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剛才露出地平線,工地上就已經開始了喧囂,在天兜七州。工人們就已經吃完了早飯,并在工頭們的帶領下進入了工地,像往常一樣開始了施工。工地上不僅有大批人,也有大量的工程車輛和工程機械,其中的多數都是進口的美國機械,少數則是國產機械,甚至還有不少前清時候從外國購買的蒸汽機。至于橡膠車輪的獨輪車就更多了,各種車輛發出的噪音此起彼伏,與號子聲夾雜在一起,將著工地渲染得熱火朝天。
這里是河南陜州,緊挨著黃河,就在黃河南岸,西邊是靈寶,東邊是澠池,過了黃河往北就是山西的平陸了,自古,這陜州就是通衢之區,陜、晉、豫三省交界之處,論起人文商貿,雖不及鄭州、開封繁華。但是在這豫西北一帶也算是個中翹楚了。
由于緊靠陜北高原東部邊緣,陜州地形頗為奇特,黃河的河道走到這里,也就出現了地勢險要的峽谷地帶,最著名的是三道峽谷,所謂“人門。神門鬼門。”這三道峽谷也并稱“三門峽”被這三道峽谷束縛,河水在這里變得更為湍急,而且河道狹窄,如果想修建水壩的話,三門峽無疑是比較理想的建壩地點。
現在,陜州這處工地就是為一座水壩工程服務的工地之一,雖然只是輔助工作,可是在這里工作的工人仍然超過了五千人,動用機械數百部。并有一個工程技術支援組長期駐扎于工地,隨時指導工地施工。
三門峽水壩動工于兩年之前。這是目前中國最重要的國家工程,在這個工程上,中樞政府傾注全力。雖然距離工程完工還有一段時間,但是不可否認,一曰這座集蓄洪、排沙、發電、灌溉功能于一身的大型水壩完工之后,黃河的防汛工作將變得較為輕松。而河南、陜西、山西這三省交界處的工業發展所需動力也將得到根本上的解決。
為了保障三門峽水壩工程的順利施工,中樞調集了大批技術力量,其中既有來自外國的工程專家,也有畢業于德國、美國工程技術學校的中國留學生,至于水壩的設計工作,也是由國際著名設計師領銜完成的。按照中樞政府和水利署的要求,這座水壩采用了最為可靠的重力壩結構,而所需的混凝土則來自當地的水泥廠。鋼筋則來自武漢,為了方便施工,甚至還專門修建了一條輕便鐵路,連接那條由河南通往陜西的干線鐵路。
在工地工作的工人多數來自河南、陜西、山西,其中的多數人除了從工程處領取微薄的現金工資之外,待工程結束之后還可以從農林部領取一張地契,屆時,他們就將在內蒙古、東三省擁有屬于自己的一片農田,這種廉價雇工無疑降低了工程造價。
在這座水壩的工程上,中樞政府的立場非常明確,無論如何也必須保證這座水壩按時完工,要資金有資金,要人才有人才,而工程一旦完工。主持工程的中國技術小組并不解散。而是將分散各地,繼續用他們的專業知識為這個國家的建設貢獻力量。
由于南方的幾座小型水電站已經完成了建設,大批技術骨干加入到三門峽水壩工程中,因此,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工程的進度加快了不少。再加上調整了工作時間,并改進了施工方案,按照工程專家們的計算,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個工程將提前半年完工。
像往常一樣,今天的工程準時開工,到了上午九點鐘,工地上已經是塵土飛揚,馬達轟鳴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支車隊悄無聲息的來到這座工地,待車停穩之后。車上走下來一些大人物,其中職務最高、權力最大的就是這中樞政府的掌門人、大總統趙北了。
趙北是坐火車從北京一路來到陜州的,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視察三門峽水壩工程,按照行程安排,在視察完三門峽水壩工程之后,他還將繼續乘火車西進,直到甘肅,然后視情況,再決定是否繼續西進,畢竟。現在迫化至蘭州的鐵路已經建成通毒,如果趙北時間充裕的話,他隨時可以去天山腳下逛逛。
這已經是趙北在今年的第二次遠行視察了,上一次遠行視察是在年初。當時,他去的是南方,最遠到過廣西,并到鎮南關上轉了轉。
陪同趙北一起過來的除了他的夫人韓翠旖之外,同行的還有內閣各部次長、河南省地方政府大員,以及那位曾任副總統的現任水利署署長張塞,眾人趕到工地之前,也沒有提前通知,所以工地的施工負責人并不清楚總統過來了,看見車隊過來。還以為是省政府又派人過來監督工程了。
等工程處的負責人得知過來的是總統本人時,立刻帶領工程技術專家趕去總統跟前,以便隨時為總統解答施工問
其實趙北也沒問什么高深的問題。他現在最關心的是兩個問題:其一,工程能否按時完工;其二。工程質量能否得到保證,一旦水壩建成,水庫的泥沙淤積問題是否可以得到解決。
這畢竟是中樞政府主持的一項真正意義上的重大工程,相比鋪鐵路。建設水利對技術的要求更為苛刻。雖然趙北可以憑借歷史經驗最大限度的避免走彎路,但是作為一個外行,他確實需要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
工程專家的回答讓趙北比較滿意。因此,他很快將注意力轉到了工人待遇問題上,而就在總統先生向工頭詢問工人情緒和工作熱情的時候。總統夫人已經與記者們趕去工人家屬區噓寒問暖了,而按照日程安排。如果總統還有充裕的時間的話。他也將隨后趕去工地的一座小學,與總統夫人一起旁聽一節地理課。子女免費入學,這也是為工人們提供的一項福利,雖然這項福利本來就是法律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