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統意義上的反裝甲武器通常都是依靠動能穿甲。比如慷蹺的鋼制穿甲彈,這種炮彈最先運用在艦炮上,對付的主要的目標是軍艦的裝甲帶,但是隨著歐洲戰爭中坦克與裝甲車的大量出現,這種鋼制穿甲彈也被迅速運用于反坦克炮和平射炮。
動能穿甲彈講究高初速,完全依靠炮彈本身的動能打擊目標屬于硬碰硬的武器,所以,炮彈的重量越大。其所具備的穿甲能力就越強,可是隨之而來的是炮彈和大炮重量的大幅增加,使用這種穿甲彈的大炮通常都很重,在戰場之上機動不便。如果耍減輕重量,就必須同時降低炮彈的重量,這是一對矛盾,對反坦克炮的設計工作是一個考驗,以二十世紀初的工業水平和科技水平,要想解決這對矛盾幾乎是不可能的。
雖然反坦克槍已經在歐州戰場出現,但是這種輕便的反裝甲武器仍舊無法對付越來越厚的坦克正面裝甲。因此,現在的歐州各交戰國都對同時具備輕便與強大威力的反裝甲武器有著巨大的迫切需求。
既要擁有強大的穿甲能力,又必須兼顧輕便的戰場機動性,這只能改變思路,尋求思維定式的突破。這可不容易,但是對于趙北而,這并不困難,作為一名歷史的穿越者,以及一名偽軍事迷,他很清楚后世的那些輕便反裝甲武器,而其中之一。就是聚能裝藥反坦克手雷。
聚能裝藥反坦克手雷并不是依靠動能穿甲,而是依靠化學能破甲,所以,它不是一種穿甲彈,而是一種破甲彈,依靠的不是投射它的初始速度,而是內部高能炸藥起爆后的一系列化學與物理變化。
這種武器的關鍵就在“藥型罩”和高能炸藥上,一般而,藥型罩的形狀是錐形或半圓形,而所裝填的炸藥都是爆速極高的高能炸藥,依靠炸藥起爆之后的強大沖擊波“壓碎”藥型罩,使藥型罩變成一股高溫、高速的穿甲射流,在裝甲板上穿孔。雖然在裝甲板上穿出的孔通常都很但是其所造成的附帶破壞效果卻很驚人,并能在密閉的空間內部造成高壓,對其中的作戰人員進行間接殺傷。
這就是聚能裝藥反坦克手雷的秘密所在,表面上看原理并不復雜。但是真正的研制起來卻要克服不少技術上的難題,比如說選擇合適的高能炸藥,以及設計合適的軟金屬藥型罩,并使彈體能夠在碰撞目標的瞬間得到正確的角度和炸高。
對于趙北這個偽軍事迷而,讓他直接設計這種聚能裝藥反坦克手雷顯然要求太高,他在這種新式武器研制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就是畫一張原理圖并督促相關部門的研制進度。然后,將這個工作交給專家就可
。這個專家就是兵工署署長劉慶恩,接到趙北的命令之后,他立即組織起來一個攻關小組,專門負責研制這種反坦克手雷小組的成員中有不少都曾在德國兵工廠深造過,技術力量確實不是吹的,在這南苑空軍基地的秘密軍工實驗室里閉門造車數月時間,到了現在,已經完成了最基本的實驗工作,并制造出了基本達到設計要求的樣品彈。
劉慶恩經常坐鎮實驗室,親自主持研制工作,除了這種反坦克手雷之外,他也同時負責其它的機密項目。而這南苑空軍基地的秘密軍工實驗室現在基本上已經成了兵工署的另一處常駐辦公地點了,所以,當趙北帶人趕到實驗室的時候,劉慶恩能夠親自帶著他趕去靶場測試這種基本上算是研制完成的反坦克手雷。
實驗結果讓趙北非常滿意,雖然這種手雷比較輕便,但是其穿甲深度仍然超過了五十毫米,可以輕易擊穿目前所有的坦克,無論是法國坦克還是德國坦克,就連中**方最新的在研坦克的正面裝甲也抵擋不住這種反坦克手雷的攻擊,除非裝上隔柵。
“不錯,不錯。辛苦各位了。這種武器的出現,將極大的改變步兵與裝甲兵之間的力量對比,雖然裝甲兵依舊可以壓制住輕裝步兵,但是無論如何。現在步兵也擁有了近距離時抗裝甲兵的有力武器,至少不會再出現步兵一看見敵方坦克就落荒而逃的景象了。”
趙北拿著一顆反坦克手雷的樣彈,對那些參與測試的研制小組成員很是夸贊了一番。
“那么,是否現在就向工下達批量生產的命令?”劉慶恩問道。
“不。先不批量生產,這種武器的圖紙全部復制一份,然后交給我的副官,測試的記錄影片也復制一套指貝,也交給侍從室,對于這種武器,我現在另有用途。”趙北沒有批準立即批量生產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