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制造民用船只,至于制造軍用船只,也考慮到了戰時快速制造的要求,實際上,在中日東北亞戰爭中出過場的那種中國海軍新式驅逐艦就部分采用了這種標準化造船規范。
至于制造民用船只,就更簡單了,在這種標準化流水線造船規范中。造船的速度是第一位的!至于其它方面。則完全服從于造船速度。所以,這種“通用輪船,小采用節層船殼,而且動力系統統一采用燃煤鍋爐蒸汽機,這是考慮到戰時油料供應的緊張,必要時,輪船甚至可以使用木柴為燃料。
明白了造船速度的重要性。也就能夠明白這種“通用輪船”的價值所在了。尤其在戰爭時期,這種可以批量、快速制造的輪船可以保證國家與軍事系統的后勤需要。
現在,大西洋戰場上,德國海軍的潛艇正以令人吃驚的速度將協約國
的標準化流水線造船規范的話,那么,英國也不會因為商船隊的巨大損失而驚樓失措了。
也正因此,當中國的造船廠宣布其制造一艘全新的通用輪船只需要十五天的時間之后,立即引起了英國政府和海軍部的高度關注,實際上。出席此次在廣州黃埔船廠的新船下水儀式的就有英國駐廣州總領事以及領事館武官,目的就是考察這種新的造船規范的實際價值。
當然。制造一艘通用輪船只需要十五天的時間,這是指從鋪設龍骨開始,到輪船下水時為止,不包括和裝時間,但是棲裝時間要遠少于船體建造時間。
如果魏瀚能夠在今天準時到達船廠。并主持輪船下水儀式的話。那么。中國的造船廠就能創造出這個造船速度的記錄,而那艘即將在廣州黃埔船塢下水的通用輪船也正因此而被命名為“中國速度”號。
“中國速度”號標準排水量五千噸,采用同樣使用標準化制造規范的燃煤鍋爐和蒸汽機,速度最快只有十一節,共有五個貨艙,既能裝載貨物,也能裝載人員,是一種用途很廣的通用船只,特別適合戰時海上運輸任務,雖然速度較慢,但是由于甲板上預留了可以安裝中小口徑艦炮的炮位,因此可以很方便的改造為武裝商船,自衛能力遠高于普通商船。
采用標準化流水線造船規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由于采用了部分結構組裝工藝,而且部分使用了新的焊接工藝,這對精度的要求很高,為了培養合格的工人,海軍部和相關技術學校甚至專門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干,而且放慢了完全實施這種新式工藝的腳步,并制訂了嚴格的獎懲措施,也正因此,直到現在。中國才制造出了這樣一艘通用輪船。
實際上,“中國速度”號只是第一艘建成下水的通用輪船,而就在現在,在福州、上海、廣州、天津的造船廠船塢上也在同時趕工建造同樣型號的通用輪船,而且這些輪船都無一例外已經被預訂,而買主正是已與德國正式斷絕一切外交關系的美國。至于這些像制造罐頭一樣制造出來的通用輪船到底會直接駛往美國。還是會被美國轉手賣給正滿世界到處求購輪船的英國,卻是沒人能夠說得清楚了,就像中國這兩年里賣給“
從某種角度看,德國人多少有些作繭自縛的味道,當然,這是在中國沒有加入同盟國的背景下的觀點。
雖然沒有直接將這些船只賣給英國,不過中國商人的這些買賣合同無疑確實不利于德國的總體戰。但是既然是商人,那么,自然會將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至于中德“友誼,小之類的話。騙騙學生也就罷了。想騙住精明的商人,卻是難度太高了些。
與商人們的想法類似,現在的魏瀚老先生也不怎么相信中德“友誼。能夠長久延續,他曾多次進海軍部高層,不要一味的依賴德國海軍技術,論海軍技求,英國始終是勝過德國的。
也正因此,海軍部的親德派將領對魏瀚老先生有些意見,如果不是總統和海軍總長一力維護的話。或許現在魏瀚已經告老還鄉了,哪里還能繼續擔任海軍部造艦司的司長職務呢?
對此,魏瀚也是心里明白,不過他并不介意,他堅持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技術官僚,說的話都與技術有關。與政治無關,所以,別人瞧他不順眼就由別人不順眼,他還是他。還是那個推崇英國技術的造船專家。c!~!
..
_f