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忠誠的朋友,法國船長貝松呂克,舊口年2月6日。于瓦季。”
看完這封來自中東沙漠城市的信。趙北多少有些感慨,日前他根本沒有精力去策發實質性的中東政策,但是偏偏這個時候,那個法國船長卻給他寄來這樣一封求援信,這未免有些夸張。
以中國目前的國力,能夠兼顧俄國與南洋兩個方向就已經非常吃力了。更別說是再去管中東地區的閑事。
不過既然機會自己送到眼前,趙北卻也不會眼睜睜看著這個插手中東事務的好機會與他失之交臂,他熟讀近代軍事歷史,當然知道那個英國考古學家勞倫斯的背景,那個人在歷史上很有名氣,被稱作“阿拉伯的勞倫斯”從他的表現來看,他是一位理想主義者,雖然身為英國人。但是卻非常支持阿拉伯獨立國家的建立甚至是阿拉伯民族的統一事業,可是因為英國、法國的殖民政策,勞倫斯的這個構想根本就不可能實現,所以,最終的中東政治版圖是四分五裂的。
趙北當然也不會支持勞倫斯的主張。不過如果能夠給英國的中東政策添些麻煩的話,他到是不介意援助一批大炮給阿拉伯聯軍,反正現在倉庫里退役的大炮不少,這些舊式大炮不可能向歐洲交戰國推銷直接扔進煉鋼爐確實也非常可惜,那么。為什么就不能用來援外呢?至產,這可以贏得阿拉伯部落的好感。
不過,這軍火援助也不是說給就給。至少要先向專家討教一下中東地區目前的政治形勢,于是。趙北在拿定主意之后,先給外務部搖了個,電話,叫外務總長派個中東問題專家過來。
外務總長唐紹儀沒敢耽擱,半個小時之后就帶著一名中東問題專家趕到了總統府,不是別人。正是英國駐華大使朱爾典。
“總統鈞鑒。我國目前外交人才凋零,雖然中樞已經加大培力度。但是這需要時間,也不是短短幾年時間就可以培出大批專業人才的。所以,這中東問題專家外務部沒有,只能求助于友邦,正好,聽說大使先生曾經認真研究過中東問題,現在他也正好有空,所以,我就請他過來,給總統講講目前的中東地區政治形勢。”
唐紹儀這簡直是在陽奉陰違,趙北多少有些生氣,不過他也明白,唐紹儀不是笨蛋,這么做肯定是有目的的。絕對不是給總統氣受這么簡單。
那邊唐紹儀也是無奈,一方面,總統拒絕美國大使司戴德的提議,拒絕與美國一同向德國宣戰,這使唐紹儀很是不滿。因為他現在是堅定的參戰派,如果說過去兩年時間里他在觀望的話,那么現在,德國敗象已顯,此時不參戰更待何時?作為外交官,唐紹儀很重視“戰勝國”這三個字的分量,他很希望中國能夠借此機會真正的登上國際事務舞臺。而不是偷偷摸摸的在南洋搞小動作。所以,叫朱爾典過來給總統講解中東局勢,也是促進中英友好的舉動,免得英國政府對南洋局勢遲遲不能穩定而遷怒于中國。另一方面,總統未免太過獨斷專行,南洋的麻煩還沒解決,現在居然又在打聽中東問題,難不成總統又想將魔爪伸向中東?所以,唐紹儀干脆將朱爾典叫過來,提醒一下總統先生。中東那地方,是英國人的禁離。就憑目前中國的國力,還是躲遠點為好。
唐紹儀在無奈,英國駐華大使朱爾典卻在琢磨怎么利用這次與總統見面的機會,摸一摸對方的立場。
前幾年曾有傳聞,說英國政府要調朱爾典去埃及任職,因此,朱爾典抓緊時間研究了一下中東問題。雖然最終英國政府沒有將他調去埃及,但是朱爾典也因此對中東冉題很有發權,所以,唐紹儀將他請過來給總統上課到也合適。
不過同時,朱爾典之所以肯過來。不是因為他閑得發慌,而是因為他有事情向總統打聽,昨天美國大使向總統建議中美兩國同時向德國宣戰,以促使德國盡快接受和平建議,但是總統先生卻沒有同意美國政府的建議,這使英國政府也非常不安。所以,英國外交大臣指示朱爾典找機會探探中國政府的真正立場,到底是幫德國,還是幫英國。
實際上,英國政府一直懷疑德國遠東襲擊艦隊之所以能夠在太平洋基地全部陷落之后還能堅持在東南亞和印度洋上襲擊英國運輸船隊,是因為某些“對德友好國家”在暗中向德國艦隊提供軍火和物資的補給。而英國政府心目中的第一嫌疑對象就是中國的這位總統先生,只是一直沒有抓住證據,所以只是猜測而已,甚至連抗議也無法提。
所以,無論如何,現在英國政府也必須先弄清楚這位“狂人總統”的立場到底是什么,于是,朱爾典就跟著唐紹儀過來了。,d!~!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