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空點點繁星閃爍,微風吹拂著大地,林間的營地中味火削冗,與那天上的星星交相輝映。
營地中傳來歌聲,低沉而壓抑,帶著幾分悲涼,也帶著幾分希望。仿佛一位在黑暗中摸索的旅人。雖然找不到光明,但是在旅人的心底深處,那光明終究是會到來的。
在這悲涼卻又帶著希望的低沉歌聲中,蔣朗武抬起頭,向那黑沉沉的天空望去,繁星的光芒越來越黯淡了,卻也不知是否是因為被烏云遮擋的緣故。
從嘴里拿出那根草繩,蔣明武低下頭去,繼續編織著那只草鞋,沒辦法,現在后勤供應基本上斷絕了,軍裝、被服、布鞋、棉鞋都供應不上。這游擊隊員們不得不學會自己編織草鞋,萬幸的是,在游擊戰練班和軍校的時候蔣瑚武學過如何編織草鞋,所以,在這幫朝鮮游擊隊員面前他倒是沒露怯。
蔣瑚武是一年前來到朝鮮的。接替劉復基的位置,以“軍事顧問”的身份協助這支朝鮮游擊隊進行作戰,而在此之前,他在武漢陸軍大學接受過嚴格的游擊戰刮練,無論是理論還是經驗都是非常不錯的,因此。這支游擊隊并沒有因為劉復基的回國而失去斗志,雖然由于戰略空間被壓縮而導致游擊區面積越來越但是所有的游擊隊員們仍然斗志昂揚,與日本殖民軍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游擊戰。
與劉復基一樣,蔣瑚武也是共和軍特戰團出身的軍官,雖然特戰團的指揮官曾決定推薦他們兩人去基層部隊擔任高級軍官,而且總司令也同意了,但是蔣鑰武和劉復基最終還是決定繼續留在特戰部隊里擔任低級軍官,因此,從陸軍速成學堂正式畢業之后,蔣鑰武和劉復基仍舊在特戰團,都是連長,后來特戰團擴編為特戰旅后,兩人才被提拔為營長。再后來,由于中樞決定支持朝鮮反日運動,于是便先將劉復基調出了特戰旅。派往朝鮮組建游擊隊,而稍后不久,蔣胡武也被調出特戰旅。不過沒有直接去朝鮮,而是先去了陸軍大學進行深造,專攻游擊戰,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若論游擊戰的理論修養,蔣胡武比劉復基更勝一籌。不過當他到朝鮮接替劉復基的時候,劉復基已在戰爭中學會了戰爭。所以,在回國之前,劉復基反而給蔣朗武上了幾天課,留下不少寶貴的實戰經驗,而這些實戰經驗是陸軍大學里學不到的。
只是蔣朗武沒趕上好時候,等他被陸軍部派到朝鮮接任“軍事顧問”的時候,朝鮮的反日運動高潮已過,朝鮮南部地區逐漸為日本殖民軍重新控制,許多的“獨立區”被日本夷為平地,南部地區的游擊戰已經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戰果,于是。這游擊戰的主戰場就迅速轉到了朝鮮北部的崇山峻嶺中,這里的條件比起南部更為艱苦,但是對于游擊隊而,這里的地形更方便進行游擊戰,就是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蔣朗武在朝鮮的山區一呆就是差不多一年時間。
按照陸軍部的規定,派往朝鮮的軍官每一年輪換一次,眼看著蔣朗武就要被調回國內,但是國內卻遲遲沒有派來接替的軍官,這讓蔣瑚武非常擔心,畢竟,新人加入部隊,是需要一段適應期的,要想協助朝鮮軍官指揮作戰,光有理論修養是遠遠不夠的,想當初,蔣瑚武網到朝鮮的時候,劉復基可是手把手的帶了他差不多一個月,然后才回國的。
“不知道國內會派誰來接替我的職務?不知道劉復基那家伙現在是不是還留在特戰旅里?不知道日本的下一次掃蕩會在什么時候?不知道國內現在怎么應對朝鮮的局面?”
太多的“不知道”在蔣瑚武腦海里縈繞,沒辦法,現在信息閉塞,通訊不暢,幾乎所有的游擊隊指揮官都在為這個搜集消息的事情發愁。以前形勢不錯的時候,朝鮮的反日游擊隊很是裝備了一些無線電臺。用于與鴨綠江對岸取得聯系。或者干脆與在朝鮮近海航行的中國潛艇取得聯系,但是隨著日本殖民軍逐步掌握戰爭主動權,朝鮮的反日游擊隊不得不分散活動,以前,蔣朗武的部隊可以跟著“游擊師游擊旅”活動,但是現在,他的“游擊連”就是目前朝鮮反日游擊隊最大的戰略單位,偶爾能與其它部隊臨時湊成一支“游擊團”那就走了不起的壯舉了,也正因此,那些在激烈的戰斗中幸存下來的無線電臺只能優先裝備那些由高級軍官指揮的游擊隊,蔣明武的這種普通游擊部隊是無權擁有無線電臺的,而且也完全沒有必要,因為現在的無線電臺需要高聳累贅的天線,只會成為部隊行軍時的拖累,所以,現在的蔣鑰武要想得到外界的消息,只能,非最原始的“人力通訊前天蔣鑰武已派出了幾名朝鮮游擊隊員,去向上級匯報工作,并順便領回上級的命令以及最近國內出版的報紙,按說那幾名游擊隊員上午就應該回來了,但是直到現在連人影也沒看見,這多多少少讓蔣朗武有些擔心,畢竟,他的部隊已從年初的兩百多人銳減到現在的不足一百人,剩下的人幾乎人人帶傷,現在的每一個隊員都是寶貴的戰斗資源。
經過這一年的戰斗,蔣朗武真正的見識了戰爭的殘酷性,以前在國內跟著總司令東征西討,倚仗的是優勢兵力與火力,雖然戰爭一樣殘酷,但是相比朝鮮半島的游擊戰與反游擊戰,正規戰爭的殘酷性只是體現在戰場上,而在朝鮮,在這片三千里江山的游擊區里。到處都可以看見游擊戰與反游擊隊所帶來的巨大破壞,在這場戰爭中,作戰雙方都將靈魂深處最黑暗的一面顯示出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的話,蔣瑚武恐怕很難相信這種低烈度的戰爭竟會帶來如此巨大的破壞。
這種破壞主要是日本軍隊造成的,為了消滅反日游擊隊,日本軍隊不惜燒光整座村莊。殺光村莊里所有的手無寸鐵的村民,這已經不是在打仗了,這是在泄憤,更是在犯罪,美國、中國、德國記者正在利用這一情況深入揭露日本軍隊的暴行。
但是在蔣朗武看來,記者報道不報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的反日游擊戰爭即將失敗,這不是悲觀,而是心里話,那本《游擊戰》說得不錯,失去了正面戰場的掩護,面對一個擁有強大國力和軍事機器的入侵者,單純的游擊戰最終都會走向失敗,這與勇氣無關,與戰斗力無關,只與大國之間的利益搏弈緊密相連,如果不能的到某個大國的強有力的支持的話。朝鮮半島的反日游擊戰是堅持不下去的。
即使看到了那黯淡的前景,蔣瑚武卻依舊堅守著職責。因為他明白,他在朝鮮多堅持一天的游擊戰,那么,日本就能被多牽制一天,這對于中國是有利的。
就在蔣鑰武坐在篝火邊,一邊編織草鞋,一邊出神的時候,一個游擊隊員匆匆奔進這塊林間空地,跑到蔣鑰武跟前,向他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