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笛聲中,艘快速客船被幾艘拖輪“略嗤吭嗤”的頂紅“捌頭。客船上的乘客們站在甲板上,好奇的向碼頭上張望,似乎是在尋找前來接船的人。
在這些乘客中,有一群中國人很低調的站在船艦的甲板上,向碼頭上眺望,當看見停在碼頭附近的那幾輛打著徽記的四輪馬車之后,他們相視一笑。
這幫中國人都不是普通乘客,他們的身份很特殊,他們都是拿著外交護照到這馬尼拉的,作為遠東和平的希望,他們將在馬尼拉與日本和談代表舉行和談,以期通過外交手段解決中日之間的這場沖突,結束戰爭。恢復和平。
這支和談代表團的團長是顧維鈞先生,雖然很年輕,可是并不妨礙中國的那個總統先生對他的信任,為了報答總統的信任,顧團長已下定決心,此次馬尼拉之行,如果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他絕不回國。
國際形勢瞬息萬變,為了防止夜長夢多,顧維鈞決定盡快趕到馬尼拉。為此,他改變了原來的行程安排。沒有直接從天津上船,而是先坐火車南下武漢,再從武漢轉車趕去香港。并在香港搭乘一艘直達馬尼拉的班輪,在短短數日之內,就已趕到了目的地。
這里就是馬尼拉港,美國占領下的菲律賓殖民地的首府,中國代表團就將在這座海港城市與日本代表團進行和平談判,因為是美國的殖民地,因此,美國駐菲律賓殖民官員也將作為調停人列席最初的幾場會議。
日本代表團比中國代表團到得更早,兩天之前,日本使團就已抵達了菲律賓,相比之下,日本人對和平的期待更強烈,戰爭遲遲不能結束。日本國內的混亂狀態就不能結束,只有盡快結束與中國的戰爭,日本才能全力以赴的撫平戰爭創傷。而且也可以利用歐洲開戰的機會恢復日本那已瀕臨崩潰的國民經濟。
作為這場戰爭帶給日本經濟的負面影響的一個旁證,現在的馬尼拉港里就停泊著幾艘日本的商船,它們都是前幾天的那場英德海戰中的漏網之魚,雖然德國軍艦沒有刻意的去襲擊這些懸掛日本國旗的商船。但是由于擔心遭到中國海軍的襲擊,這些日本商船在失去英國艦隊的護航之后。只能逃往最近都已正式宣布停火,中國海軍也停止了對日本商業航線的海上襲擊,但是這些停泊在馬尼拉的日本商船卻并沒有立即返回日本國內,因為戰爭的關系,日本國內的米價高漲,民怨沸騰,日本政府不得不想辦法到處搜集大米,這些停泊在馬尼拉港的日本商船就是為了購買大米而滯留于此的,為了騰空那些裝滿馬來亞錫礦石的貨艙,這些商船不得不對裝載的錫礦石進行了大甩賣,這幾天里。在這馬尼拉的碼頭上發戰爭財的商人可不僅僅只有美國人。
顧維鈞他們坐船進港的時候。就看見了那些日本商船,雖然不太清楚這些日本商船為什么遲遲不返回日本,不過他們卻也明白,這些日本商船是被中國海軍的襲擊艦隊給嚇進馬尼拉港的。
不管外交官們怎么自豪,有一點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如果沒有中國軍隊的浴血奮戰,就不會有這次和平談判,說到底,國家實力決定外交行動,沒有戰場上的勝利,就不會有外交談判中的勝利,這一點。顧維鈞非常清楚。
顧維鈞也能夠理解中樞為什么同意了英美等國的調停建議,這場中日戰爭已進行了差不多一個多月。軍費開支浩大,國家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如同當年那場日俄戰爭中的日本一樣,現在中樞已感到很吃力了。現在結束戰爭最明智不過。
但是結束戰爭有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在顧維鈞離開北京之前總統就已明確告訴過參加此次中日和談的中國外交官們,這個前提就是日本必須承認失敗,而且必須接受一份對日本不利的和平條約。
至于如何對日本“不利。”總統到是沒有直接明說,只是列了幾個。原則,叫顧維鈞自己拿主意,不過顧維鈞也很清楚,只要這個談判的結果不能讓總統滿意,總統就不會批準任何條約。
但是另一方面,日本會接受什么樣的談判底線呢?作為一個已被歐美列強接納的后起之秀,日本最近幾年一直表現的非常傲慢,雖說現在日軍在戰場上吃了敗仗,但是日本國民情緒激憤,日本政府敢不敢冒著激怒國民中的激進分子的風險而放棄那些已經在中國得到的“特殊利益。呢?這是一個未知數,在與日本使團接觸之前,顧維鈞心里完全沒有底,他現在只能預先制訂一些談判技巧,試探日方的談判底線。
要談的方面很多,南滿問題肯定要談,朝鮮問題也要談。至于臺灣問題和日本在華租界問題,也都是此次和談的重點方向,顧維鈞必須選擇主次,在談判桌上解決這些問題。
帶著這些念頭,顧維鈞站在班輪的后甲板上眺望碼頭,等輪船靠上碼頭之后,他便立即帶著全體使團成員上了岸,與前來接他們的中國駐馬尼拉領事館派來的人會面。
乘上幾輛領事館租來的四輪馬車。顧維鈞等人在一名領事館秘書的陪同下趕往領事館,一路望見街邊許多店鋪外頭挑著中國的國旗,眾人多少是有些驚訝的。
“這些華僑懸掛國旗,美國人不豐涉么?”顧維鈞隨口一問。
領事館秘書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顧團長有所不知。自從日本求和的消息傳開之后,全菲律賓的華人奔走相告,后來有人提議懸掛國旗。開始的時候還是有些擔心美國人會進行干涉,可是后來發現美國人并沒有干涉這個舉動,于是懸掛國旗的人就越來越多。在領事先生看來。美國人之所以不干涉,可能是想進一步增進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
“美國政府的實比英國政府開明的多。”一名使團成員感慨道。
顧維鈞淡淡一笑,說道:“美國政府看重商業利益,自然會比英口“孑右場靈活,眾倒是與開明不開明扯不爭多少關系,馴見哭口在華商業利益巨大,而且美國也需要在遠東擁有一個盟友,明白了這一點,就明白了馬尼拉美國殖民當局的立場。”
領事館秘書也頗為贊同,說道:“顧團長所說不錯,美國政府立場比英國政府立場靈活得多,現在已有傳聞,說美國政府中有人正打算對《排華法案》進行適當修改,以換取華人的好感,不過此事操作起來難度頗高,倒不像我國政府,總統大筆一揮,就能把法律給改過來了。”
這位領事館秘書說這段話的時候是眉飛色舞,顯然對總統大權獨攬非常慶幸,其實現在國內像他這樣想法的人不少,這些人都認為,總統政遠比國會扯皮要有效率得多,國家現在就需要這樣的政體,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大步追上列強。
但是顧維鈞卻對此持保留意見。他在美國留學多年,熟悉美國政體。對美國政體比較推崇,所以對總統訓政的事情不怎么贊同,不過這并不妨礙他為總統效力,實際上總統也知道顧維鈞的政治立場,但是這并沒有影響總統對他的信任!這也可以看出總統的博大胸襟,顧維鈞尤其佩服這一點,在他看來,總統能以而立之年而掌握國家大權,與總統這種博大胸襟有密切關系,因為只有這種性格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知人善任,手下才能聚集起一幫擁有真才實學的管理者和實干家。
正坐在馬車上神馳萬里的時候。顧維鈞突然聽到一陣炮響,似乎是從港口那邊傳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