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陵、低山連綿起伏。一眼望不到盡頭。間或在丘陵與低淵允間有一小片沖積平原,這就是遼東半島北部的典型地形。
就在這種丘陵、低山、平原地帶,一條鐵路隱伏其間,這條鐵路就是所謂的“南滿鐵路”
“南滿鐵路”是所謂的“中國東清鐵路”的一部分,而“中國東清鐵路”又簡稱“中東鐵路”或“東清鐵路”這條鐵路由沙皇俄國修建。于燃年正式動工,以哈爾濱為中心,分東、西、南三線,六處同時開始相向施工,呈字形橫貫中國東北地區,并于,啊年全線竣工通車,其中北部為干線,連接滿洲里至餒芬河,南部為支線,起于長春寬城子站,終于旅順,這南部的支線即是南滿鐵路。
日俄戰爭之后,日本與俄國簽署條約,正式發定了兩國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勢力范圍,而中國東北地區也就此被分為“北滿”和“南滿”那條“中東鐵路”也因此而被分為兩部分,分別被稱為“北滿鐵路”和“南滿鐵路”由俄國控制北滿鐵路,日本控制南滿鐵路。
日本接手南滿鐵路之后,立即著手組建了一家“南滿洲鐵路株式會社”此即所謂“滿鐵”日本政客后藤新平擔任滿鐵首任總裁,這樣一家官方背景濃厚的鐵路公司當然不會是普通的商業貿易公司,從一開始。滿鐵就是日本對華擴張計劃中的一個重要戰略組成部分。
為了方便日本擴張在華勢力,滿鐵在取得南滿鐵路的獨家經營權之后。對這條鐵路進行了一系列的整頓,首先就是將原來的俄制寬軌改為國際標準軌距,與中國自行修建的關內外鐵路采用相同的規格,這絕不是尊重中國主權,這實際上包藏禍心,在日本政府看來,一旦中國發生“非常事變”則日本的軍用列車可以非常迅速的由南滿鐵路駛向關內外鐵路,然后直趨山海關,甚至一鼓作氣殺到京津地區,而這,僅僅只是滿鐵為日本政府對華擴張政策服務的一個小小開端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朝鮮修建的戰略鐵路也采用了國際標準軌距。從某種意義上講,日本的遠東戰略確實稱得上“深謀遠慮”
除了改變南滿鐵路的軌距之外。滿鐵還制訂了一份。日本政府應該以大連作為整個南滿鐵路交通網的中心,而不是軍部所看中的沈陽。因為滿鐵認為,只有依托大連。才能實施“最符合日本帝國利益”的遠東擴張戰略,為此不惜與軍部力爭,最后竟然壓服了日本軍部,這件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滿鐵的實力。
實際上,滿鐵才是日本政府對中國東北地區實施擴張政策的核心機構,而所謂的日本關東守備隊、護路隊,乃至后來的關東軍,都只是為滿鐵利益服務的打手而已,經過多年經營,滿鐵現在已經將其觸手伸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為了滿足其對東北地區的經濟掠奪,滿鐵甚至還一度對東北地區的社會經濟狀況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
但是隨著滿清的覆滅,以及北洋政府的倒臺,滿鐵的擴張勢頭最終遭到了壓制,這種壓制來自于聯合陣線政府,也正因此,在日本政府中。代表滿鐵利益的政客往往是最為敵視中國中樞政府的,而在此次中日戰爭中,滿鐵也就成為中國中樞政府的重點打擊對象。
戰爭開始之后,中國中樞政府立即宣布南滿地區為戰區,所有戰區中之一切日本政府與企業財產都不受法律保護,尤其是南滿鐵路,在中日正式宣戰之后,在法律意義上就已經成為中國中樞政府的財產了。
所以,當中國的陸軍部隊由沈陽、錦州、遼陽、營口等集結地區向遼東半島推進之后,鐵道部派出的接收人員也跟著部隊一起向遼東半島進軍,接管沿途所有鐵路的控制權,為了確保接收工作的順利,裝甲列車隨軍行動,而這支裝甲列車部隊的任務也不僅僅是接管南滿鐵路控制權。一旦攻堅戰開始,這支現代化的部隊也將直接投入一線作戰。
作為裝甲列車部隊的最高指揮官,沈尚鐮親自率領裝甲列車部隊由關內移駐沈陽,陸軍進攻命令一下達,他立即率領一列裝甲列車走在最前頭,為主力部隊開路,并協助地方部隊解除那些“鐵路警備區”內的日軍武裝。
裝甲列車部隊的正式稱呼是“鐵道炮兵”而沈尚鐮正是炮兵軍官出身,當年共和軍進攻九江城,身為金雞坡要塞管帶的沈尚康響應起義。反戈一擊,為九江城的光復立下汗馬功勞,也正是從那時起,他逐漸進入趙北視線,并最終成為趙北的嫡系將領,不僅兼管重炮部隊,而且也負責在陸軍大學里教授炮兵課程,這為他今后指揮炮兵部隊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現在,沈尚鐮的手下軍官、參謀中,許多人都是當年他的陸軍大學學生,這層師生關系的存在。對于指揮部隊作戰而,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之所以將裝甲列車部隊稱為“鐵道炮兵”主要是因為
一又巾隊裝備著種很有威力的武器!列車炮。技是種。后刪小米的重型海軍炮,射程遠,威力大。是對付要塞、永備工事的利器,考慮到旅順要塞的堅固程度,此次旅順攻堅戰,鐵道炮兵將扮演重要角色。
由于列車炮非常沉重,只能依靠鐵路機動,因此,南滿鐵路必須保證完好的落入中國陸軍掌握,沈尚鐮之所以率領裝甲列車走在主力前頭。也正走出于這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