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現在是上午七點半,韋溫也漸漸升高。大洋河邊咫廠請沸。馬糞的氣味混合著汽油的氣味。彌漫在整個渡口,馬車、坦克、裝甲汽車、卡車都擁擠在渡口兩岸。指揮交通的參謀忙得不亦樂乎。
這里是黃旗堡,位于大洋河中游,距離土游的岫巖差不多五十公里。而且大洋河的另一條主要支流哨子河就在黃旗堡匯入大洋河從地理位置上講,這黃旗堡就是通衢之區,如果想從岫巖順著大洋河出海的話。這黃旗堡就是必經之處,只可惜東北地區向來經濟文化落后,這里終究沒能富甲一方。
旅大租借地”位于大洋河的南岸,因此,這里也沒有中國駐軍,以前由日本關東守備隊駐守,和平時期,這里通常駐扎著一個中隊的日軍。
中日開戰之后,由于日本關東軍兵力不足,只能收縮防線,于是,黃旗堡的日軍中隊就被調到大洋河上游的岫巖去了,這里成了沒有駐軍的小鎮,而且由于日軍的撤退很突然,鎮里的秩序混亂了兩天,直到當地的諸仲頭面人物聯合日本僑民組織起了一個所謂的“維持會”這才恢復了鎮里的秩序,日本僑民也因此掌握了小鎮的所有權力,頤指氣使起來。
不過日本僑民沒得意多久,就在今天凌晨時分,一支中國偵察部隊從大洋河上游滲透進了黃旗堡,在查明了鎮里的虛實之后,這支偵察部隊果斷采取行動,直搗維持會,不費吹灰之力就解除了維持會的武裝。然后,大部分鎮里的日本僑民都被限制了行動自由,只有少數人逃到了南邊,而偵察部隊指揮官隨后暫時接管了鎮里的全部權力。
上午七點鐘,中國軍隊的一個步兵團從渡口渡過大洋河,開進黃旗堡。軍管會隨即從偵察部隊指揮官手要接管了權力,隨后發出布告,宣布黃旗堡羌復,而且將那些鎮里的日本橋民含部收容,并將他們遣送后方。黃旗堡終于升起了中國的國旗。
這個步兵團僅僅只是抵達黃旗堡的先頭部隊,就在日本僑民被士兵押解過河的同一時間,真正的主力部隊終于開進了黃旗堡,為了這支主力部隊的開進,工兵部隊甚至在渡口架起了一座浮橋。
這座浮橋絕不是那種簡單的由木船、繩索構成的簡易浮橋,這座由德國技術專家參與設計的浮橋非常的現代化,它的主要材料都是鋼鐵。是由一個一個的巨大鋼鐵箱組成,依靠鋼索連接,承載量驚人,所以。當看見那一輛又一輛的裝甲車輛通過浮橋開進黃旗堡的時候,許多正在過河的日本橋民完全被這個景象嚇住了,他們不知道那是什么車輛。但是常識告訴他們,那一定是用來發動戰爭的武器。
“轟轟。
汽油機的轟鳴聲與柴油機的轟鳴聲夾雜在一起,震耳欲聾,人與人之間說話,不得不提高嗓門,否則是聽不清楚的。
“白長官!這是剛剛拍來的電報!”
一名參謀手里拿著一封電報抄稿,站在一輛黝黑的坦克邊,向一名坐在坦克頂上的軍官大聲的喊了幾句,雖然這輛坦克正在啟動發動機,發動機的轟鳴聲幾乎淹沒了他的聲音。但是由于他將那封電報抄稿舉了起來,所以,坐在車頂上的那名坦克指揮官還是立刻跳下了坦克。
這名坦克指揮官就是白朗,跳下坦克之后,他從軍裝口袋里拿出一塊黝黑發亮的手帕,擦了擦油膩膩的手。然后接過參謀送過來的那封電報抄稿,看了看內容,卻是第一軍軍長周道剛從岫巖前線拍過來的電報。詢問白朗的裝甲部隊目前的位置。
“你回電報,告訴周軍長,咱們剛到黃旗堡,比原定方案慢了一些,不過這也是沒辦法,這些坦克時不時有些機械故障,路上走走停停。再說了,這一路又是丘陵又是山路。咱們走得已經不算慢了
白朗羅嗦了幾句,那參謀便匆匆奔去鎮里,向岫巖前線拍發電報去了。
“轟,,轟”
這輛坦克繼續發動著那臺柴油發動機,白朗看了眼坦克后頭的那根排氣管,然后從軍裝口袋里摸出根香煙,塞進嘴里,沒等他摸到火柴。這輛坦克的發動機轟鳴聲突然停了下來,這讓白朗有些不耐煩起來。
“怎么搞的?”
白朗一把抓下頭上的坦克帽,然后又抓下嘴上的那根香煙,走到駕駛艙邊,通過觀察窗向那名正在低頭忙碌的駕駛兵嚷嚷起來。
“變速箱嗝兒屁了駕駛兵一臉無奈。
“拖!拖進鎮里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