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王鵬接過信箋。匆匆掃了幾眼,發現這是侍從室主佃李義。的筆跡,正是一份演講稿,內容也不復雜,就是大講中德“友誼”鼓吹與德國立即飾結軍事同盟條約。
著過演講稿后,楊王鵬沉吟片刻,然后問了一句。
“然則,振華當真想與德國結盟么?”
之所以這么問,楊王鵬當然不是無的放失,其實就在前幾天,那黎元洪和湯化龍就忙著在國會里串聯,但是他們的做法并不是想促使中德結盟,恰恰相反,他們是在為這個中德結盟的事情拆臺,考慮到那兩位的身份,釉們這么做很可能走出自總統的授意,因為他們一向被國會議員們視為總統的“哼哈二將”
換句話說,至少在楊王鵬看來,趙北雖然表面上似乎想與德國結盟,可是實際上,從內心講,趙北似乎并不打算真的導德國結盟,只不過不方便親自否決,于是將皮球踢給了國會,而且動用“哼哈二將”保證國會否決中德結盟的動議。
“子侖,若換了你是我。你會如何抉擇?”趙北沒有正面回答楊王鵬的問題。
楊王鵬沉吟良久,緩緩說道:“以我之見,日前國際局勢變化太快,我國國力又過于虛弱,目前而,似乎還是保入同盟國,也不加入協約國,此乃上上之策。”
趙北淡淡一笑,說道:“德國對我國的工業建設至關重要,現在“四只工業發展計發,”已到關鍵時刻,如果中德之間的良好關系因為結盟的事情而被損害,那么,我們的工業發展計劃又如何保證完成呢?所以,國會立場很重要,你的角色也很重要。”
楊王鵬沉默了,他在權衡此事。
自從德國想與中國飾結正式的軍事同盟條約的消息傳開之后,國會里的各方勢力就開始了行動。聯合陣線的黎元洪、湯化龍自不必說,國民同盟的那幫議員也行動起來,從現在的民意調查來看,反對與德國結盟的議員占了多數,所以。這個結盟動議很可能無法獲得通過。
但是現在,趙北突然橫插一扛子,要楊王鵬出面,鼓吹中德結盟,總統先生到底打得什么算盤。楊王鵬徹底糊涂了。
其實,比楊王鵬更糊涂的還有黎元洪和湯化龍,因為就在今天上午,他們兩人都被總統叫到了統帥堂,聆聽了總統的教誨,聽總統的意思,總統好象改變主意了。因為總統跟他們說,希望他們重新串聯一次國會議員,這一次,不再反對中德結盟,而是全力贊成中德結盟,將國會里的這個輿論給徹底的扭轉過來。
總統出爾反爾,這讓黎元洪和湯化龍有些莫名其妙,不過既然是總統的命令,他們也只好從“親英派”變成“親德派”了。
當然,對于黎元洪和湯化龍即將轉變“立場”的事情,楊王鵬目前并不清楚,但是從心里講。他是反對中國與德國結盟的,這不僅僅是因為他不看好同盟國。更是因為他已受人之托,將在國會里發表反對中德結盟的講話,而那個來托他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民國副總統張塞。
與張塞一樣,楊王鵬也是親英派人士,在他們看來,英國國力比德國更強,跟德國結盟就會得罪英國,所以,這個。“親英派”是被逼出來的,也正是這個原因。張霧才會親自過來找楊王鵬,希望由他出面發表演說,抨擊中德結盟的倡議,楊王鵬是國會高級參議,地位比一般的國會議員高,由他出面制造輿論,比議員效果好,也比張寥直接出面更合適,當然,張塞也是有回報的,他已答應,可以在名下的輕工業企業中為群治學社和奮進會的那些落魄者提供足夠體面的工作,至少也是個監工。
其實就算張寥不過來拉攏,楊王鵬也是會反對中德結盟的,不過既然對方主動過來做政治交易。楊王鵬自然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無論如何,先把那批生活無著落的部下們安排個出路,也免得他們整天無所事事,游手好閑。
不過,張寥的這個交易比起總統現在的這個政治交易來可就差得遠了,總統給的不是監工的工作。而是政府里的職位,這可比到坊織廠、面粉廠做工頭強得多了,當初眾人提著腦袋干革命,圖得是什么?圖的不就是一個出人頭地么?
只是,既然已經答應了張塞,現在出爾反爾,似乎有些不妥。
但是再想想那幫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部下,楊王鵬確實也橫不下心來拒絕總統的提議,自己的部下自己知道,多數人都是愿意去政府做事的,因為那是鐵飯碗,只要不讀職,那工作就丟不了,更何況,這幫游手好閑的“門客”里頭有不少都是河南蹼將、山陜刀客出身,整天賴在楊王鵬這里,沒少給他惹是生非,又不好趕他們走,畢竟,當年他們也是跟著楊王司令刀山火海過來的。
權衡再三之后。楊王鵬決定接受總統的提議,不過他也有一個附加條件。
“振華的意思我領會了,不過,我也有一個條件。奮進會自從解散之后,許多干部生活無著落,寄食京城,怨頗多。我粗略算了算,大約有二百多人目前仍在京城逗留,我希望總統能夠將這些人都盡快的安排一下,最好都能夠進入政府擔任公職。”
“子侖,你這可真是獅子大開口啊,政府里的職位也是有限的。這樣吧。政府里安排一百人,其他人都去軍校深造,陸軍中學、海軍學院,他們可以自己選。如果擔心考不上,我可以寫推薦信,具體的分派,你自己研究。然后把名單交給我。”趙北點了點頭,算是基本上接受了楊王鵬的條件。
楊王鵬一愣。趙北叫他擬定這份“走后門”的名單,這實際上可以重新確立他在奮進會舊人中的地位,這似乎可以看作是趙北給他的另一個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