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前敵總指揮,在這場軍事會議里,唱主角的始終是吳祿貞,出乎吳祿貞的預料,總統并沒有任何干預他的指揮權的意圖。
“目前我軍已轉入休整之中,同時繼續抓緊對日軍進行戰術偵察與火力試探,根據前幾天的偵察情況來看,大孤山日軍部隊已分兵兩路。一路往南去旅順,加強旅順的防御,一路則向西進,試圖越過大分水嶺,向西直撲南滿鐵路線。
由于最近幾天遼東半島西部地區和中部地區天氣惡劣,飛機無法起飛執行空中偵察任務,因此,我軍對當地日軍的戰術偵察只能依靠地面部隊,根據偵察報告,日軍目前已停止向西前進,似乎是擔心后路被東路縱隊截斷,但也可能是在等待援軍抵達,根據總參謀部傳遞過來的情報顯示,日本政府派遣的第二批陸軍增援部隊已經乘船離開佐世保,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也已東進護航,日軍部隊仍有登陸大孤山的可能。一旦日軍第二批陸軍增援部隊在大孤山登陸。就可以向西攻擊,與第一批日軍登陸部隊會合,這只需要幾天時間。而根據參謀部的推測,潛伏在大分水嶺的日軍部隊應該攜帶了足夠的給養物資,足夠堅持到援軍趕到。
根據心劉某部在戰前制計的作戰方軍對日軍登陸部隊采取心蝶巾應為誘敵深入,圍而殲之,爭取最大限度的對日本陸軍部隊實施致命一擊,徹底瓦解日本政府斗志,并爭取國際形勢變化。
現在,日軍既然已分兵兩路。則我軍有兩個戰術方案可以選擇:其一。先將潛伏于大分水嶺的日軍一口吃掉,然后以逸待勞,等日軍第二批援軍在遼東半島登陸之后,再與之周旋,爭取重創或者殲滅,這個作戰方案的好處是可以用最小代價殲滅日軍重兵集團,但是壞處也很明顯,那就是可能嚇住日本政府。使其撤退第二批援軍,改從朝鮮登陸;其二,不先解決潛伏于大分水嶺的日軍,而是等待日軍第二批援軍趕到,等其登陸之后,再將其誘入預設戰場。予以殲滅,這個作戰方案的好處是可以最大限度的消滅日軍有生力量,沉重打擊日本政府戰爭信心,但是壞處就是會使日軍登陸部隊實力空前加強,我軍可能會蒙受巨大傷亡。
我偏向于采用前一個作戰方案。即先消滅日軍第一批登陸援軍,以此震懾日本政府,如果其能知難而退,則可趁機攻擊旅順要塞,一戰而克,如果日本政府撤退第二批援軍部隊,但是并不打算結束戰爭,那么,我軍拿下旅順之后,再調遣主力北上,渡過鴨綠江,沿著朝鮮西海岸一路向南攻擊,迫使日軍集中主力于朝鮮半島,尋求戰略決戰一旦我軍在朝鮮半島遭遇日軍主力,則迅速向北撤退,渡過鴨綠江,將日軍主力誘入國防線以內,依托堅固工事將日軍拖在鴨綠江西岸,尋機殲滅,以達成戰略目標。”
說到這里,吳祿貞轉過身,揮舞了一下手里拿著的那根教鞭,然后再次轉身,用教鞭指了指身后那幅巨大的軍用地圖。“根據我的這個,作戰方案,無論日軍第二批增援部隊是否在遼東半島登陸,總參謀部的戰略意圖都能達成。只不過,如果日軍從鴨綠江過來的話,戰爭結束的日期可能會向后推遲,但是在我看來,這是目前最穩妥的作戰方案,按照這個作戰方案。我軍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兵力優勢,占據戰場主動
