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先生,請恕我冒昧,我想問一下,為什么您不向英國財團進行國際貸款呢?要知道,就在貴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先生去世之前。英國就向貴國中樞政府提供了好幾筆貸款。”
朱爾典向趙北望了過去。
趙北淡淡說道:“那幾筆貸款都是高利,而且附加了條件,要用鹽稅抵押。但是美國和德國財團的貸款是不需要抵押的,而且是低息貸款。”
“沒有抵押?這不可能!”
法國公使有些失態,這也不能怪他,畢竟,借給這斤小國家的國際貸款基本上都是要抵押的,而且通常都會附加上一些政治性的條款,這要“感謝”那個已經滅亡的滿清王朝,當年的那句“寧贈友邦,不與家奴”已解釋了一切,不用再贅述了。
“不僅不需要抵押,而且,作為鞏固中德友誼的重要措施,我國政府已經正式授權給我,就“庚子賠款。問題與中國政府進行友好協商,參照美國政府的建議,退還部分庚子賠款,用以扶持中國的教育事業。”
德國公使雷克斯頗為自得的看了英國公使一眼,這說的話也讓對方非常吃驚。
庚子賠款總共四億五千萬兩白銀,其中德國所占比例為百分之二十。僅次于俄國的百分之二十八。在列強中排名第二,德國所獲庚子賠款為九千余萬兩白銀,這比滿清朝廷一年財政收入的總和還多,對于中國來講,這是一大筆錢,對于德國來講,也不是個小數目。
至于美國,按照《辛丑條約》的規定,美國將從中國獲得庚子賠款三千二百萬兩白銀,占賠款總額的百分之七,在列強中排名第六,僅次于日本,而就在去年,美國政府已經明確表示,美國將把這筆庚款的近一半賠款返還中國,以這筆錢建立一個教育基金,作為留學美國的中再留學生教育經費使用。
美國政府為什么會退還部分庚款呢?根據美國政府自己的說法,這是因為賠款數額超出了美國商人和政府在“廬子拳亂”中所遭受的實際損失,所以應該退還給中國,但是按照中國人的說法,這是因為美國的那個排華法案影響了美國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形象,美國政府這么做。是在挽回美國的形象。
不論是哪種原因,事實就是,美國宣布退還部分原款,這使其它“文明國家”頓時在道義上變得渺小起來。
現在,德國居然也跟著美國宣布退還部分庚款,這個決定太過突然。也太讓人意外,英國公使和俄國公使都下意識的揉了揉耳朵,叫來翻釋,確認剛才沒有翻澤錯。
確實沒有翻澤錯,德國政府已經授權駐華公使,就此問題與中國政府磋商,而且參照美國政府的辦法,從庚款中抽出近一半的錢,設立出個專用基金,用于中國留學生的教育事業,當然,這些留學生必須去德國接受教育,以增進兩國之間的“友誼”
其實,所謂“退還”的說法根本就是文字游戲,美國和德國已經吞下去的庚款是不可能再吐出來的,兩國的意思就是,從現在起,中國不必再通過美國花旗銀行的那個“銀行委員會”向美國、德國支付賠款本息了,換句話說,這筆“退還唐款”本來就在中國政府手里,只不過以后不必再交給外國人了。
雖然是文字游戲,不過此舉確實意義重大,尤其是對于現在的民國政府來講,這就是“雪中送炭”能夠極大的緩解財政困難局面。
難怪趙北與德國、美國走得更近了,朱爾典恍然大悟。
作為外交官,朱爾典很清楚。國與國之間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友誼”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國際交往準則,現在,為了向中國人展示德國的“友誼”德國政府不惜放棄一塊已經塞到嘴邊的肥肉,那么,英國政府又該做何選擇呢?
朱爾典陷入了沉思,相比英國的利益,中國的鐵路問題已經變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