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