吳祿貞的作戰方案就是這么簡單,集中優勢兵力,個個擊破,趁日軍第二批援軍登陸之前將那支潛伏在大分水嶺的日軍部隊一口吃掉,使日軍首尾不能相顧。
等吳祿貞介紹完了他的戰術安排,趙北并沒有發表他的意見,倒是藍天蔚和蔣方震低聲嘀咕了一陣,然后由藍天蔚發問。
“吳總指揮,你打算什么時候發起攻擊?”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后天就是總攻開始的日子。”
吳祿貞看了趙北一眼,那眼神里的意思再也明白不過:
“總統先生,要是您想去前線視察的話,最好能夠在后天之前完成視察,以免耽誤進攻發起。”
趙北能夠猜到吳祿貞心里的想法。說實在的,他也不想耽誤進攻發起。這畢竟是關鍵一仗,勝利,便可一錘定音,失敗,只怕這場戰爭就沒那么容易結束了。
“很好,吳總指揮,你馬上就去安排,明天上午我去蓋平,下午結束視察,以后,你就按照你的想法去辦,我不會干涉你的行動
聽了總統這幾句話,吳祿貞懸著的心放了下來,總統如此通情達理,他心里反倒有些過意不去了。總統沒過來之前,他還擔心總統是來搶班奪權干涉前線指揮的呢。
“感謝總統的信任,感謝中樞的支持,這一仗,我一定打好,一定不辜負中樞期望,不辜負國民和總統的信任。”
“走,咱們去碼頭瞧瞧,看看我給你帶來的那件見面禮組裝好了沒有?。
對于吳祿貞的幕態,趙北倒是一笑置之,說不如做,關鍵不是說得好不好,關鍵是做得好不好,時于吳祿貞,他還是有信心的。
結束了軍事會議,趙北領著吳祿貞等人趕回碼頭,此時,那幾口大木箱已經拆箱,十幾名技術人員正領著士兵將那木箱里頭的零件組裝起來。雖然還沒有完全組裝好,但是其中的一只氣球囊確實已經充起了氣。
那個氣球囊不同于炮兵觀測氣球。它不是球形的,而是橄欖形的,兩頭尖尖,中間很粗,形狀有些特別。
“這是氣球?”吳祿貞一愣,這種東西他覺得眼熟。
“這是飛艇,跟氣球一樣,里頭充得是氫氣,可以漂浮在空中,只不過與普通的氣球不同,它是有動力的,可以駕駛著飛行,而不必像氣球那樣依靠風前進,即使發動機不發動,它也能夠漂浮在空中,滯空時間比飛機長得多了,在沒有飛機的日子里,用集艇來進行偵察再合適不過。”
趙北的解說算是讓吳祿貞明白過來,不過他還是有些奇怪。
“當初陸海軍聯合參謀部不是否決了航空署的那個飛艇發展計劃么?。吳祿貞問道。
“飛艇速度慢,生存力差,空軍當然不喜歡這種飛行器,不過由于謝瓚泰的堅持,我最終調整了一下空軍發展計劃,同意航空署少量制造幾艘飛艇,用于實驗,這兩艘飛艇實際上是航空署引進德國材料和技術仿制的軟式飛艇,至于大型硬式飛艇。我倒是沒有批準制造,硬式飛艇成本太高,不如飛機實惠。”
趙北解釋了幾句,雖然他最終批準了航空署的飛艇發展計劃,不過作為穿越者,他對這種填充氫氣的飛行器確實沒有多少信心,但是考慮到謝瓚泰為了航空事業盡心盡力。為了不冷了功臣之心,趙北最終還是同意謝瓚泰這個飛艇迷弄幾艘飛艇玩,就當是為以后做技術儲備了。
不想此舉歪打正著,最近幾天遼東戰場天氣不好,飛機無法有效執行空中偵察任務,于是,這兩艘飛艇到底是派上了用場。
至于這種小型軟式飛艇到底有多大作用,這還需要實戰檢驗不過趙北已經決定,明天視察前線部隊的時候,他要先好好利用一下這兩艘飛艇。!~!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